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864发布日期:2020-03-17 14:1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抗震吊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大陆区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超过1200次,其中的十分之一发生在中国,近几年来,在中国平均每年发生六次6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地震发生时会向建筑物及其内部施加地震力,对管道、电缆槽或风管等系统造成破坏,抗震支架系统是遭遇到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能将管道及设备产生的地震作用传递到结构体上的一种抗震支撑措施,抗震支架可以抵御地震对机电设施的破坏,也可以防止由于电线、管道或消防系统等机电设备坠落引发的二次伤害(如火灾,坠落物,泄漏等),将地震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至最小。

目前对于管道的安装,常用的方法是将型钢用螺栓直接连接或用角形支架连接于墙面上,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当支架与墙体之间有震动发生时,螺栓或支架受到震动产生的冲击力,而不能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使吊装的管道受力过大,特别在长距离管线、弯折管线及具有高度差管线时,在这些情况下,管道极易折断或泄漏,支架很容易产生松动、变形、锈蚀、老化,进而导致断裂,严重影响了支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并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吊装圆形管道式结构强度差、吊装施工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包括垂直连杆部件和连接在垂直连杆部件下方的管夹部件,所述垂直连杆部件的侧边设置两组侧向连杆部件,所述垂直连杆部件包括丝杠和设置在所述丝杠外围的垂直c型钢,所述垂直c型钢上设置有加劲螺铨,所述加劲螺铨将所述丝杠限制在垂直c型钢内部,所述侧向连杆部件包括侧向c型钢和连接在侧向c型钢两端的铰接件,所述管夹部件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所述上管夹与下管夹通过其两侧的螺铨连接,所述上管夹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丝杠通过螺母和所述安装孔及两组侧向连杆部件的铰接件连接,所述丝杠的顶部连接有锚栓,所述两组侧向连杆部件上端的铰接件均连接有锚栓,所述锚栓被配置用于连接建筑物,该三个锚栓的连接线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成直角三角形布置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管夹部件的上管夹和下管夹均为欧姆型管夹,所述上管夹设有框性连接部,所述框型连接部焊接在欧姆型管夹中部的上方,所述框型连接部的顶部设有安装孔。能够将需要安装的管体精密贴合,提高安装强度,也便于安装对其和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框型连接部的两个侧边均设有安装孔。便于侧面连接和安装,提高安装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夹和下管夹上均设置有弹性橡胶圈。使管夹部件与管体紧密贴合,提高弹性,增加缓冲,保护管体,提高抗震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锚栓为m10/m12膨胀螺栓。连接稳固,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c型钢和侧向c型钢均设有内卷边,所述内卷边的边缘设有锯齿。可以有效抗滑,并方便整个系统可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c型钢、侧向c型钢、铰接件、上管夹和下管夹的表面设有电镀锌层或热浸锌层。提高抗腐蚀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锌层厚度≥8um;所述热浸锌层厚度≥55μ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好处:

本抗震支架吊装机构通过垂直连杆部件和两组侧向连杆部件,分别组建两个具有稳定三角形结构的安装结构,能够提高结构强度,缓解地震的冲击力,保护管体,同时这两个三角形安装结构的顶部在于建筑物的连接锚栓处,也是成直角三角形布置状态,能够有效的缓冲横向和纵向地震冲击力对管体的破坏,特别适合长距离管线、弯折管线及具有高度差管线的吊装工作;

垂直连杆部件使用垂直c型钢对丝杠进行保护和增强的作用,具有结构强度好,便于施工和安装的特点;

侧向连杆部件在安装使用时,通过铰接件可以快速连接安装,在现场施工时无需现场切割及焊接固定,安装效率高,施工风险低,安装精度高,调节方便;

管夹部件具有便于调整和施工的特点,通过两侧的螺铨固定,结构强度好,抗震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优选实施例垂直连杆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优选实施例第一侧向连杆部件及第二侧向连杆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优选实施例管夹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包括垂直连杆部件1和连接在垂直连杆部件下方的管夹部件2,垂直连杆部件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和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管夹部件2将管件5限制在其内部。

