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6136发布日期:2019-07-13 10:1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尼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可缓冲而具有防冲击、低噪声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如坐便器盖板上、门页上等。现有市场上的阻尼机构大都通过液压实现阻尼功能,即打开过程中在阻尼器中形成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通过阻尼油缓慢从高压油腔渗透到低压油腔,从而达到慢落静音的目的。

传统的阻尼器通常包括一可填充阻尼油的壳体及一与壳体密封转动配合的转轴,转轴上至少设有一与壳体内壁贴合并可挠动阻尼油流动的挡油板,壳体内壁上至少设有一可限定挡油板转动幅度的凸台,凸台上铰接有可由阻尼油拨动的或可由阻尼油及转轴轴面共同拨动的拨片;拨片上设有与转轴轴面抵触联动的配合面,在配合面与转轴轴面之间设有通过拨片摆转改变阻尼油液阻的过油通道。当转轴朝一个方向转动时,拨片将阻尼油通道封闭,形成盖板的慢落效果,当转轴朝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拨片未将阻尼油通道封闭,形成盖板快落效果。但是,上述传统阻尼器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器,其采用转轴与活塞相配合来形成,加工工艺更简化,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阻尼器,其包括:

壳体(10),其第一端设有底部(111),第二端设有开口部(121);

转轴(20),其周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并伸出所述开口部(121);

活塞(30),其周向限位、轴向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并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轴向设置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其中,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联动配合,所述转轴(20)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塞(30)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二者之一形成低压油腔,二者之另一形成高压油腔,通过阻尼油缓慢从所述高压油腔渗透到所述低压油腔形成阻尼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联动配合的第一接收部(21)和第一配合部(31),当所述转轴(20)朝第一周向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31)的相接配合下,带动所述活塞(30)沿第一轴向方向运动;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还分别设有联动配合的第二接收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当所述转轴(20)朝第二周向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第二接收部(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相接配合下,带动所述活塞(30)沿第二轴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3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在径向上或周向上相错开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二接收部(22)在径向上或周向上相错开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二配合部(32)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上,对应的,所述第二接收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部(21)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31)分别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凸轮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收部(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二者之一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凸块轨道,二者之另一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凹槽轨道,或者是,所述第二接收部(2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之间形成螺纹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过油通道(40),所述过油通道(40)设置于所述转轴(2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活塞(3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转轴(20)与所述活塞(3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30)上还设有单向调节片(33),所述单向调节片(3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之间,所述活塞(30)沿第一轴向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单向调节片(33)关闭所述过油通道(40);所述活塞(30)沿第二轴向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单向调节片(33)打开所述过油通道(40)。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3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泄流孔(34),所述转轴(20)上设有与所述泄流孔(34)相插接的延伸部(23),所述延伸部(23)的外壁和所述泄流孔(3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过油通道(40)。

优选的,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调节腔(13)和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腔(13)的大小的调节螺钉(131),所述调节螺钉(131)轴向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调节腔(13)的外端部并与所述调节腔(13)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活塞(30)的外周面的中部设有活塞密封圈(36),通过所述活塞密封圈(36)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转轴与活塞相配合来形成,加工工艺更简化,降低加工成本;

(2)、本发明通过活塞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沿轴向设置的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从而通过阻尼油缓慢从所述高压油腔渗透到所述低压油腔形成阻尼效果,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3)、本发明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接收部的配合实现活塞沿第一轴向方向的运动,并通过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接收部的配合实现活塞沿第二轴向方向的运动,功能更可靠;

(4)、本发明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接收部具有空间曲率,使其运动更顺畅;

(5)、本发明只需在活塞的一端设置单向调节片对过油通道进行开闭控制,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旋转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旋转阻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单向调节片关闭过油通道的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一种旋转阻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单向调节片打开过油通道的状态);

图4为本发明一种旋转阻尼器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旋转阻尼器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壳体;11-第一腔室;111-底部;12-第二腔室;121-开口;13-调节腔;

131-调节螺钉;

20-转轴;21-第一接收部;22-第二接收部;23-延伸部;

30-活塞;31-第一配合部;32--第二配合部;33-单向调节片;34-泄流孔;35-导向凹槽;36-活塞密封圈;361-密封圈安装槽;

40-过油通道;

50-压盖;51-压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其包括:

壳体10,其第一端设有底部111,第二端设有开口部121;

转轴20,其周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并伸出所述开口部121;

活塞30,其周向限位、轴向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并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轴向设置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其中,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联动配合,所述转轴20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塞30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二者之一形成低压油腔,二者之另一形成高压油腔,通过阻尼油缓慢从所述高压油腔渗透到所述低压油腔形成阻尼效果。

壳体10:

所述壳体10具有内部空腔,空腔的第一端设有所述底部111,该底部111采用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密封配合连接;空腔的第二端设有所述开口部121,该开口部121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还包括一压盖50,所述压盖50与所述壳体10的开口部121密封连接。

转轴20: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0沿轴向依次包括:内端部的延伸部23,中部的转动部和接收部21、22,外端部的连接部(例如与便器盖板的后端套孔周向限位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0的外端部采用多边形柱体,中部采用近似圆柱形结构,内端部的延伸部23也采用圆柱形结构;中部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转动配合,延伸部23与活塞30转动配合。

活塞30: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30的外周面的中部设有活塞密封圈36,该活塞密封圈36安装于所述活塞30的外周面的密封圈安装槽361内并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密封配合,通过所述活塞密封圈36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即,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是通过活塞密封圈36隔开的。并且,所述活塞30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的二者之一设有导向凹槽35,二者之另一设有导向凸棱(未图示),通过所述导向凹槽35与所述导向凸棱的配合对所述活塞30进行周向限位。

活塞30与转轴20的配合关系: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沿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联动配合的第一接收部21和第一配合部31,所述转轴20和所述活塞30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还分别设有联动配合的第二接收部22和第二配合部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31分别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凸轮曲面;所述第二接收部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二者之一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凸块轨道,二者之另一设有具有空间曲率的凹槽轨道。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部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之间形成螺纹结构。

当所述转轴20朝第一周向方向转动时,例如正向转动(顺时针转动),在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31的相接配合下,带动所述活塞30沿第一轴向方向运动(例如轴向向外运动);当所述转轴20朝第二周向方向转动时,例如反向转动(逆时针转动),在所述第二接收部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相接配合下,带动所述活塞30沿第二轴向方向运动(例如轴向向内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在径向上或周向上相错开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接收部21和所述第二接收部22在径向上或周向上相错开设置;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配合部32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上,对应的,所述第二接收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部2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过油通道40,所述过油通道40设置于所述转轴2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活塞3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转轴20与所述活塞30之间。并且,所述活塞30上还设有单向调节片33,所述单向调节片3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之间,所述活塞30沿第一轴向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单向调节片33关闭所述过油通道40;所述活塞30沿第二轴向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单向调节片33打开所述过油通道40。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3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泄流孔34,所述转轴20上设有与所述泄流孔34相插接的延伸部23,所述延伸部23的外壁和所述泄流孔3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过油通道40。

另外,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的调节腔13和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腔13的大小的调节螺钉131,所述调节螺钉131轴向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调节腔13的外端部并与所述调节腔13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131嵌入设置在所述转轴20的外端部(伸出所述壳体10的开口部121的一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