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7135发布日期:2020-02-14 17: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属于冶金行业轧钢机械传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轧钢行业中,轧机使用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形式的减速机较多,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上轴瓦和下轴瓦大多采用剖分双侧油室供油,一般小齿轮大多采用下轴瓦受力,但是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有的采用小齿轮旋转方向为压大齿轮啮合,致使小齿轮上轴瓦局部受力,造成上轴瓦温度升高,承载能力下降。

参照附图1,型钢中型630轧机减速机高速轴轴瓦即属于上述情况,高速轴顺时针转动,上轴瓦受力,造成高速轴与上轴瓦之间的间隙不一致,上轴瓦左上方与高速轴的间隙较小,为轴瓦收敛侧,上轴瓦右上方与高速轴的间隙较大,为轴瓦发散侧,轴瓦收敛侧不能保证充足的润滑油,油膜减薄,导致上轴瓦温度升高,最高温度达到63℃,承载力下降,无法保证正常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能够给轴瓦收敛侧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保证油膜形成条件,降低上轴瓦温度,提高轴瓦承载能力,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包含上轴瓦、高速轴和下轴瓦,在上轴瓦的两端分别设置左油室和右油室,在上轴瓦内的圆周方向上设置与左油室和右油室连通的润滑油道,在润滑油道上设置进油口,在轴瓦收敛侧设置与润滑油道连通的径向油孔,在轴瓦发散侧的润滑油道内设有轴套,所述轴瓦收敛侧为上轴瓦与高速轴之间间隙较小的一侧,所述轴瓦发散侧为上轴瓦与高速轴之间间隙较大的一侧。

所述径向油孔靠近高速轴一端的上轴瓦上设有v型槽。

所述上轴瓦内的润滑油道为圆形孔,轴套为与润滑油道相配合的圆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轴瓦收敛侧的径向设置一个径向油孔,通过径向油孔给轴瓦收敛侧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保证油膜的厚度,从而降低上轴瓦温度,提高轴瓦承载能力。同时为保持总体油量不变,在轴瓦发散侧的润滑油道内设置轴套,缩小润滑有道,减少轴瓦发散侧的供油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给轴瓦收敛侧提供足够的润滑油,保证油膜形成条件,降低上轴瓦温度,提高轴瓦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轴瓦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轴瓦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轴瓦1、左油室2、右油室3、润滑油道4、进油口5、径向油孔6、v型槽7、高速轴8、轴套9、下轴瓦10、轴瓦发散侧11、轴瓦收敛侧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轧机减速机高速轴动压滑动轴承,包含上轴瓦1、高速轴8和下轴瓦10,在上轴瓦1的两端分别设置左油室2和右油室3,在上轴瓦1内的圆周方向上设置与左油室2和右油室3连通的润滑油道4,在润滑油道4上设置进油口5,在轴瓦收敛侧12设置与润滑油道4连通的径向油孔6,在轴瓦发散侧11的润滑油道4内设置轴套9,所述轴瓦收敛侧12为上轴瓦1与高速轴8之间间隙较小的一侧,所述轴瓦发散侧11为上轴瓦1与高速轴8之间间隙较大的一侧。

具体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附图1为型钢中型630轧机减速机高速轴轴瓦受力分析图,箭头为高速轴8的转动方向,上轴瓦1受力,造成高速轴8与上轴瓦1之间的间隙不一致,上轴瓦1左上方与高速轴8的间隙较小,为轴瓦收敛侧12,上轴瓦1右上方与高速轴8的间隙较大,为轴瓦发散侧12。轴瓦收敛侧12不能保证充足的润滑油,油膜减薄,导致上轴瓦温度升高,最高温度达到63℃,承载力下降。

参照附图2,径向油孔6设置在轴瓦收敛侧12,径向油孔6的一端与润滑油道4连通,径向油孔6另一端的上轴瓦1上设有v型槽7,保证上轴瓦1轴向润滑及压力均匀。通过径向油孔6给轴瓦收敛侧12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保证油膜的厚度,从而降低上轴瓦温度,提高轴瓦承载能力。

润滑油道4为圆形孔,轴套9的外径小于润滑油道4的直径,轴套9靠近右油室3,轴套9的作用主要是缩小润滑油道4的直径,减少轴瓦发散侧12的供油量,保持总体油量不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