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6117发布日期:2019-11-06 01:1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



背景技术:

配套全液压振动压路机的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桥和前端减速器,前端减速器通常为一组设置在驱动桥的前端的行星式减速器,用于增加桥总成的速比。前端减速器的壳体与驱动桥的托架连接,前端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托架上安装的主动螺旋锥齿轮的转轴通过花键连接,主动螺旋锥齿轮的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托架上。减速器的壳体与输出轴之间具有与减速器壳内腔连通的间隙,因此前端减速器输出轴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主动螺旋锥齿轮的转轴周围的间隙形成前端减速器的内腔与驱动桥内腔连通的连通通道,实现内部润滑油的流动。但当机器上坡时减速器内的润滑油则通过上述连通通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进驱动桥内腔,造成减速器壳内腔润滑油减少,若机器长时间再坡面上工作,则会造成减速器内因缺少润滑油而导致减速器内传动部件以及密封部件得不到润滑和降温而提前损坏,造成寿命缩短。

为了避免压路机在上坡时前端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液流到驱动桥内,现有的做法是在前端减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设置隔离装置,使得前端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液不能流到驱动桥壳内,形成独立的润滑结构。对于这种做法,由于前端减速器的体积小,其内油液有限,当机器长时间工作时,会由于前端减速器内部齿轮啮合转动而产生的热过多而导致温度过高,致使前端减速器内油液温度升高而变质,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压路机驱动桥总成中前端减速器润滑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使得压路机在平地行走时前端减速器与驱动桥壳内连通,润滑油液自由流通,当压路机在坡面行走时使前端减速器内润滑油液不流至驱动桥壳内,使前端减速器内有油液进行润滑与冷却。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桥和前端减速器,所述前端减速器的壳体与所述驱动桥的托架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桥的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连接的连接通道;所述驱动桥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与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在连接通道内通过花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式通油环和通油环转动机构,所述可调式通油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内,其内圆与所述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或前端减速器输出轴的圆柱侧面间隙配合,外圆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可调式通油环上设置有轴向贯通两侧的一个通油孔,所述通油环转动机构推动所述可调式通油环绕中心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通油孔的位置高度随所述可调式通油环正向或反向转动而升高或降低。在本发明中,当该驱动桥总成应用于压路机或其他机械产品时,若机械在平地行走作业,转动可调式通油环,使其上的通油孔处于较低位置,通油孔连通可调式通油环的两侧,使得前端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液可以通过连接通道中的输出轴、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外围的间隙和通油孔与驱动桥壳内的润滑油在内部齿轮的搅动下进行交换,提高前端减速器的散热能力,避免润滑油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形出现。当机械行走在坡面上时,转动可调式通油环,使其上的通油孔处于较低位置,前端减速器内润滑油能够通过通油孔进入到驱动桥壳内时,前端减速器内仍保有足够的润滑油液,避免前端减速器内无润滑油液的情形发生。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桥总成中,所述驱动桥包括转动安装在驱动桥托架上的支承套,所述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承套内,所述可调式通油环与所述支承套为同轴一体结构且位于支承套上临近所述前端减速器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的端面设花键内孔,所述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端部插装在所述花键内孔中与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花键连接,所述可调式通油环的内圆与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的圆柱侧面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式通油环的内圆与所述前端减速器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桥总成中,所述支承套位于连接通道内,其部分圆柱外侧面与所述前端减速器壳体间隙配合,另外部分圆柱侧面与所述托架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通油环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前端减速器壳体与所述托架连接处且开口朝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承套的外壁面配合形成封闭的弧形腔,所述支承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伸向所述弧形腔的凸块,所述凸块将弧形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前端减速器壳体上或所述托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前端减速器壳体与所述托架相互配合两端面中的其中一端面上,另一端面上与凹槽设置位置对应的部位为平面。

或者上述驱动桥总成中,所述通油环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前端减速器壳体与所述托架连接处径向贯穿前端减速器壳体或所述托架的弧形通槽,所述支承套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支承套转动且从所述弧形通槽中径向穿出的推拉臂,所述前端减速器壳体外部或所述托架外部设置有推动推拉臂在弧形通槽内移动的推拉装置。所述推拉装置为软轴推拉装置或直线位移器,例如液压油缸、直线位移电机等。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压路机,该压路机具有前述的驱动桥总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具有该驱动桥总成的机械如压路机中前端减速器中润滑油润滑与流通散热的问题,机械在平地行走时前端减速器与驱动桥壳内连通,解决了前端减速器内润滑油液与驱动桥壳内油液流通交换的问题,机器在坡面行走时使前端散热器内润滑油液保有最低量,确保前端减速器内润滑最低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驱动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驱动桥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k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前端减速器与驱动桥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j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心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压路机的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图7示出了一种全液压油后轮驱动压路机,在该压路机中,前轮97为震动钢轮,后轮99为驱动轮,在后轮99的驱动传动系统中,液压马达98与驱动桥总成连接。其中驱动桥总成如图1图2所示,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桥2和前端减速器1,前端减速器1为行星式减速器,其壳体11通过螺栓7与驱动桥2的托架3固定连接。前端减速器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

