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2456发布日期:2020-03-27 14:0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牵引车变速器普遍采用飞溅润滑方式,通过变速器齿轮高速旋转搅动变速器壳体内的润滑油,使润滑油飞溅来实现对齿轮、轴承和油封等关键件的润滑。飞溅润滑无法实现对润滑油量和润滑点的精确控制,导致变速器润滑油油量多、工作油温高、齿轮传动效率损失大、并且在整车特殊行驶工况(例如:爬陡且长的坡、下陡且长的坡或有侧倾的坡)下,无法实现对关键润滑点的充分润滑,导致变速器的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保证整车特殊行驶工况下变速器关键润滑点的充分润滑,从而提高变速器的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

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包括中间轴总成1、集油盘总成2、吸油管总成3、滤网4、主箱喷油管5、一轴总成6、前壳体7和中壳体8;

其中前壳体7和中壳体8对接在一起并固定,中间轴总成1的前端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11安装在前壳体7的轴承孔中,中间轴总成1的后端通过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2安装在中壳体8的轴承孔中,一轴总成6通过第三圆柱滚子轴承62安装在前壳体7上,且一轴总成6上的第一齿轮61与中间轴总成1上的第二齿轮13啮合;

一轴总成6外部设置有环槽69,环槽69上设有通孔63,一轴总成6内部设有与通孔63相连通的长孔691,一轴总成6上设有多个与长孔691相连通的油孔;

集油盘总成2包括集油盘本体29、润滑油泵转子21、定子22和油泵端盖23,其中润滑油泵转子21和定子22配合连接后共同螺栓连接在油泵端盖23上,集成有润滑油泵转子21和定子22的油泵端盖23螺栓连接在集油盘本体29上,集油盘本体29上设置有吸油口24、出油口25、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和多个连接孔;吸油口24与出油口25连通,出油口25与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连通,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与集油盘本体29上连接孔内设置的环形凹槽28连通;

一轴总成6穿过集油盘本体29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8的连接孔,使一轴总成6上的环槽69与集油盘本体29上的环形凹槽28配合连接,再将集油盘总成2通过集油盘本体29螺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且润滑油泵转子21与中间轴总成1端部的槽14配合连接;

吸油管总成3的出油口端31螺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且出油口端31与吸油口24连通,吸油管总成3的另一端与中壳体8上的安装孔配合连接;滤网4螺纹连接在中壳体8的安装孔内,且滤网4与吸油管总成3连通;

主箱喷油管5的进油口端51螺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且进油口端51与出油口25连通,主箱喷油管5的另一端与中壳体8对应安装孔配合连接;主箱喷油管5上设置有对应中壳体8上多个油道的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通过合理布置润滑油泵、润滑油管和变速器轴内孔结构,减少了加油量,实现变速器齿轮、轴承和油封等关键件的精确润滑,保证整车特殊行驶工况下变速器关键润滑点的充分润滑,从而提高了变速器的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油盘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箱喷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间轴总成、11第一圆柱滚子轴承、12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3第二齿轮、14槽、2集油盘总成、21润滑油泵转子、22定子、23油泵端盖、24吸油口、25出油口、26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7主箱喷油管入口油道、28环形凹槽、29集油盘本体、291第一连接孔、292第二连接孔和293第三连接孔、3吸油管总成、31出油口端、32入油口端、4滤网、5主箱喷油管、51第六润滑油孔、52第七润滑油孔、53第八润滑油孔、54第九润滑油孔、55第十润滑油孔、56进油口端、6总成、61第一齿轮、62第三圆柱滚子轴承、63通孔、64第一润滑油孔、65第二润滑油孔、66第三润滑油孔、67第四润滑油孔、68第五润滑油孔、69环槽、691长孔、7前壳体和8中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重型多挡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包括中间轴总成1、集油盘总成2、吸油管总成3、滤网4、主箱喷油管5、一轴总成6、前壳体7和中壳体8;

其中前壳体7和中壳体8对接在一起并固定,中间轴总成1的前端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11安装在前壳体7的轴承孔中,中间轴总成1的后端通过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2安装在中壳体8的轴承孔中,一轴总成6通过第三圆柱滚子轴承62安装在前壳体7上,且一轴总成6上的第一齿轮61与中间轴总成1上的第二齿轮13啮合;

如图1和图7所示,一轴总成6外部设置有环槽69,环槽69上设有通孔63,一轴总成6内部设有与通孔63相连通的长孔691,一轴总成6上设有五个垂直于长孔691且与长孔691连通的油孔,分别是:第一润滑油孔64、第二润滑油孔65、第三润滑油孔66、第四润滑油孔67和第五润滑油孔68;

如图3所示,集油盘总成2包括集油盘本体29、润滑油泵转子21、定子22和油泵端盖23,其中润滑油泵转子21和定子22配合连接后共同螺栓连接在油泵端盖23上,集成有润滑油泵转子21和定子22的油泵端盖23螺栓连接在集油盘本体29的第一连接孔291内,集油盘本体29上还设置有吸油口24、出油口25、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第二连接孔292和第三连接孔293;吸油口24与出油口25连通,出油口25与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连通,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与第二连接孔292内设置的环形凹槽28连通;第三连接孔293用于与前壳体7螺栓连接;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一轴总成6穿过集油盘本体29上的第二连接孔292,且一轴总成6上的环槽69与集油盘本体29上的环形凹槽28配合连接,再将集油盘总成2通过集油盘本体29螺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同时润滑油泵转子21与中间轴总成1端部的槽14配合连接;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吸油管总成3的出油口端31螺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且出油口端31与吸油口24连通,吸油管总成3的另一端入油口端32与中壳体8上的安装孔配合连接;滤网4螺纹连接在中壳体8的安装孔内,且滤网4与吸油管总成3的入油口端32连通;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主箱喷油管5的进油口端56栓连接在前壳体7上,且进油口端56与出油口25连通,主箱喷油管5的另一端与中壳体8对应安装孔配合连接;主箱喷油管5上设置有对应中壳体8上五个油道的油孔,分别是第六润滑油孔51、第七润滑油孔52、第八润滑油孔53、第九润滑油孔54、第十润滑油孔55。

集油盘总成2上的集油盘本体29上还可以设置有主箱喷油管入口油道27,主箱喷油管入口油道27与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连通,必要时可将经出油口25排出的润滑油再分出一路为中间轴制动器润滑。

当整车行驶时,发动机带动一轴总成6转动,一轴总成6通过第一齿轮6-1与第二齿轮13的啮合并带动中间轴总成1转动,中间轴总成1通过端部的槽14带动润滑油泵转子21转动,润滑油泵转子21与润滑油泵定子22配合吸引变速器内部的润滑油经滤网4过滤后进入吸油管总成3中,之后进入集油盘总成2的进油口24,并从集油盘总成2的出油口25排出。

经出油口25排出的润滑油,一部分经一轴总成内油道入口26进入环形凹槽28,从而进入一轴总成6内的通孔63,再经一轴总成6上长孔691流入第一润滑油孔64、第二润滑油孔65、第三润滑油孔66、第四润滑油孔67和第五润滑油孔68喷出,实现对目标润滑点的精确润滑;

经出油口25排出的润滑油,还有一部分通过主箱喷油管5上的第六润滑油孔51、第七润滑油孔52、第八润滑油孔53、第九润滑油孔54、第十润滑油孔55,实现对目标润滑点的精确润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