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连体式副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154发布日期:2019-11-09 00: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连体式副蜗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的连体式副蜗杆。



背景技术:

蜗杆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在一般蜗杆传动中,都是以蜗杆为主动件。从外形上看,蜗杆类似螺栓,蜗轮则很象斜齿圆柱齿轮。工作时,蜗轮轮齿沿着蜗杆的螺旋面作滑动和滚动。为了改善轮齿的接触情况,将蜗轮沿齿宽方向做成圆弧形,使之将蜗杆部分包住。这样蜗杆蜗轮啮合时是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然而现有的蜗杆的结构强度不高,从而降低了副蜗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的连体式副蜗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连体式副蜗杆,由蜗杆本体构成;所述的蜗杆本体由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组成,所述的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同轴设置且为一体式成型,且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均通过冲压而成;并设置在所述的蜗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连接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并在所述的螺旋齿部的齿底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过渡槽,所述的过渡槽与螺旋齿部一同冲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为一体式成型,与传统的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通过焊接连接,大大提高了蜗杆本体的结构强度;蜗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加强筋,从而进一步确保了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之间的结构强度;并在螺旋齿部的齿底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过渡槽,弧形槽既能提高螺旋齿部的润滑效果,且能在螺旋齿部旋转过程中有效得排出灰尘等物质,进而提高了蜗杆本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之间通过承接部过渡连接,并在所述的承接部上设置有若干截面为弧形的环状油槽;并在所述的端面齿部的一侧设置有切入槽。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之间通过承接部过渡连接,承接部及起到了承接作用,也提高了螺旋齿部与端面齿部的连接强度;并在承接部上设置有若干截面为弧形的环状油槽,从而能提高对端面齿部的润滑效果;并在端面齿部的一侧设置有切入槽,从而能降低蜗杆本体的质量,进而提高蜗杆本体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所述的切入槽上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由环形槽与设置在环形槽外沿并圆周分布的若干弧形槽构成;并在所述的加强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加强片,所述的加强片与加强槽通过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切入槽上设置有加强槽,并在加强槽上设置有加强片,加强片与加强槽通过焊接连接,从而提高了蜗杆整体对径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螺旋齿部的两侧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Ⅰ;在所述的端面齿部上设置有齿顶圆角部,在所述的端面齿部外沿设置有第一加强倒角,并在所述的端面齿部上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Ⅱ。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螺旋齿部的两侧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Ⅰ,从而能确保螺旋齿部啮合过程中端面的强度;在端面齿部上设置有齿顶圆角部,从而能减低端面齿部啮合过程中的磨损,在端面齿部外沿设置有第一加强倒角,并在端面齿部上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Ⅱ,从而确保了端面齿部的端面强度,从而进一步减低在啮合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螺旋齿部、2-端面齿部、3-加强筋、4-过渡槽、5-承接部、6-环状油槽、7-切入槽、8-加强槽、9-加强片、10-齿端倒角部Ⅰ、11-齿顶圆角部、12-第一加强倒角、13-齿端倒角部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的连体式副蜗杆,由蜗杆本体构成;所述的蜗杆本体由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组成,所述的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同轴设置且为一体式成型,且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均通过冲压而成;并设置在所述的蜗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加强筋3,所述的加强筋3连接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并在所述的螺旋齿部1的齿底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过渡槽4,所述的过渡槽4与螺旋齿部1一同冲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为一体式成型,与传统的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通过焊接连接,大大提高了蜗杆本体的结构强度;蜗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加强筋3,从而进一步确保了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之间的结构强度;并在螺旋齿部1的齿底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过渡槽4,弧形槽既能提高螺旋齿部1的润滑效果,且能在螺旋齿部1旋转过程中有效得排出灰尘等物质,进而提高了蜗杆本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之间通过承接部5过渡连接,并在所述的承接部5上设置有若干截面为弧形的环状油槽6;并在所述的端面齿部2的一侧设置有切入槽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之间通过承接部5过渡连接,承接部5及起到了承接作用,也提高了螺旋齿部1与端面齿部2的连接强度;并在承接部5上设置有若干截面为弧形的环状油槽6,从而能提高对端面齿部2的润滑效果;并在端面齿部2的一侧设置有切入槽7,从而能降低蜗杆本体的质量,进而提高蜗杆本体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所述的切入槽7上设置有加强槽8,加强槽8由环形槽与设置在环形槽外沿并圆周分布的若干弧形槽构成;并在所述的加强槽8上设置有加强片9,所述的加强片9与加强槽8通过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切入槽7上设置有加强槽8,并在加强槽8上设置有加强片9,加强片9与加强槽8通过焊接连接,从而提高了蜗杆整体对径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螺旋齿部1的两侧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Ⅰ10;在所述的端面齿部2上设置有齿顶圆角部11,在所述的端面齿部2外沿设置有第一加强倒角12,并在所述的端面齿部2上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Ⅱ13。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螺旋齿部1的两侧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Ⅰ10,从而能确保螺旋齿部1啮合过程中端面的强度;在端面齿部2上设置有齿顶圆角部11,从而能减低端面齿部2啮合过程中的磨损,在端面齿部2外沿设置有第一加强倒角12,并在端面齿部2上设置有齿端倒角部Ⅱ13,从而确保了端面齿部2的端面强度,从而进一步减低在啮合中的磨损。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