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3717发布日期:2019-08-10 00:0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发动机转速维持在2000-2500转之间时,发动机对变速箱的动力传递效率最高,此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型到达最佳并且不易产生积碳现象,众所周知,日系车以良好的燃油经济型闻名世界,其基于搭载的cvt无级变速箱,在汽车禁止怠速状态下发动机转速在1500转左右,在汽车行进过程中积极的自动降档/升档,将发动机转速尽可能的控制在2000-2500转之间,但是cvt无级变速箱也存在被广大车友诟病的缺陷,由于无法迅速拉高发动机转速,导致搭载cvt结合利用传统手动变速箱能够迅速拉高发动机转速的优势、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发动机对变速箱的动力传递效率,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的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的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其包括变速箱本体以及设置于变速箱本体上的气动装置,变速箱本体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动力主轴、变速传动部件以及过渡轴,过渡轴用于接受动力主轴输出的动力并且传递至变速传动部件,动力主轴的驱动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出端同轴活动套接设置有主动齿轮一,过渡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以及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位于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之间并且与变速传动部件的驱动端连接,从动齿轮一与主动齿轮一相啮合,气动装置用于对从动齿轮二传递至动力辅助发动机对过渡轴的驱动;

变速箱本体还包括罩设于动力主轴、变速传动部件以及过渡轴外部的机壳与密封端盖,机壳与密封端盖构成变速箱壳体,动力主轴的驱动端延伸至变速箱壳体的外部与发动机连接、变速传动部件的输出端延伸至变速箱壳体的外部经差速器与汽车的前轴/后轴连接,所述动力主轴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离合器,离合器包括与动力主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固定圈体、与动力主轴同轴活动连接的活动圈体,固定圈体与活动圈体可在分离状态与结合状态之间切换,主动齿轮一与活动圈体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轴上套接设置有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包括用于将从动齿轮一的动力单向传递至过渡轴的第一超越离合器、用于将从动齿轮二的动力单向传递至过渡轴的第二超越离合器;

所述的气动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机壳外部的高压气罐、气动马达以及充气泵,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延伸至变速箱壳体内部并且该延伸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二的轴向平行与过渡轴的轴向并且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相啮合,高压气罐的排气接口与气动马达连接、高压气罐的进气接口与充气泵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充气管。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高压气罐与气动马达之间设置于气阀机构,气阀机构用于控制高压气罐与气动马达之间高压气体输送的通断,所述的气阀机构包括与机壳外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一,安装架一上设置有固定架二,固定架二上设置有气缸缸体与缸盖二共同构成的柱形气缸,气缸内设置有穿过缸盖二向外延伸的活塞推杆二,活塞推杆二与气缸沿其轴向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气缸与高压气罐之间设置有接通两者的进气管、气缸与气动马达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排气管,进气管的输出端与排气管的输入端沿气缸的径向相对布置,初始状态下,活塞推杆二对进气管的输出端与排气管的输入端密封,所述活塞推杆二的外部同轴开设有环形凹槽;

所述活塞推杆二的延伸端连接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的齿条二,齿条二与固定架二沿气缸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固定架二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二,控制电机二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控制齿轮二,控制齿轮二与齿条二相啮合。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密封端盖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二,安装架二上设置有镂空的圆筒架且圆筒架的轴向平行于动力主轴的轴向,充气泵与圆筒架同轴固定连接,充气泵的驱动端同轴设置有气泵轴、圆筒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与动力主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传动轴与气泵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同轴连接两者的滑动轴;

传动轴中空布置且滑动轴的驱动端套接于其内部,滑动轴的外圆面与传动轴的内圆面花键连接配合并且滑动轴可沿传动轴的轴向滑动,气泵轴中空布置且滑动轴输出端套接于气泵轴的内部,滑动轴的外圆面与气泵轴的内圆面花键连接配合并且滑动轴可沿气泵轴的轴向滑动,滑动轴与气泵轴之间的花键连接配合可随着滑动轴靠近传动轴滑动解除,滑动轴与气泵轴之间为花键连接配合,所述滑动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外圆面上同轴设置有外置台阶,滑动轴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圆筒架的端部抵触并且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推动滑动轴朝向气泵轴内滑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充气泵还包括套设于气泵轴外部的自动切断构件,自动切断构件用于检测高压气罐内部的气压并且驱动滑动轴靠近传动轴内滑动;

