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4732发布日期:2020-02-21 18:3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



背景技术:

油雾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它将润滑油进行雾化并注入空气流中,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

现有公开号为cn1044060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雾器,包括有壳体,油雾器盖设置在壳体上面,壳体下面开设有排泄口,排泄口上设有排泄阀,壳体内部设有滤芯座,壳体左侧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滤芯座外侧空间相连通,油雾器盖上开设有过滤后进气口和润滑后出气口,过滤后进气口与滤芯座内部空间连通,滤芯座内部设有油桶,油桶上部与油雾器盖连接,油雾器盖内设有通道,通道设置在过滤后进气口与润滑后出气口之间,通道比过滤后进气口与润滑后出气口的直径小,油桶内设有虹吸管,虹吸管上部与通道连接且相同。但上述油雾器存在以下缺点:无法直观地观察油桶内油位的高度,在使用时较不方便。

另有公告号为cn10163915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停气加油防振型油雾器及防振加油方法,包括有调节手柄、注油塞、阀体和油杯,阀体上设置有托架,托架设有油管连接孔、进气孔和微小孔,油管连接孔内设有第一耐油密封圈和与之相配合的调节阀钢球,进气孔设有进气孔钢球和第二耐油密封圈和与之相配合的调节阀钢球。当油杯内的油用完时,拧开注油塞,油杯内的气压逐渐下降,此时调节阀钢球和进气孔钢球分别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第一耐油密封圈和第二耐油密封圈配合密封,进气口的压缩空气被封闭,油杯内的气压下降至大气压,此时即可对油杯内加油,加油完毕后拧紧注油塞,压缩空气通过微小孔进入油杯内,直至进气孔钢球和调节阀钢球与相应的第一耐油密封圈和第二耐油密封圈分离,即恢复正常工作。但上述不停气加油防振型油雾器及防振加油方法同样也存在无法直观地观察油杯内油位高度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采用在储油筒本体外侧壁设置与储油筒本体内腔相连通的油位视管,具有便于观察储油筒本体内油位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包括储油筒本体,储油筒本体的外壁沿储油筒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透明的油位视管,油位视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万向直角接头,储油筒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万向直角接头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油位视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直角接头与储油筒本体的内壁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位视管与储油筒本体内腔相连通,根据连通管原理,油位视管内的液面与储油筒本体内的液面等高,所以可通过油位视管内油液的高度清楚直观地知晓储油筒本体内的油量,以便及时添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储油筒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供油位视管嵌入的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位视管嵌于长槽内,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油位视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碰撞而对油位视管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储油筒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油筒底盖,储油筒本体内壁设置有与油筒底盖相抵的台阶,储油筒本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还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内嵌设有卡簧,卡簧的端部与油筒底盖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油筒底盖安装于储油筒本体上时,将油筒底盖一端面抵于台阶上,然后再将卡簧嵌于嵌入槽内,使卡簧的端面与油筒底盖另一端面相抵,以此即可固位,当需对储油筒本体内进行清洗时,油筒底盖拆卸也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储油筒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阀体,阀体开设