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拆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3847发布日期:2020-01-24 11:1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拆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速拆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现有的一些联轴器通过8或者12颗螺栓穿过两轴的法兰面,从联轴器的两端上紧,将两轴连接起来。这些联轴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当联轴器需要更换或者维护时,由于螺栓的数量较多,并且螺栓位于联轴器端面侧对操作人员,造成安装和拆卸联轴器十分困难,存在安装时间长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速拆联轴器,具有可从正面快速拆装、提高拆装效率的优点,以解决现有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速拆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两个联轴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联轴部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筒盖、下筒盖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筒盖和所述下筒盖之间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呈圆柱状,所述连接筒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呈圆柱状的对接槽,各个所述对接槽侧壁上均固定设有多个呈弧状的弹性凸起,多个弹性凸起围绕所述连接筒的中心线等角度分布于所述对接槽侧壁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弹性凸起之间均形成一个限位槽,各个所述联轴部靠近所述联接件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与所述对接槽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周缘固定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上筒盖与所述下筒盖的对接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筒盖与所述上筒盖的对接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组合形成用于包覆所述连接筒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呈圆柱状,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连接筒相匹配,所述上筒盖两端面和所述下筒盖两端面均设有供联轴部穿设的通孔;所述连接筒外壁两侧均固定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筒盖与所述下筒盖的对接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耳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下筒盖与所述上筒盖的对接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耳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上筒盖上设有与所述下筒盖相连接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下筒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相对应的第二阶梯孔,所述连接筒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筒盖与所述下筒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各个所述连接环中间均开设有多个对位孔,所述对接槽底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对位孔相匹配的对位柱。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筒外壁不同两侧的所述安装耳成对设置,所述连接筒外壁同一侧上的所述安装耳数量为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安装耳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半径沿靠近所述下筒盖的方向变小,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半径沿靠近所述上筒盖的方向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通过将螺栓的正面直接暴露于联轴器的表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找到螺栓的正面,并且减少连接用的螺栓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装拆速度;同时通过弧形的弹性凸起的设置可以对联轴部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进而有效地保护转轴以及联轴器,可以允许连接轴有轻微的轴向和径向移动,确保联轴器在使用中能够保持平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的连接筒与连接环的连接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的上筒盖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的下筒盖俯视图。

图中:

100、联轴部;110、连接环;111、限位凸起;112、对位孔;210、上筒盖;211、第一凹槽;212、第一固定槽;213、第一阶梯孔;220、下筒盖;221、第二凹槽;222、第二固定槽;223、第二阶梯孔;230、通孔;300、连接筒;310、对接槽;320、弹性凸起;321、限位槽;330、安装耳;340、对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仅为示意图,并不对尺寸进行限定,其实际尺寸以实物为准。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速拆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两个联轴部100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联轴部100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筒盖210、下筒盖220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筒盖210和所述下筒盖220之间的连接筒300,所述连接筒300呈圆柱状,所述连接筒3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呈圆柱状的对接槽310,各个所述对接槽310侧壁上均固定设有多个呈弧状的弹性凸起320,多个弹性凸起320围绕所述连接筒300的中心线等角度分布于所述对接槽310侧壁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弹性凸起320之间均形成一个限位槽321,各个所述联轴部100靠近所述联接件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与所述对接槽310相配合的连接环110,所述连接环110外周缘固定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槽321一一对应的限位凸起111;所述上筒盖210与所述下筒盖220的对接面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下筒盖220与所述上筒盖210的对接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1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1共同组合形成用于包覆所述连接筒300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呈圆柱状,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连接筒300相匹配,所述上筒盖210两端面和所述下筒盖220两端面均设有供联轴部100穿设的通孔230;所述连接筒300外壁两侧均固定设有安装耳330,所述安装耳330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筒盖210与所述下筒盖220的对接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耳330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212,所述第一固定槽212与所述第一凹槽211相连通,所述下筒盖220与所述上筒盖210的对接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耳330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槽222,所述第二固定槽222与所述第二凹槽221相连通,所述上筒盖210上设有与所述下筒盖220相连接的第一阶梯孔213,所述第一阶梯孔213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下筒盖2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213相对应的第二阶梯孔223,所述连接筒300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213、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阶梯孔223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筒盖210与所述下筒盖220之间。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连接环110中间均开设有多个对位孔112,多个所述对位孔112围绕所述连接环110的中心等角度设置,所述对接槽310底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对位孔112相匹配的对位柱340,所述对位柱340的长度等于所述对接槽310的深度,所述对位孔112和所述对位柱340的设置不仅方便所述连接环110插接到所述连接筒300的对接槽310中,而且还能加强所述连接环110与所述连接筒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300外壁不同两侧的所述安装耳330成对设置,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所述连接筒30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所述上筒盖210和所述下筒盖220之间的安装腔内,使得所述连接筒300与筒盖之间不易出现松动,所述连接筒300外壁同一侧上的所述安装耳330数量为二,所述安装耳330的数量过多会干扰使用者拆卸联轴器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槽212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固定槽222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安装耳330的高度,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所述上筒盖210和所述下筒盖220之间的对接面能够接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213的半径沿靠近所述下筒盖220的方向变小,所述第二阶梯孔223的半径沿靠近所述上筒盖210的方向变小,所述第一阶梯孔213和所述第二阶梯孔223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缩短所述上筒盖210与所述下筒盖220的连接距离,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或者拆卸螺栓,而且将拆卸和安装螺栓的槽孔直接暴露于联轴器的正面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速拆联轴器,在使用时,先将联轴部100的连接环110塞进连接筒300两端的对接槽310中,其中对位柱340穿设于对位孔112中,连接环110外周缘抵持于弹性凸起320的凸面上,各个限位凸起111各自分别塞进一个限位槽321中,然后将上筒盖210和下筒盖220移动一起包覆住连接筒300,使得连接筒300的安装耳330落入固定槽中,最后通过螺栓穿过阶梯孔和安装耳330的安装孔将上盖筒和下盖筒固定连接,即可完成联轴器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螺栓的正面直接暴露于联轴器的表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找到螺栓的正面,并且减少连接用的螺栓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装拆速度;同时通过弧形的弹性凸起320的设置可以对联轴部100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进而有效地保护转轴以及联轴器,可以允许连接轴有轻微的轴向和径向移动,确保联轴器在使用中能够保持平稳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