所述的自动切断构件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气泵轴上的套筒,套筒靠近充气泵一端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的柱形活塞内腔,活塞内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套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套筒靠近充气泵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活塞内腔进行密封的端盖并且盖板与圆筒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活塞内腔内设置有与其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的活塞推杆三,活塞推杆三背离充气泵延伸至活塞内腔的外部,所述的自动切断构件还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滑动轴外部的环形抵推板,抵推板位于外置台阶与活塞推杆三之间,抵推板一端面与活塞推杆三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置台阶活动抵触;

所述活塞内腔与高压气罐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等压导管。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离合器为液压控制的离合器,操控更加省力、便捷,离合器包括与动力主轴花键连接配合的同步滑套,同步滑套与动力主轴同轴布置并且同步滑套可沿动力主轴的轴向滑动,同步滑套的外圆面上同轴套设有同步盘,同步盘与同步滑套沿动力主轴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同步盘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匹配的弧形安装槽一,安装槽一贯穿至同步盘靠近动力主轴驱动端的一端面,安装槽一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同步盘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同步盘靠近动力主轴驱动端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且与安装槽一接通的安装槽二,安装槽二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同步盘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安装槽二位于安装槽一沿其圆弧方向的中部位置贯穿至同步滑套,安装槽一内活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弧形毂,弧形毂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毂条,毂条设置有若干并且沿其圆弧方向阵列布置;

弧形毂的内圆面与同步滑套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铰接块,铰接块一端与弧形毂凹面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同步滑套外圆面铰接连接并且两铰接轴的轴向均垂直于动力主轴,铰接块位于安装槽二内;

所述同步盘的外部同轴套设有与动力主轴转动连接配合且开口朝向动力主轴驱动端的活动筒体,主动齿轮一与活动筒体的封闭端同轴固定连接,活动筒体的内圆面上设置有与毂条相匹配的毂槽,初始状态下,毂条与毂槽相互间距并且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初始状态下铰接块倾斜布置并且铰接块之间的距离沿动力主轴输出端指向驱动端逐渐减小;

所述同步盘靠近动力主轴一端面同轴固定安装有限位环一,限位环一上开设有用于与安装槽二相匹配的避让口,所述活动筒体的开口处同轴固定设置有限位环二,限位环二与同步盘相抵触。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离合器还包括用于驱动同步滑套沿着动力主轴靠近活动筒体内部滑动的液压控制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包括同轴转动套设于动力主轴上的抵推构件以及用于对抵推构件进行供应液压油的供油构件,抵推构件与自动切断构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抵推构件通过液压油控制,抵推构件中的抵推环与同步滑套活动接触;

所述的供油构件包括与固定架二固定连接的柱形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以及用于对其密封的缸盖一,液压缸内设置有穿过缸盖二向外延伸的活塞推杆一,活塞推杆一与液压缸沿其轴向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液压缸与抵推构件中的活塞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供油管,所述活塞推杆一的延伸端设置有齿条一,齿条一与固定架二沿液压缸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固定架二上固定设置有控制电机一,控制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控制齿轮一,控制齿轮一与齿条一相啮合;

所述动力主轴上还活动套设有分离弹簧,分离弹簧一端与活动筒体的底部抵触、另一端与同步滑套抵触并且分离弹簧的弹力始终由结合筒体指向同步滑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在汽车起步或者加速时,气动马达介入并且辅助发动机对离合器连接的负载进行驱动,使发动机维持在燃油经济型良好的转速区间,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将一部分动力输出至充气泵并且使充气泵对空气进行压缩储存于高压气罐内,高压气体的内能供应气动马达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速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速箱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速箱本体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动装置与变速箱本体的连接图。

图6为高压气罐与气动马达的连接图。

图7为气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气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气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气动马达与变速箱本体的配合图。

图11为充气泵与高压气罐的连接图。

图12为充气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充气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充气泵的局部剖视图。

图15为自动切断构件与充气泵的配合图。

图16为自动切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自动切断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自动切断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9为自动切断构件与充气泵的配合图。

图20为自动切断构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离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离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离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离合器的爆炸视图。

图26为抵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供应构件与抵推构件的连接图。

图28为供油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为供油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示为:

100、变速箱本体;101、机壳;102、密封端盖;103、动力主轴;104、主动齿轮一;105、过渡轴;106、从动齿轮一;107、从动齿轮二;108、输出齿轮;110、变速传动部件;

200、离合器;201、同步滑套;202、同步盘;202a、安装槽一;202b、安装槽二;203、弧形毂;203a、毂条;203b、铰接块;204a、限位环一;204b、避让口;205、活动筒体;205a、毂槽;205b、限位环二;206、分离弹簧;210、抵推构件;220、液压控制机构;221、固定架一;222、液压缸缸体;223、缸盖一;224、活塞推杆一;225、供油管;226、齿条一;227、控制电机一;228、控制齿轮一;

300、气动装置;310、高压气罐;320、气动马达;321、主动齿轮二;322、超越离合器;330、气阀机构;331、安装架一;332、固定架二;333、气缸缸体;334、缸盖二;335、活塞推杆二;336、进气管;337、排气管;338、齿条二;339a、控制电机二;339b、控制齿轮二;340、充气泵;341、充气管;342、安装架二;343、圆筒架;344、气泵轴;345、滑动轴;345a、外置台阶;346、传动轴;347、带传动组件;348、压紧弹簧;350、自动切断构件;351、套筒;352、端盖;353、活塞内腔;354、活塞推杆三;355、抵推板;356、等压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气混动高效变速箱,其包括变速箱本体100以及设置于变速箱本体100上的气动装置300,变速箱本体100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动力主轴103、变速传动部件110以及过渡轴105,过渡轴105用于接受动力主轴103输出的动力并且传递至变速传动部件110,动力主轴103的驱动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出端同轴活动套接设置有主动齿轮一104,过渡轴105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一106、从动齿轮二107以及输出齿轮108,输出齿轮108位于从动齿轮一106与从动齿轮二107之间并且与变速传动部件110的驱动端连接,从动齿轮一106与主动齿轮一104相啮合,气动装置300用于对从动齿轮二107传递动力并辅助发动机对过渡轴105的驱动。

变速箱本体100还包括罩设于动力主轴103、变速传动部件110以及过渡轴105外部的机壳101与密封端盖102,机壳101与密封端盖102构成变速箱壳体,动力主轴103的驱动端延伸至变速箱壳体的外部与发动机连接、变速传动部件110的输出端延伸至变速箱壳体的外部经差速器与汽车的前轴/后轴连接。

为了能够使动力主轴103的动力传递至主动齿轮,所述动力主轴103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离合器200,离合器200包括与动力主轴103同轴固定连接的固定圈体、与动力主轴103同轴活动连接的活动圈体,固定圈体与活动圈体可在分离状态与结合状态之间切换,主动齿轮一104与活动圈体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当汽车处于起步/加速状态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200的结合驱动从动齿轮一106并且将动力传递至过渡轴105,同时气动装置300通过驱动从动齿轮二107并且将动力传递至过渡轴105,为了避免发动机与气动装置300之间的动力传递相互干扰,所述过渡轴105上套接设置有超越离合器322,超越离合器322包括用于将从动齿轮一106的动力单向传递至过渡轴105的第一超越离合器、用于将从动齿轮二107的动力单向传递至过渡轴105的第二超越离合器。

用户使用过程中,汽车在正常行驶阶段,发动机维持在燃油经济型良好的转速区间,发动机经过离合器200结合驱动主动齿轮一104的转动,主动齿轮一104将驱动从动齿轮一106的转动,并且由输出齿轮108将过渡轴105的动力传递至变速传动部件110,在此过程中,气动装置300接受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并且对空气进行压缩,收集存储高压气体,发动机的动力以较高的转化效率转化为高压气体的内能;汽车在起步或者加速阶段,发动机依然维持在燃油经济型良好的转速区间,由于负载过大,发动机对过渡轴105提供的输出动力不足,此时,气动装置300介入,气动装置300将储存的高压气体内能转化为转动势能并且驱动从动齿轮二107转动,辅助发动机对过渡轴105的动力输出,本方案,既能够保证发动机维持在燃油经济型良好的转速区间,又能够对变速传动部件110提供充足的动力总成。