有流道,流道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阀体设有吸油装置、滴油装置和密封装置,阀体内开设有油路通道,吸油装置与滴油装置之间通过油路通道相连通,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有喷油孔,喷油孔与滴油装置连通配合,阀体开设有加油孔,加油孔连通储油筒本体的内腔,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油孔内的密封驱动件,密封驱动件与加油孔密封配合;阀体内开设有连通流道的通气孔,加油孔内设有连通于通气孔和加油孔的阀口,阀口内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驱动件驱动密封部件启闭;流道内设置有挡风凸台,挡风凸台将流道内的气体导入至通气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密封驱动件安装于加油孔内,通过密封驱动件对加油孔进行密封,且密封驱动件驱使密封部件开启,使阀口流通,通气孔内的气体快速填充内储油筒本体内腔中;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流道内,一部分气体受到挡风凸台的抵挡换向作用后进入至通气孔内,经阀口后通至加油孔内并通入储油筒本体的内腔中,对内腔中的油液面产生压力,油液受压后通过吸油装置经油路通道流至滴油装置,流道内一部分压缩空气高速流过喷油孔,在文丘里原理的作用下带走滴油装置流出的油滴,同时在压缩空气流速的作用下油滴被粉碎雾化,并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当储油筒本体内需要添加油液时,将密封驱动件卸下,使储油筒本体内腔与大气连通,且密封部件关闭,通气孔内的气体无法再从阀口流至加油孔,储油筒本体中的压缩空气通过加油孔排空,储油筒本体内气压恢复为常压,即可正常添加油液,加油完成后重新安装密封驱动件使阀口开启,如此,即可实现储油筒本体内快速增压,使润滑油雾化效果较好,且可在不关闭流道内气源的情况下安全加油,不影响使用,操作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密封部件设置为气门芯,气门芯包括有顶针,顶针与密封驱动件相抵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驱动件顶住气门芯的顶针时,气门芯打开,压缩空气即可从通气孔经阀口通入至储油筒本体的内腔中,使油雾器正常工作;当密封驱动件不再对顶针具有抵挡作用时,气门芯的顶针复位,气门芯关闭,储油筒本意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加油孔排空,即可正常加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密封驱动件设置为加油螺塞,加油螺塞与加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加油螺塞旋接于加油孔内时,加油螺塞的下端面与密封部件相抵,使密封部件处于开启状态;当把加油螺塞从加油孔内旋掉后,密封部件即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加油孔与密封驱动件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驱动件安装于加油孔内时,o形密封圈的一端面与加油孔相抵,另一端面与密封驱动件相抵,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储油筒本体内的气体从加油孔与密封驱动件之间的缝隙泄漏,从而可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喷油孔的两端均呈喇叭状的扩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缩空气从流道通入至喷油孔内时,与进气口相连通的扩口可对压缩空气起到汇聚作用,使气流更强烈,与出气口相连通的扩口可对雾化后的油液起到扩散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吸油装置包括设置于阀体上的油速调节组件及固定连接于油速调节组件上的吸油管,吸油管伸入储油筒本体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筒本体内的油液被气压压入至吸油管内后经过油速调节组件流至油路通道中,旋转油速调节组件可对油液通至油路通道内的速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油速调节组件与吸油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吸油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于油速调节组件下端,连接管内设置有限流钢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油管内的油液通入至油速调节组件时,由于受到限流钢球的限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储油筒本体内压强过大使油液的流量过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油位视管可清楚直观地知晓储油筒本体内的油量,以便及时添油;

