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减振器阀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983发布日期:2019-10-15 18:4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减振器阀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减振器阀系,尤其涉及一种带波形弹簧片及二级开阀系统的减振器阀系;特别适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等结构的阻尼减振。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液力减振器阀系包括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

补偿侧及流通侧弹簧片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减振器油能够及时的由一个腔体进入另一腔体,起到控制一个阀门快速开启和关闭的作用,因此其刚度直接影响减振器的复原和压缩转换过程的响应特性。目前复原阀系的流通侧和压缩阀系的补偿侧的阀系设计中,由于阀系刚度设计局限,阀门开启和关闭的响应速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高频振动的情况下,会产生减振器空程性畸变;如果将弹簧片的刚度设计较大,弹簧片的耐久性能又会变差,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一种刚度适中且能够进行刚度调整的弹簧片,对于减振器整体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常规减振器阀系阀片与阀座之间仅有一个环带,阀片与阀座之间开启时,一次作用开启;如图1所示,中低速控制采用一个多槽阀片控制,阻尼力P由低速U1向中速U3过渡时有尖锐点K、K’,因此减振器在中低速工作时,乘坐舒适性较差,而对于一级开阀的多槽阀片来说,相对来说调整手段和空间都不大。随着人们对驾车舒适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减振器中低速运行部分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减振效果更佳缓和舒适,达到很好的平稳运行目的,因此对于减振器低速流通时的控制需要更为精密的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减振器阀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系刚度设计局限,阀门开启和关闭的响应速度达不到要求,高频振动情况下,产生减振器空程性畸变;刚度设计较大弹簧片,耐久性能又会变差;中低速控制阻尼力由低速向中速过渡时有尖锐点,乘坐舒适性较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复原阀系、压缩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杆、通液垫圈、复原波形弹簧片、通液阀片、活塞、阀座、一级复原调整垫圈、一级复原多槽阀片、一级复原阀片、二级复原调整垫圈、二级复原多槽阀片、二级复原阀片、三级复原调整垫圈、垫圈和复原螺母;活塞杆一端依次装入通液垫圈、复原波形弹簧片、通液阀片、活塞、阀座、一级复原调整垫圈、一级复原多槽阀片、一级复原阀片、二级复原调整垫圈、二级复原多槽阀片、二级复原阀片、三级复原调整垫圈、垫圈,用复原螺母拧紧组成复原阀系;复原波形弹簧片的一侧与通液垫圈接触,另一侧与通液阀片接触,复原螺母拧紧时,复原波形弹簧片压缩变形压紧通液阀片的上端,复原波形弹簧片压缩变形压紧通液阀片压紧力环布均匀;由于复原波形弹簧片上下均匀受力,确保刚度较大的同时耐久性能更好;阀座内有两道环带,内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小的一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一级复原阀片,通过一级复原调整垫圈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一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一级复原阀片的预压紧力;外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大的二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二级复原阀片,通过二级调整垫圈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二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二级复原阀片的预压紧力;调节三级复原调整垫圈高度,调节二级多槽阀片和二级阀片的开启大小。

本实用新型在复原阀系在复原侧,一级复原阀片、二级复原阀片与阀座之间形成两个环带,阀片与阀座之间开启时,二次作用开启;当减振器在复原行程低速工作时,减振器油流量较小,减振器油通过一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二级复原多槽阀片直接流出,当减振器速度增加,油液流量增大时,一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一级复原阀片完全开启,减振器油通过二级复原多槽阀片直接流出,当减振器速度继续增加,减振器油流量继续增大时,二级复原多槽阀片和二级复原阀片完全开启,减振器油直接流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一级多槽阀片、二级多槽阀片的槽数和槽尺寸以及阀片刚度,实现对减振器流量在不同速度阶段进行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压缩阀系包括压缩螺母,补偿垫圈,压缩波形弹簧片,补偿阀片,支撑座,一级压缩调整垫圈,一级压缩多槽阀片,一级压缩阀片,二级压缩调整垫圈,二级压缩多槽阀片,二级压缩阀片,销轴;将补偿垫圈、压缩波形弹簧片、补偿阀片、支撑座、一级压缩调整垫圈、一级压缩多槽阀片、一级压缩阀片、二级压缩调整垫圈、二级压缩多槽阀片、二级压缩阀片穿入销轴,用压缩螺母拧紧,组成压缩阀系;压缩波形弹簧片的一侧与补偿垫圈接触,另一侧与补偿阀片接触,压缩螺母拧紧时,压缩波形弹簧片有一定的压缩变形来保证补偿阀片上端有较大刚度,且四周刚度环布均匀,由于压缩波形弹簧片上下两面同时受压变形,上下均匀受力,刚度较大的同时耐久性能更好;支承座上有两道环带, 内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小的一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一级压缩阀片,通过一级压缩调整垫圈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一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一级压缩阀片的预压紧力。外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大的二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二级压缩阀片,通过二级压缩调整垫圈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二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二级压缩阀片的预压紧力。其压缩过程中的压缩阀系流量工作原理与复原阀系类似。