所述的气动装置300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机壳101外部的高压气罐310、气动马达320以及充气泵340,气动马达320的输出轴延伸至变速箱壳体内部并且该延伸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二321,主动齿轮二321的轴向平行与过渡轴105的轴向并且主动齿轮二321与从动齿轮二107相啮合,高压气罐310的排气接口与气动马达320连接、高压气罐310的进气接口与充气泵340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充气管341,工作过程中,充气泵340接受动力主轴103的动力并且对空气进行吸入压缩,充气泵340将压缩的高压气体输入至高压气罐310内进行储存,当需要气动装置300的动力介入时,高压气罐310将高压气体朝向气动马达320输送,启动马达320开始运行,气动马达320的输出轴将带动主动齿轮二321转动,主动齿轮二321将带动从动齿轮二107转动,从而辅助发动机对过渡轴105的驱动。

具体的,高压气罐310对气动马达320输送高压气体时,气动马达320的动力将介入,为了控制气动马达320的运行进程,所述高压气罐310与气动马达320之间设置于气阀机构330,气阀机构330用于控制高压气罐310与气动马达320之间高压气体输送的通断,所述的气阀机构330包括与机壳101外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一331,安装架一331上设置有固定架二332,固定架二332上设置有气缸缸体333与缸盖二334共同构成的柱形气缸,气缸内设置有穿过缸盖二334向外延伸的活塞推杆二335,活塞推杆二335与气缸沿其轴向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为了能够控制高压气体的通断,所述气缸与高压气罐310之间设置有接通两者的进气管336、气缸与气动马达320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排气管337,进气管336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沿气缸的径向相对布置,初始状态下,活塞推杆二335对进气管336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密封。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进气管336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相互接通,所述活塞推杆二335的外部同轴开设有环形凹槽,通过驱动活塞杆二335的滑动,使环形凹槽与进气管336的输出端、排气管337的输入端相对实现进气管336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的接通。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活塞推杆二335沿着气缸进行滑动,所述活塞推杆二335的延伸端连接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的齿条二338,齿条二338与固定架二332沿气缸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固定架二332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二339a,控制电机二339a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控制齿轮二339b,控制齿轮二339b与齿条二338相啮合。

气阀机构330在工作过程中,当汽车驾驶系统检测到用户处于起步/加速阶段时,气阀机构330自动开启并且使气动马达320开始运转,具体表现为,控制电机二339a启动,控制电机二339a带动控制齿轮二339b转动,控制齿轮二339b将驱动齿条二338沿着气缸的轴向进行运动并且带动活塞推杆二335同步滑动,活塞推杆二335解除对进气管336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的密封,进气管336的输出端经过环形凹槽与排气管337的输入端接通,高压气罐310将其内部的高压气体输送输送至气动马达320,气动马达320开始运转,当汽车驾驶系统检测到用户处于正常行驶阶段时,控制电机二339a反向转动复位,气阀机构330自动关闭并且气动马达320停止运转。

为了能够将动力主轴103的动力传递至充气泵340并且驱动充气泵340对空气进行吸入压缩,所述密封端盖10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二342,安装架二342上设置有镂空的圆筒架343且圆筒架343的轴向平行于动力主轴103的轴向,充气泵340与圆筒架343同轴固定连接,充气泵340的驱动端同轴设置有气泵轴344、圆筒架343上转动设置有传动轴346,传动轴346与动力主轴10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347,传动轴346与气泵轴344之间设置有用于同轴连接两者的滑动轴345。

具体的,传动轴346中空布置且滑动轴345的驱动端套接于其内部,滑动轴345的外圆面与传动轴346的内圆面花键连接配合并且滑动轴345可沿传动轴346的轴向滑动,气泵轴344中空布置且滑动轴345输出端套接于气泵轴344的内部,滑动轴345的外圆面与气泵轴344的内圆面花键连接配合并且滑动轴345可沿气泵轴344的轴向滑动,滑动轴345与气泵轴344之间的花键连接配合可随着滑动轴345靠近传动轴346滑动解除,为了确保初始状态下,滑动轴345与气泵轴344之间为花键连接配合,所述滑动轴345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外圆面上同轴设置有外置台阶345a,滑动轴345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压紧弹簧348,压紧弹簧348一端与外置台阶345a抵触、另一端与圆筒架343的端部抵触并且压紧弹簧348的弹力始终推动滑动轴345朝向气泵轴344内滑动,充气泵340对高压气罐310充气的过程中,当高压气罐310内部气体压强达到最大允许值时,滑动轴345将靠近传动轴346内滑动并且与气泵轴344的花键连接配合解除,滑动轴345停止对气泵轴344的动力传递至,充气泵340停止充气工作,保证了高压气罐310的安全性。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自动检测高压气罐310内的气压并且当该气压达到最大允许值时,使滑动轴345靠近传动轴346内滑动,所述的充气泵340还包括套设于气泵轴344外部的自动切断构件350,自动切断构件350用于检测高压气罐310内部的气压并且驱动滑动轴345靠近传动轴346内滑动。

