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3656发布日期:2019-12-13 18: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液压传动辅助管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胶管总成。



背景技术:

在公告号为cn202497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管总成,包括两个接头和胶管,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在胶管的两端,还包括两个套管,所述套管分别套接在胶管两端,所述每个套管均设有至少一道径向环形凹槽。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胶管总成,其采用铆压的方式在套管上加工径向环形凹槽,将接头与胶管固定,使接头与胶管连接更紧密和牢固,密封性也更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套管其通过铆压成型的环形凹槽,使得胶管形变并抵压于接头与胶管插接的端部侧壁上。但由于环形凹槽的设置仅增大了胶管与接头接触面上的压力,而胶管与接头的接触面积保持不变,胶管与接头之间的连接作用力为环形凹槽处施加的压力所形成的静摩擦力,其作用方向垂直于接头与胶管的插接方向,使得接头与胶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管总成,其具有提升接头与胶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管总成,包括胶管以及插接于胶管两端的连接头,所述胶管位于与连接头插接一端的外管面上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侧壁上铆压成型有铆压环槽,所述连接头位于插接于所述胶管端部的侧壁面上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的开设位置位于连接套上铆压环槽在连接头侧壁上的投影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管组装时,首先将连接套套接于胶管两端部,之后将连接头从胶管的开口端部插入胶管内,插接固定后对连接套侧壁进行铆压,使得铆压环槽成型。通过连接头侧壁上限位环槽的设置,使得铆压环槽铆压成型时,铆压环槽对胶管侧壁施加作用力,胶管侧壁受到作用力产生形变,胶管受到形变力的内管壁面贴合于限位环槽的槽壁面,从而增大了胶管与连接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胶管内管壁与限位槽槽壁面的贴合,增强了胶管与连接头连接面连接在连接头与胶管插接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提升了接头与胶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铆压环槽与所述限位环槽分别位于连接套以及连接头上沿胶管的轴线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铆压环槽与限位环槽的配合设置用以进一步提升连接头与胶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连接结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连接头与胶管分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铆压环槽的开设深度大于所述限位环槽的开设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压环槽的深度大于限位环槽深度,使得胶管所受铆压作用力产生的形变量大于限位环槽的深度,保证限位环槽受到胶管管壁形变填充的填充效果,从而增强胶管与连接头之间的静摩擦力,进一步提升接头与胶管之间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位于与所述胶管插接端部的外壁上倾斜设置有导向齿,所述导向齿的倾斜方向朝向连接头远离所述胶管端部向连接套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侧壁上倾斜设置的导向齿用于在不影响连接头与胶管正常的插接动作的同时,增强连接头与胶管贴合面在其插接方向上的抵触作用力,进一步保证连接头与胶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齿沿连接头的侧壁环绕设置,且其环绕方向沿连接的轴向环绕使得导向齿位于连接头外壁上呈螺旋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齿呈螺旋环状设置用以提升导向齿对胶管内管壁的抵触作用范围,导向齿对胶管的作用力位于胶管内管壁上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提升导向齿对胶管与连接头的防脱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的远离胶管一端的外壁面上转动卡接有环形的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内壁上的螺纹位于其侧壁周向上间隔设置,且相邻螺纹之间的间隔处固定有橡胶倒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母上的倒齿用于在保证不影响连接螺母与连接端部连接动作的基础上,增大了连接螺母与其相螺纹连接的连接端部之间的抵触作用力,提升连接螺母与胶管连接头所连接的连接端部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母位于相邻螺纹之间的间隔侧壁上开设有加固槽,所述橡胶倒齿粘合固定于加固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倒齿与连接螺母的材质不同,加固槽的设置用以增大橡胶倒齿与连接螺母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橡胶倒齿在连接螺母内壁上位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远离胶管的一端沿其轴向向远离胶管一侧延伸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呈圆台状,其远离胶管一端的截面圆半径小于临近胶管一侧的截面圆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的设置用于在连接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连接头与连接端部之间位置的对准,方便连接头与其所连接的连接端部的连接动作,提升连接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连接头上限位环槽与胶管上铆压环槽的配合设置,接头与胶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2)通过连接头上导向齿的螺旋设置提升连接头与胶管之间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