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活塞速度呈低速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较小,减振器油通过一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二级压缩多槽阀片直接流出,压缩阻尼力由一级压缩阀片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增加,呈中低速工作状态,油液流量增大时,一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一级压缩阀片完全开启,减振器油通过二级压缩多槽阀片直接流出;压缩阻尼力由一级压缩多槽阀片、一级压缩阀片和二级压缩多槽阀片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继续增加,呈中速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继续增大时,二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二级压缩阀片完全开启,减振器油直接流出,此时压缩阻尼力由二级压缩多槽阀片和二级压缩阀片控制。因此通过控制一级二级压缩多槽阀片的槽数和槽尺寸以及压缩阀片刚度可以对减振器流量在不同速度阶段进行压缩阻尼力精确控制。高速工作状态时,压缩阀系已经完全开启,控制此处阻尼力主要是支撑座上孔的大小决定。

根据不同的刚度要求,复原波形弹簧片的厚度由0.10-0.60mm。压缩波形弹簧片的厚度由0.10-0.50mm变化。

根据流量不同,一级复原多槽阀片厚度0.1-0.3mm变化,槽数量1-8个变化,槽宽0.3-3.0mm变化,二级复原多槽阀片厚度0.1-0.3mm变化,槽数量1-10个,槽宽0.3-3.0mm变化,其中二级复原多槽阀片的流通量为一级复原多槽阀片的流通量的2倍以上。

根据流量不同,一级压缩多槽阀片厚度0.1-0.2mm变化,槽数1-6个变化,槽宽0.3-2.0mm变化,二级压缩多槽阀片厚度0.1-.03mm变化,槽数1-8个变化,槽宽0.3-2.5mm变化,其中二级压缩多槽阀片的流通量为一级压缩多槽阀片的流通量的2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在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中使用波形弹簧片可以使阀系流通侧和补偿侧的刚度设计进一步增大,且四周刚度分布均匀,刚度的增加可以减少减振器空程畸变性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波形弹簧片本身结构使其上下受力均匀耐久性更好。另外,在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中使用二级开阀,减振器阻尼力由低速向中速过渡时更为缓和,没有明显尖锐点,因此舒适性更好。在中低速控制中,二级开阀通过一级多槽阀片和二级多槽阀片的多个不同组合,可以有更多的可行方案供选择,比一级开阀单个多槽阀片调整的手段更为灵活,能够确保乘坐舒适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阀系活塞速度与阻尼力关系曲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原阀系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缩阀系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波形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复原阀系二级开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缩阀系二级开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塞速度与阻尼力关系曲线图;

图中:A复原阀系、B压缩阀系、A1流通侧、A2复原侧、B1补偿侧、B2压缩侧、R复原行程、C压缩行程、P阻尼力、U活塞速度、U1低速、U2中低速、U3中速、U4高速、S复原阻尼力、S1复原低速阻尼力、S2复原中低速阻尼力、S3复原中速阻尼力、S4复原高速阻尼力、K复原尖锐点、D压缩阻尼力、D1压缩低速阻尼力、D2压缩中低速阻尼力、D3压缩中速阻尼力、D4压缩高速阻尼力、K’压缩尖锐点;1活塞杆、2通液垫圈、3复原波形弹簧片、4通液阀片、5活塞、6阀座、7一级复原调整垫圈、8一级复原多槽阀片、9一级复原阀片、10二级复原调整垫圈、11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2二级阀片、13三级复原调整垫圈、14垫圈和15复原螺母、16压缩螺母、17补偿垫圈、18压缩波形弹簧片、19补偿阀片、20支撑座、21一级压缩调整垫圈、22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3一级压缩阀片、24二级压缩调整垫圈、25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6二级压缩阀片、2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复原阀系、压缩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杆1、通液垫圈2、复原波形弹簧片3、通液阀片4、活塞5、阀座6、一级复原调整垫圈7、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一级复原阀片9、二级复原调整垫圈10、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二级复原阀片12、三级复原调整垫圈13、垫圈14和复原螺母15;压缩阀系包括压缩螺母16、补偿垫圈17、压缩波形弹簧片18、补偿阀片19、支撑座20、一级压缩调整垫圈21、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一级压缩阀片23、二级压缩调整垫圈24、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二级压缩阀片26、销轴27。通液垫圈2上部为复原阀系复原侧A1,垫圈14下部为复原阀系流通侧A2;补偿垫圈17上部为压缩阀系补偿侧B1,二级压缩阀片26下部为压缩侧B2。

