一种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155发布日期:2019-08-23 22:39阅读:1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过程中,还原和氢化尾气中的氢气回收利用过程需要多台活塞式压缩机进行压缩及输送,立式活塞压缩机是行业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氢气压缩及输送大型设备,但是,立式活塞式压缩机运转时存在上下震动较大的缺点,导致压缩机的地脚固定装置中的T形螺杆应力集中的部位易疲劳断裂,一旦断裂需要停机更换螺杆维修;现有的T形螺杆与混凝土基础为一体结构,在更换T形螺杆时,首先,需要将压缩机整体吊起,然后,拆除混凝土基础后方能进行更换,最后,重新制作混凝土基础;整个更换过程繁杂,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完成更换,耗时耗力,效率低,且需要重新制作混凝土基础,工人劳动强度大,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的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筒、悬架、螺杆和悬挂绳,在设备地脚下方的地基中预埋有所述套筒,在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有顶盖,在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有所述悬架,在所述悬架中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所述设备地脚的安装孔、所述顶盖和所述通孔,置于所述悬架下方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在所述安装孔上方的所述螺杆上连接有固定结构,在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有挂锤,所述挂锤上下活动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挂锤活动卡接在所述悬架的下方;所述悬挂绳置于所述套筒内部,所述悬挂绳的一端与所述挂锤固定,所述悬挂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地脚、所述螺杆顶端或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悬架中部开设有非圆形的所述通孔,所述螺杆穿置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挂锤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同,所述挂锤活动卡接在所述悬架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悬架下方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挂锤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块活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悬架固定夹持在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螺接在所述螺杆外部的螺母。

进一步的,在所述螺母与所述设备地脚之间的所述螺杆外部套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有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挂锤螺接在所述螺杆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螺杆与挂锤、套筒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螺杆断裂时,不会破坏设备安装基础,也不用重新制作混凝土基础,维修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维修成本,同时,极大的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套筒1、上筒体1.1、下筒体1.2、悬架2、螺杆3、悬挂绳4、设备地脚5、顶盖6、安装孔7、固定结构8、螺母8.1、垫片8.2、挂锤9、底板10、通孔11、限位块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固定设备的地脚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筒1、悬架2、螺杆3和悬挂绳4,在设备地脚5下方的地基中预埋有套筒1,在套筒1的顶部固定有顶盖6,顶盖6可防止混凝土基础进入套筒1内部而堵塞套筒;在套筒1的底部固定有底板10,底板10可将套筒1的底部密封,防止震动过程中套筒1底部破坏混凝土基础而引发的套筒1晃动,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在套筒1的内部固定有悬架2,在悬架2中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通孔11,螺杆3的底端穿过设备地脚5的安装孔7、顶盖6和通孔 11,置于悬架2下方的套筒1的内部;在安装孔7上方的螺杆3上连接有固定结构8,在螺杆3的底端固定有挂锤9,挂锤9螺接在螺杆 3的外部,连接方便,挂锤9上下活动穿过通孔11,且挂锤旋转一定角度后可活动卡接在悬架2的下方;

固定结构8包括螺接在螺杆3外部的螺母8.1,在螺母8.1与设备地脚5之间的螺杆3外部套设有垫片8.2;将螺母8.1沿着螺杆3 向下旋进,可将螺杆3向上拉动,进而使挂锤9卡接在悬架2的下方,防止螺杆3在通孔11内转动而引起挂锤9从通孔11内滑脱,进而保证设备地脚5固定的稳定性;在通孔11一侧的悬架2下方固定有限位块12,挂锤9的侧壁与限位块12活动接触,限位块12用于限制挂锤9相对于通孔11的旋转角度,当挂锤9侧壁与限位块12接触时,挂锤9卡接在悬架2的底部;

套筒1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悬架2固定夹持在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之间,通过将悬架2直接焊接在上下筒体1.2之间,可保证悬架2固定的稳定性;在悬架2中部开设有非圆形的通孔11,螺杆3穿置在通孔11内部;挂锤9的横截面形状与通孔11的形状相同,挂锤9活动卡接在悬架2的底部;挂锤9在螺杆 3的带动下可上下活动穿过通孔11,穿过之后,转动螺杆3可使挂锤 9卡接在悬架2的下方;

悬挂绳4置于套筒1内部,悬挂绳4的一端与挂锤9固定,悬挂绳4的另一端与设备地脚5、螺杆3顶端或固定结构8固定连接,悬挂绳4为钢丝绳,通过悬挂绳4将挂锤9与套筒1外部的基础上方的设备地脚5、螺杆3顶端或固定结构8固定连接,在螺杆3断裂时,只需移动设备,通过悬挂绳4可将断裂、脱落在悬架2下方的螺杆3 及挂锤9取出,维修方便,效率高,同时不会破坏原有的混凝土基础,降低维修成本;

使用说明:安装时,首先,将套筒1、底板10及悬架2整体预埋在混凝土基础中;然后,将螺杆3底端的挂锤9和卡块9.2分别与通孔11和槽口11.2对应,向下推动螺杆3直至挂锤9和卡块9.2置于悬架2的下方;接着,在套筒1的顶部固定顶盖6,并移动设备,使螺杆3顶端穿置在安装孔7内,并将悬挂绳4与设备地脚5固定;最后,转动螺杆3,使挂锤9与通孔11交叉设置,并沿着螺杆3向下旋进螺母8.1,直至挂锤9通过螺杆3紧紧的卡接在悬架2的下方;

螺杆3断裂时,首先,将设备向上吊起,螺母8.1和螺杆3整体可直接由安装孔7向上取出;然后,取下顶盖6,通过悬挂绳4将断裂在套筒1内的部分取出;最后,将新的螺杆3及挂锤9重新装入套筒1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