充气泵34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带传动组件347将动力主轴103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346并且带动传动轴346的转动,传动轴346将带动滑动轴345的同步转动,滑动轴345将带动气泵轴344同步转动,气泵轴344驱动充气泵340运行,充气泵340吸收周围的空气并且加压经过充气管341输送至高压气罐310内,高压气罐310内的气压达到允许的最大值时,自动切断构件350将克服压紧弹簧348的弹力作用抵推外置台阶345a靠近传动轴346滑动,使滑动轴345同步朝向传动轴346内滑动,滑动轴345与气泵轴344之间的滑键连接配合解除,滑动轴345切断对气泵轴344的动力传递,充气泵340停止进一步朝向高压气罐310充气。

所述的自动切断构件350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气泵轴344上的套筒351,套筒351靠近充气泵340一端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的柱形活塞内腔353,活塞内腔353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套筒35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套筒351靠近充气泵340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活塞内腔353进行密封的端盖352并且盖板352与圆筒架343的端部固定连接,活塞内腔353内设置有与其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的活塞推杆三354,活塞推杆三354背离充气泵340延伸至活塞内腔353的外部,所述的自动切断构件350还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滑动轴345外部的环形抵推板355,抵推板355位于外置台阶345a与活塞推杆三354之间,抵推板355一端面与活塞推杆三354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置台阶345a活动抵触,通过对活塞内腔353内充入高压气体,使活塞推杆三354沿着活塞内腔353向外滑动,从而带动抵推板355对外置台阶345a靠近传动轴346的推动。

具体的,为了能够检测到高压气罐310内的气压,所述活塞内腔353与高压气罐310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等压导管356。

自动切断构件35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等压导管356将高压气罐310内的高压气体引入至活塞内腔353内并且使活塞内腔353与高压气罐310等压,当高压气罐310内的气压到达允许的最大值时,高压气体将克服压紧弹簧348的弹力作用推动活塞推杆三354向外滑动,活塞推杆三354将推动抵推板355同步运动,抵推板355将推动外置台阶345a同步运动,滑动轴345克服压紧弹簧348的弹力作用朝向传动轴346内滑动,滑动轴345切断对气泵轴344的动力传递。

所述的离合器200为液压控制的离合器,操控更加省力、便捷,离合器200包括与动力主轴103花键连接配合的同步滑套201,同步滑套201与动力主轴103同轴布置并且同步滑套201可沿动力主轴103的轴向滑动,同步滑套201的外圆面上同轴套设有同步盘202,同步盘202与同步滑套201沿动力主轴103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同步盘202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匹配的弧形安装槽一202a,安装槽一202a贯穿至同步盘202靠近动力主轴103驱动端的一端面,安装槽一202a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同步盘20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同步盘202靠近动力主轴103驱动端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且与安装槽一202a接通的安装槽二202b,安装槽二202b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同步盘20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安装槽二202b位于安装槽一202a沿其圆弧方向的中部位置贯穿至同步滑套201,安装槽一202a内活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弧形毂203,弧形毂203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毂条203a,毂条203a设置有若干并且沿其圆弧方向阵列布置。

为了能够使同步滑套201带动同步盘202同步转动,弧形毂203的内圆面与同步滑套20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铰接块203b,铰接块203b一端与弧形毂203凹面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同步滑套201外圆面铰接连接,铰接块203b与弧形毂203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以及铰接块203b与同步滑套201铰接处形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均垂直于动力主轴103,铰接块203b位于安装槽二202b内,通过弧形毂203与同步滑套201之间的铰接且铰接块203b位于安装槽二202b内,实现同步滑套201带动同步盘202同步转动。