如图3所示,驱动桥2的托架3内设置有支承套4,主动螺旋锥齿轮的转轴5通过轴承8可转动安装在支承套4内,前端减速器1的壳体11与托架3固定连接后,在前端减速器1与托架3之间形成一个连接通道,支承套4位于该连接通道内,支承套4的部分圆柱侧面与托架3间隙配合,另外一部分圆柱侧面与前端减速器1的壳体11间隙配合,装配后,支承套4可在连接通道内转动。

前端减速器1的输出轴6端面设置有内花键孔,主动螺旋锥齿轮的转轴6端部也设置有外花键,该花键端插入到输出轴6的内花键孔中与前端减速器1的输出轴6进行连接。

在支承套4临近输出轴6的端部设置有与支承套4一体结构的可调式通油环41,可调式通油环41的内圆环套于前端减速器的输出轴6的外侧,与前端减速器的输出轴6间隙配合,在可调式通油环41的内圆与前端减速器的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密封环9,形成密封连接。由于可调式通油环41与支承套4为一体结构,支承套4的外圆柱侧面与连接通道的内侧面(前端减速器的壳体)间隙配合,也相当于可调式通油环41的外圆与前端减速器的壳体11间隙配合,前端减速器1内的润滑油液不能经可调式通油环41的内圆与外圆处进入到可调式通油环41面向驱动桥的这一侧。

如图2所示,在可调式通油环41上设置有一个通油孔42,通油孔42设置在输出轴6中心水平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当可调式通油环41绕中心转动时,通油孔42的位置高度能最大限度的上下移动。

如图4图5所示,在前端减速器1的壳体11与托架3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朝内的凹槽,凹槽与支承套的外壁面配合形成封闭的弧形腔,支承套4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伸向弧形腔的凸块43,凸块43将弧形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第一腔45和第二腔44,前端减速器壳体11上设置有与第一腔45和第二腔44连通的第一接口47和第二接口46。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由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和托架端面配合形成,在具体设置上,可以主要设置在前端减速器的壳体11端面上,在前端减速器的壳体11端面上的凹槽具有向内(输出轴中心)的敞口和面向托架端面的敞口,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与托架端面贴合后,凹槽就剩一个向内的敞口,该敞口支承套的外侧面配合后就形成一个封闭的弧形腔。同样,凹槽在具体设置上也可以主要设置在托架端面上,在托架端面上的凹槽具有向内(输出轴中心)的敞口和面向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的敞口,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与托架端面贴合后,凹槽就剩一个向内的敞口,该敞口支承套的外侧面配合后就形成一个封闭的弧形腔。凹槽在具体设置上还可以是同时设置在托架端面和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前端减速器的壳体端面与托架端面贴合后,凹槽就剩一个向内的敞口,该敞口支承套的外侧面配合后就形成一个封闭的弧形腔。

第一接口47和第二接口46可以通过管路、控制阀与液压油源连接,当第一腔45和第二腔44中的一个腔充油时,凸块43在弧形腔内移动,从而带动可调式通油环41转动。例如,当压路机在平地上行走时,第一腔45充油,凸块43在弧形腔内向第二腔44方向移动,可调式通油环41逆时针转动,通油孔42的位置转动至最低位置,前端减速器1内的润滑油液可以通过通油孔42进入到支承套4与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5之间的间隙内,进而流入驱动桥壳内,同样驱动桥壳内的润滑油液也可以通过支承套与主动螺旋锥齿轮转轴之间的间隙和通油孔进入到前端减速器内,实现前端减速器与驱动桥内的润滑油液的流通交换,增加前端减速器内润滑与散热效果。当压路机在上坡时,前端减速器1相对驱动桥2的位置高度相声,并呈倾斜状,此时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二腔44充油,可调式通油环41顺时针转动,通油孔42的位置转动至最高位置,从而保证在一定的坡面上,前端减速器内仍有足够的润滑油液对前端减速器的齿轮与轴进行润滑,避免在坡面上行走时前端减速器内的油液过多地流入到驱动桥内而造成前端减速器内润滑布置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凹槽直接设置成贯穿孔,支承套上的凸块进一步径向延长形成推拉臂而伸出到壳体外部,在壳体外部设置直线位移器例如液压油缸、直线位移电机等,直线位移器与推拉臂连接,推动支承套(可调式通油环)转动,或者设置软轴推拉装置与推拉臂连接,手动推动支承套(可调式通油环)转动,实现通油孔位置高度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