(3)通过连接螺母上螺纹的间隔开设配合橡胶倒齿,提升胶管总成与其所连接的连接端部之间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胶管端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胶管;2、连接头;21、限位环槽;22、限位板;23、导向齿;24、导向管;3、连接套;31、插接孔;4、铆压环槽;5、连接螺母;51、间隔面;52、橡胶倒齿;53、加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胶管总成,如图1、2所示,包括胶管1以及插接于胶管1两端的连接头2,胶管1位于与连接头2插接一端的外管面上套设有连接套3,连接套3侧壁上铆压成型有铆压环槽4,连接头2位于插接于胶管1端部的侧壁面上开设有限位环槽21,限位环槽21的开设位置位于连接套3上铆压环槽4在连接头2侧壁上的投影位置。通过限位环槽21的与铆压环槽4的配合设置提升胶管1与连接头2之间的连接效果。

如图1、2所示,胶管1呈圆柱管状,连接头2呈圆柱管状。胶管1端部外壁上套设的连接套3呈套管状,其临近胶管1的一端面为供胶管1插接的开口面,其远离胶管1一端面开设有供连接头2插接的插接孔31。铆压环槽4沿连接套3的周侧壁周向开设,且铆压环槽4沿连接套3的轴线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本实施例中铆压环槽4的个数为两个,其槽壁面呈圆弧面状设置。

如图2、3所示,连接头2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垂直于连接头2侧壁周向延伸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呈圆环状,连接头2与胶管1插接时限位板22抵触于胶管1的开口端面上,且连接头2的侧壁面贴合于胶管1的内管壁。限位环槽21开设于连接头2位于限位板22临近胶管1一侧的侧周壁上,限位环槽21沿连接头2的轴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本实施例中限位环槽2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限位环槽21均位于铆压环槽4在连接头2侧壁的投影位置上。限位环槽21的开设深度小于铆压环槽4的开设深度,且其槽壁面同样呈圆弧面状设置。连接头2位于限位板22临近胶管1一侧的侧周壁上还倾斜设置有导向齿23,其倾斜方向朝向连接头2远离胶管1端部向连接套3一侧倾斜,同时导向齿23沿连接头2的侧壁环绕设置,且其环绕方向沿连接套3的轴向环绕使得导向齿23位于连接头2外壁上呈螺旋环状,且导向齿23位于限位环槽21的重合部分设置连通限位环槽21的间断,使得导向齿23在连接头2侧壁上间隔设置。

如图3、4所示,连接头2远离胶管1一端的外壁面上转动连接有环形的连接螺母5,连接螺母5内环壁上内螺纹上沿其螺纹轴向设置有光滑的间隔面51,间隔面51与连接螺母5的内环壁面位于同一弧形面上。间隔面51上开设有若干加固槽53,若干加固槽53沿间隔面51的长度方向开设呈圆形槽状,且加固槽53内胶黏固定有橡胶倒齿52。橡胶倒齿52远离加固槽51一侧壁面呈倾斜的尖端面。连接头2远离胶管1的开口端面上延伸有导向管24,导向管24的外壁面呈圆台状,其远离胶管1一端的截面圆半径小于临近胶管1一侧的截面圆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胶管1组装时,首先将连接套3套接于胶管1两端部,之后将连接头2从胶管1的开口端部插入胶管1内,插接固定后对连接套3侧壁进行铆压,使得铆压环槽4成型。通过连接头2侧壁上限位环槽21的设置,使得铆压环槽4铆压成型时,铆压环槽4对胶管1侧壁施加作用力,胶管1侧壁受到作用力产生形变,胶管1受到形变力的内管壁面贴合于限位环槽21的槽壁面,从而增大了胶管1与连接头2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胶管1内管壁与限位环槽21槽壁面的贴合,增强了胶管1与连接头2连接面连接在连接头2与胶管1插接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提升了接头与胶管1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