为了能够驱动主动齿轮一104的转动,所述同步盘202的外部同轴套设有与动力主轴103转动连接配合且开口朝向动力主轴103驱动端的活动筒体205,主动齿轮一104与活动筒体205的封闭端同轴固定连接,活动筒体205的内圆面上设置有与毂条203a相匹配的毂槽205a,初始状态下,毂条203a与毂槽205a相互间距并且离合器200处于分离状态,为了能够使毂条203a与毂槽205a相抵触使离合器200切换至结合状态,初始状态下铰接块203b倾斜布置并且铰接块203b之间的距离沿动力主轴103输出端指向驱动端逐渐减小,通过驱动同步滑套201靠近活动筒体205内部滑动,使铰接块203b展开支撑弧形毂203沿着同步盘202的径向向外运动,从而使毂条203a与毂槽205a相抵触,通过毂条203a将动力传递至活动筒体205并且带动活动筒体205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一104的转动。

具体的,为了将弧形毂203约束在安装槽一202a并且使其只能沿着同步盘202的径向运动,所述同步盘202靠近动力主轴103一端面同轴固定安装有限位环一204a,限位环一204a上开设有用于与安装槽二202b相匹配的避让口204b,为了将同步盘202约束于活动筒体205的内部,所述活动筒体205的开口处同轴固定设置有限位环二205b,限位环二205b与同步盘202相抵触。

由上述可知,通过控制同步滑套201沿着动力主轴103的滑动,控制离合器200在结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的离合器200还包括用于驱动同步滑套201沿着动力主轴103靠近活动筒体205内部滑动的液压控制机构220,液压控制机构220包括同轴转动套设于动力主轴103上的抵推构件以及用于对抵推构件进行供应液压油的供油构件,抵推构件与自动切断构件350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抵推构件通过液压油控制,抵推构件中的抵推环与同步滑套201活动接触。

具体的,所述的供油构件包括与固定架二332固定连接的柱形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222以及用于对其密封的缸盖一223,液压缸内设置有穿过缸盖一223向外延伸的活塞推杆一224,活塞推杆一224与液压缸沿其轴向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液压缸与抵推构件中的活塞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接通两者的供油管225,通过活塞推杆一224沿着液压缸的滑动,将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挤压输送至抵推构件中,为了能够驱动活塞推杆一224的滑动,所述活塞推杆一224的延伸端设置有齿条一226,齿条一226与固定架二332沿液压缸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固定架二332上固定设置有控制电机一227,控制电机一227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控制齿轮一228,控制齿轮一228与齿条一226相啮合,通过控制电机一227驱动活塞推杆一224朝向液压缸内滑动,将液压缸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抵推构件中,抵推构件对同步滑套201进行抵推,使离合器200切换至结合状态。

更为具体的,当抵推构件撤销对同步滑套201的推动时,为了能够使同步滑套201沿着同步主轴103朝向活动筒体205的外部滑动,使离合器200切换至分离状态,所述动力主轴103上还活动套设有分离弹簧206,分离弹簧206一端与活动筒体205的底部抵触、另一端与同步滑套201抵触并且分离弹簧206的弹力始终由结合筒体205指向同步滑套201。

离合器200由初始的分离状态切换至结合状态,具体表现为,控制电机一227启动,控制电机一227带动控制齿轮一228同步转动,控制齿轮一228带动齿条一226沿着液压缸的轴向滑动,齿条一226将带动活塞推杆一224朝向液压缸内滑动,活塞推杆一224将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抵推挤压并且经过供油管225输送至抵推构件中,抵推构件接受液压油并且推动同步滑套201沿着动力主轴103克服分离弹簧206的弹力作用朝向活动筒体205的内部滑动,同步滑套201驱动铰接块203b展开支撑弧形毂203沿着同步盘202的径向向外滑动,弧形毂203与活动筒体205相结合,此时,离合器200切换至结合状态,动力主轴103将动力经过离合器200顺利传递至过渡轴105上,离合器200由结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具体表现为,控制电机一227启动反转并且使抵推构件撤销对同步滑套201的抵推,此时,分离弹簧206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同步滑套201沿着动力主轴103朝向活动筒体205的外部滑动,同步滑套201带动铰接块203b收拢并且使弧形毂203与活动筒体205相互分离,离合器200切换至分离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