2.采用在加油孔内螺纹连接加油螺栓,当加油螺栓与气门芯顶针相抵时,气门芯打开,压缩空气即可从通气孔经阀口快速通入至储油筒本体的内腔中,使油雾器正常工作,当加油螺栓远离气门芯顶针时,气门芯的顶针复位,气门芯关闭,储油筒本体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加油孔排空,在不关闭流道内气源的情况下安全加油,不影响使用,操作较方便;

3.采用气门芯开启后,阀口与储油筒本体内腔相连通的方式,可实现储油筒本体内快速增压,使润滑油雾化效果较好;

4.采用在连接管内设置限流钢球,可对油液流量进行限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阀体内密封装置的位置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储油筒本体;11、长槽;12、螺纹孔;13、嵌入槽;2、阀体;21、流道;22、进气口;23、出气口;24、油路通道;25、喷油孔;251、扩口;26、加油孔;27、通气孔;28、阀口;29、气通道;3、吸油装置;31、油速调节组件;32、连接管;321、限流钢球;33、吸油管;4、滴油装置;41、视油窗组件;42、滴油管;5、密封装置;51、加油螺塞;52、o形密封圈;53、气门芯;531、顶针;6、挡风凸台;61、圆弧导向面;7、油位视管;8、万向直角接头;9、油筒底盖;10、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实用的油雾器储油筒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储油筒本体1,储油筒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阀体2,阀体2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流道21,流道21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阀体2内设有吸油装置3、滴油装置4和密封装置5,阀体2内还开设有倾斜的油路通道24,吸油装置3与滴油装置4之间通过油路通道24相连通。吸油装置3包括设置于阀体2上的油速调节组件31,油速调节组件31的下端通过连接管32固定连接有吸油管33,吸油管33伸入至储油筒本体1内腔的底部,连接管32内设置有限流钢球321。滴油装置4包括有设置于阀体2上的视油窗组件41及竖直设置的滴油管42,进气口22与出气口23之间设置有与流道21同轴的喷油孔25,喷油孔25与滴油管42连通且呈两者相对垂直设置,喷油孔25的两端均呈喇叭状的扩口251。在使用过程中,储油筒本体1内的油液被压入至吸油管33内,经过连接管32通入至油速调节组件31中,旋转油速调节组件31可对油液通至油路通道24内的速度进行调节,当吸油管33内的油液通入至油速调节组件31时,由于受到限流钢球321的限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储油筒本体1内压强过大使油液的流量过大。油液沿油路通道24通入至滴油管42内,滴油管42内的油液在自身重力下流至滴油管42的管口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22进入,一部分气体高速流过喷油孔25,在文丘里原理的作用下带走滴油管42管口的油滴,同时在压缩空气流速的作用下油滴被粉碎雾化,并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当压缩空气从流道21通入至喷油孔25内时,与进气口22相连通的扩口251可对压缩空气起到汇聚作用,使气流更强烈,与出气口23相连通的扩口251可对雾化后的油液起到扩散导向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阀体2上端面开设有加油孔26,密封装置5包括设置于加油孔26内的密封驱动件,本实施例中,密封驱动件设置为加油螺塞51,加油螺塞51与加油孔26螺纹连接,加油孔26与加油螺塞51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52,o形密封圈52的一端面与加油孔26相抵,另一端面与加油螺塞51相抵。阀体2内水平开设有连通流道21的通气孔27,加油孔26内设有连通于通气孔27和加油孔26的阀口28,阀口28外壁与加油孔26内壁间形成有气通道29,气通道29下端与储油筒本体1内腔相连通,阀口28内活动设置有密封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设置为气门芯53,气门芯53包括有顶针531,顶针531上端与加油螺塞51相抵配合;流道21内沿流道21径向设置有挡风凸台6,挡风凸台6上设置有圆弧导向面61,圆弧导向面61从挡风凸台6导向至通气孔27,挡风凸台6可将流道21内的气体导入至通气孔27内。

在使用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22进入流道21内,一部分气体受到挡风凸台6的抵挡换向作用后进入至通气孔27内,在圆弧导向面61的导向作用下,压缩气体可快速、流畅地通入至通气孔27。将加油螺塞51旋接于加油孔26内,o形密封圈52可提高密封性,当加油螺塞51下端顶住气门芯53的顶针531时,气门芯53打开,使阀口28流通,通气孔27内的气体经阀口28后通至加油孔26内并快速填充于储油筒本体1内腔中,对内腔中的油液面产生压力,将油液压入吸油管33中,油雾器正常工作。通过视油窗组件41可观察储油筒本体1内油量,当油位过低时,需添加油液,旋掉加油螺塞51,气门芯53的顶针531复位,气门芯53关闭,储油筒本体1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气通道29排空,储油筒本体1内气压恢复为常压,即可通过气通道29向储油筒本体1内正常添加油液,添油过程中无需关闭流道21内气源,既不影响使用且操作也较方便。加油完成后重新旋接加油螺塞51使阀口28开启,如此,即可实现储油筒本体1内快速增压,使润滑油雾化效果较好。

如图3和图4所示,储油筒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一长槽11,长槽11的上下两端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贯穿储油筒本体1侧壁与储油筒本体1内腔相连通,长槽11内设置有油位视管7,油位视管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直角接头8,万向直角接头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螺纹孔12使油位视管7两端与储油筒本体1内腔相连通。由于油位视管7与储油筒本体1内腔相连通,根据连通管原理,油位视管7内的液面与储油筒本体1内的液面等高,所以可通过油位视管7内油液的高度清楚直观地知晓储油筒本体1内的油量,以便及时添油。储油筒本体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油筒底盖9,储油筒本体1内还设置有与油筒底盖9相抵的台阶(图中未示出),储油筒本体1内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嵌入槽13,嵌入槽13内嵌设有卡簧10,卡簧10的端部与油筒底盖9相抵。当把油筒底盖9安装于储油筒本体1上时,卡簧10可对油筒底盖9进行固位,当需对储油筒本体1内进行清洗时,油筒底盖9拆卸也较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储油筒本体1采用型材缸筒为原材料,可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储油筒本体1的储油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