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2669发布日期:2019-11-29 18:44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型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运动传输轴上的铝型材。



背景技术:

铝型材,目前建筑、装潢、机械等领域较为普遍的应用的材料,以其结构轻巧,耐腐蚀,结构强度高,原材料不破坏环境,能够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等优势,而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虽然铝型材已经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较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但是现有的工业铝型材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铝型材存在以下缺点:结构简单、不稳定;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工业上的使用,尤其在应用于运动传输技术领域中,不能够很好地将其外置设备(齿条、导轨,电缆接线盒等)及外接配件很好的结合连接,更无法有效的将电控系统进行内置封装,线缆布置杂乱,不利于日常的检修工作。

此外铝型材在开模制作中会存在直线度和平面度误差,在安装时为了保证直线导轨和齿条的精度,消除铝型材制造误差,需要将铝型材放在机床上进行表面加工,消除误差,加工量较大。

因此,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铝型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型材,型材本体截面为矩形状,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其外表面可以安装直线导轨和齿条,其内腔可以安装电机和电缆走线等,既节省空间,又美化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型材,该铝型材包括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由首尾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组成,所述型材本体呈方管状,型材本体内腔用于放置电机和电缆走线,型材本体截面为矩形,矩形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大,型材本体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两个凸起的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加强型材本体结构强度,第一侧壁的外侧面用于安装直线导轨,两直线导轨之间的型材本体外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减轻型材本体的重量以及减少表面加工为目的,第二侧壁上安装齿条,第二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安装齿条的螺纹孔和销孔,直线导轨和齿条置于型材本体外侧面设置的凸起处。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对称设置,加强筋侧边为圆弧过渡边。

优选的是,所述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第四侧壁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与螺纹孔一一相对,螺钉整个穿过避让孔后拧入到螺纹孔和齿条上,避让孔便于螺钉安装。

优选的是,所述型材本体1端面设有四个用于安装端盖的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型材本体截面为矩形,矩形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大,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加强型材本体结构强度;

型材本体截面为矩形,其内腔用于安装电缆走线等,既节省空间,又美化安装;

型材本体外侧面设有用于安装直线导轨和齿条凸起,方便安装,减少表面加工量;

避让孔的设置便于通过扳手安装齿条上的螺钉。

附图说明

图1为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铝型材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铝型材的剖视图b-b。

其中,1、型材本体;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03、第三侧壁;104、第四侧壁;11、加强筋;12、凹槽;13、螺纹孔;14、销孔;15、避让孔;16、连接孔;2、直线导轨;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铝型材,该铝型材包括型材本体1,所述型材本体1由首尾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第三侧壁103和第四侧壁104组成,所述型材本体1呈方管状,型材本体1截面为矩形,矩形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大,型材本体1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两个凸起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用于加强型材本体1结构强度,第一侧壁101的外侧面用于安装直线导轨2,两直线导轨2之间的型材本体1外侧面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用于减轻型材本体1的重量以及减少表面加工为目的,第二侧壁102上安装有齿条3,第二侧壁102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安装齿条3的螺纹孔13和销孔14,直线导轨2和齿条3置于型材本体1外侧面设置的凸起处。

所述加强11对称设置,加强筋11侧边为圆弧过渡边。

所述第四侧壁104与第二侧壁102相对,第四侧壁104设有避让孔15,避让孔15与螺纹孔13一一相对,螺钉整个穿过避让孔15后拧入到螺纹孔13和齿条3上,避让孔15便于螺钉安装。

所述型材本体1端面设有四个连接孔16,连接孔16用于安装端盖。

本实用新型铝型材,型材本体截面为矩形状,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其外表面可以安装直线导轨和齿条,其内腔可以安装电机和电缆走线等,既节省空间,又美化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