垂直连杆部件1包括丝杠11和设置在丝杠11外围的垂直c型钢12,垂直c型钢12设有内卷边,内卷边的边缘设有锯齿,在垂直c型钢12开口一侧的上下两端设有两个加劲螺铨13,加劲螺铨13的螺母片两侧有齿孔,螺母片放在在垂直c型钢12开口的内部,其上面的齿孔能够与垂直c型钢12的锯齿啮合,加劲螺铨13的一端有v形卡片,能够贴合于丝杠11,在螺铨的作用下,加劲螺母13能够将丝杠11牢固地限制在垂直c型钢12的内部,提高了丝杠11的承载能力,也可以防止其发生晃动等情况,丝杠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母14连接膨胀螺栓15,该膨胀螺铨15可以为m10/m12膨胀螺栓,膨胀螺铨15可以连接至建筑物,具有连接稳固,安装方便的特点;

在垂直连杆部件1的底部,丝杠11的下端,丝杠11分别穿过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和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底部的安装孔,以及管夹部件2顶部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使其紧密固定连接,在布置时,管体5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的中心线与丝杠11的中心线组成的平面,管体5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的中心线与丝杠11的中心线组成的平面。

参考图3,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和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具有相似的结构,仅在布置角度上有差别,其包括侧向c型钢31和其两端的铰接件32,侧向c型钢31与垂直c型钢12结构相似,并于采购及加工,侧向c型钢12也同样设有内卷边,内卷边的边缘设有锯齿,铰接件32包括安装部301和连接部302,该两者之间通过螺铨303固定连接,在螺铨303的作用下,可以调节安装部301与连接部302两者间的角度,在连接部302上设有两个连接孔,螺铨304穿过该两个连接孔,螺铨304的另一端设有塑翼支架305,塑翼支架305上设有通槽,该通槽用于放置螺母片306,螺母片306通过塑翼支架305放置在侧向c型钢31开口的内部,螺母片306的两侧均设有齿孔,该齿孔能够与侧向c型钢31的锯齿啮合,塑翼支架305可以便于对齐摆放及施工,提高精准度和工作效率,通过旋紧螺铨304,可以将铰接件32与侧向c型钢31紧密固定连接,同时也便于安装操作和调节铰接件与侧向c型钢31之间的位置及距离,在侧向c型钢31顶部位置的铰接件32的安装部301上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膨胀螺铨34,膨胀螺铨34可以连接至建筑物,侧向c型钢31底部位置的铰接件32的安装部301上设有安装孔,用于与丝杠11连接,在侧向c型钢31的两端,设有盖板33,盖板33起到防尘、美观和耐腐蚀的作用,也可以降低碰损伤人体的可能。

参考图4,管夹部件2包括上管夹21和下管夹22,其均为欧姆型管夹,上管夹22设有框性连接部23,框型连接部23焊接在欧姆型管夹中部的上方,框型连接部23的顶部和侧边均设有安装孔,顶部的安装孔用于与丝杠11连接,侧边的安装孔可以用于侧位连接及扩展连接,提高安装强度和安装的便利性,上管夹21和下管夹22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孔,通过螺铨25可以将需要安装的管件5紧密固定在其内部,在上管夹21和下管夹22圆弧处均套放有弹性橡胶圈24,能够使管夹部件2和管体5紧密贴合,提高弹性,保护管体,增加缓冲,提高抗震能力。

为了更好提高抗腐蚀性和美观程度,可以对垂直c型钢12、侧向c型钢31、铰接件32、上管夹21和下管夹22进行热浸锌处理,其中热浸锌层厚度≥55μm。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管体5被紧密限制在管夹部件1中,在垂直连杆部件1中,通过六角螺母15可以调节丝杠11的高低位置,在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和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中,通过螺铨304可以调节侧向c型钢31与铰接件32之间的位置,从结构上来说,垂直连杆部件1、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及该两者螺铨连接墙面的连线组成一个稳定直角三角形结构,垂直连杆部件1、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及该两者螺铨连接墙面的连线也组成一个稳定直角三角形结构,同时垂直连杆部件1的锚栓15与第一侧向连杆部件3及第二侧向连杆部件4的锚栓34的连接线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成直角三角形布置状态,能够双向缓解地震冲击力,最终形成一个稳固的安装结构,特别适合长距离管线、弯折管线及具有高度差管线的吊装工作。

通过本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吊装机构,能够大大提高整套系统的抗震能力,同时在现场施工时无需现场切割及焊接固定,安装效率高,施工风险低,安装精度高,调节方便,便于维护和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