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卯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6270发布日期:2020-02-11 09:46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螺旋卯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门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卯榫装置。



背景技术: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榫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在木门制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是将小长方形的榫头两端分别与门挺和门帽连接处对应设有的两个榫眼插接,以使门挺和门帽榫卯连接成一体,该种榫卯连接结构,用久了容易在小长方形各边角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不易变形和脱落的螺旋卯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螺旋卯榫装置,其包括榫头,所述榫头两端分别与门挺和门帽连接处对应设有的两个榫眼插接,以将门挺和门帽榫卯连接成一体,所述两个榫眼中的一个榫眼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榫头为圆榫,所述榫头侧壁设有外螺纹,榫头一端通过外螺纹与一个榫眼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并通过胶水固定,榫头另一端与两个榫眼中的另一个榫眼榫卯连接。

进一步,所述榫头另一端与两个榫眼中的另一个榫眼紧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榫头另一端与两个榫眼中的另一个榫眼之间通过胶水固定。

进一步,所述榫头另一端设有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榫头的外径为5-15mm,长度为30-180mm。

作为优选,所述榫头由密度和韧性较好的木材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圆榫作为榫头,来克服传统小长方形榫头用久后易发生变形的缺陷,并通过对现有技术中门所使用的榫卯结构进行改造,即在榫头侧壁设置外螺纹,使得圆榫具有全螺纹,然后将所述榫头一端与其中一个榫眼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胶水固定,来增加咬合力,从而有效防止脱落,最后将榫头另一端与两个榫眼中的另一个榫眼进行榫卯连接,还可以再采用胶水进一步固定;采用胶水固定的方法可以是将榫头预连接端先浸置于胶水中再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不易发生变形和脱落。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卯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卯榫装置,其包括榫头26,所述榫头26两端分别与门挺11和门帽12连接处对应设有的两个榫眼21、22插接,以将门挺11和门帽12榫卯连接成一体,所述两个榫眼21、22中的一个榫眼21内设有内螺纹23,所述榫头26为圆榫,所述榫头26侧壁设有外螺纹24,榫头26一端通过外螺纹24与一个榫眼21的内螺纹23螺纹连接并通过胶水(图中未示出)固定,榫头26另一端与两个榫眼21、22中的另一个榫眼22榫卯连接。

进一步,所述榫头26另一端与两个榫眼21、22中的另一个榫眼22紧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榫头26另一端与两个榫眼21、22中的另一个榫眼22之间通过胶水固定。

进一步,所述榫头26另一端设有倒角25。

作为优选,所述榫头26的外径为5-15mm,长度为30-180mm。

作为优选,所述榫头26由密度和韧性较好的木材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圆榫作为榫头26,来克服传统小长方形榫头26用久后易发生变形的缺陷,并通过对现有技术中门所使用的榫卯结构进行改造,即在榫头侧壁设置外螺纹,使得圆榫具有全螺纹,然后将所述榫头26一端与其中一个榫眼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胶水固定,来增加咬合力,从而有效防止脱落,最后将榫头另一端与两个榫眼中的另一个榫眼进行榫卯连接,还可以再采用胶水进一步固定;采用胶水固定的方法可以是将榫头26预连接端先浸置于胶水中再进行连接。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