活塞杆1一端依次装入通液垫圈2、复原波形弹簧片3、通液阀片4、活塞5、阀座6、一级复原调整垫圈7、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一级复原阀片9、二级复原调整垫圈10、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二级复原阀片12、三级复原调整垫圈13、垫圈14,用复原螺母15拧紧组成复原阀系;复原波形弹簧片3的一侧与通液垫圈接触2,另一侧与通液阀片接触4;复原螺母15拧紧时,复原波形弹簧片3有一定的压缩变形来保证通液阀片4上端有较大刚度,且四周刚度环布均匀;由于复原波形弹簧片3上下均匀受力,确保刚度较大的同时耐久性能更好。

阀座6内有两道环带,内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小的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和一级复原阀片9,通过一级复原调整垫圈7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和一级复原阀片9的预压紧力;外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大的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和二级复原阀片12,通过二级调整垫圈10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和二级复原阀片12的预压紧力;三级复原调整垫圈13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和二级复原阀片12的开启大小。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复原阀系在复原侧,一级复原阀片、二级复原阀片与阀座之间形成两个环带,阀片与阀座之间开启时,二次作用开启;当减振器在复原行程R,活塞速度U呈低速U1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较小,减振器油通过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和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直接流出,复原阻尼力S1由一级复原阀片9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增加,呈中低速U2工作状态,油液流量增大时,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和一级复原阀片9完全开启,减振器油通过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直接流出;复原阻尼力S2由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一级复原阀片9和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继续增加,呈中速U3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继续增大时,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和二级复原阀片12完全开启,减振器油直接流出、复原阻尼力S3由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和二级复原阀片12控制。因此通过控制一级二级复原多槽阀片的槽数和槽尺寸以及复原阀片刚度可以对减振器流量在不同速度阶段复原阻尼力进行精确控制。高速U4工作状态时,阀系已经完全开启,控制此处复原阻尼力S4主要是活塞上孔的大小决定。

压缩阀系则是将补偿垫圈17、压缩波形弹簧片18、补偿阀片19、支撑座20、一级压缩调整垫圈21、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一级压缩阀片23、二级压缩调整垫圈24、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二级压缩阀片26穿入销轴27,用压缩螺母28拧紧。

压缩波形弹簧片18的一侧与补偿垫圈17接触,另一侧与补偿阀片19接触,压缩螺母28拧紧时,压缩波形弹簧片18有一定的压缩变形来保证补偿阀片19上端有较大刚度,且四周刚度环布均匀,由于压缩波形弹簧片18上下两面同时受压变形,上下均匀受力,刚度较大的同时耐久性能更好。

支承座20上有两道环带, 内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小的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和一级压缩阀片23,通过一级压缩调整垫圈21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和一级压缩阀片23的预压紧力。外侧环带放置外径尺寸较大的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和二级压缩阀片26,通过二级压缩调整垫圈24的高度设计可以调节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和二级压缩阀片26的预压紧力。其压缩过程中的压缩阀系流量工作原理与复原阀系类似。

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C,活塞速度U呈低速U1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较小,减振器油通过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和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4直接流出,压缩阻尼力D1由一级压缩阀片22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增加,呈中低速U2工作状态,油液流量增大时,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和一级压缩阀片23完全开启,减振器油通过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4直接流出;压缩阻尼力D2由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一级压缩阀片23和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4调节作用;当减振器活塞速度继续增加,呈中速U3工作状态;减振器油流量继续增大时,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4和二级压缩阀片25完全开启,减振器油直接流出,此时压缩阻尼力D3由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4和二级压缩阀片25控制。因此通过控制一级二级压缩多槽阀片的槽数和槽尺寸以及压缩阀片刚度可以对减振器流量在不同速度阶段进行压缩阻尼力精确控制。高速U4工作状态时,压缩阀系已经完全开启,控制此处阻尼力S4主要是支撑座上孔的大小决定。

如图2所示,根据不同的刚度要求,复原波形弹簧片3的厚度由0.10-0.60mm。压缩波形弹簧片18的厚度由0.10-0.50mm变化。

根据流量不同,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厚度0.1-0.3mm变化,槽数量1-8个变化,槽宽0.3-3.0mm变化,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厚度0.1-0.3mm变化,槽数量1-10个,槽宽0.3-3.0mm变化,其中二级复原多槽阀片11的流通量为一级复原多槽阀片8的流通量的2倍以上。

根据流量不同,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厚度0.1-0.2mm变化,槽数1-6个变化,槽宽0.3-2.0mm变化,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厚度0.1-.03mm变化,槽数1-8个变化,槽宽0.3-2.5mm变化,其中二级压缩多槽阀片25的流通量为一级压缩多槽阀片22的流通量的2倍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