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教育录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0529发布日期:2020-04-03 15:2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教育录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教育录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教育录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调整角度位置。然而,现有的智能教育录播装置的垫脚不具备调整的功能,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才能实现角度的调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教育录播装置,以使能够任意调整角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教育录播装置,包括本体,还包括垫脚机构,垫脚机构包括螺杆、万向头、万向座、脚杆、旋紧螺母,其中,万向头设于螺杆上,脚杆顶端与万向座连接,万向座套于万向头上;旋紧螺母螺接于万向座外,便于用户控制万向座的松紧;本体底部凹设有与螺杆对应的螺纹孔,垫脚机构螺接于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脚杆底部套设有塑胶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垫脚机构有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头与万向座调整脚杆的角度以及采用螺杆旋转来调整垫脚机构的整体高度,解决了不具备调整功能的问题,进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教育录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垫脚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教育录播装置包括本体10、垫脚机构20。

垫脚机构20包括螺杆21、万向头22、万向座23、脚杆24、旋紧螺母25。万向头22设于螺杆21上,脚杆24顶端与万向座23连接,万向座23套于万向头22上。旋紧螺母25螺接于万向座23外,便于用户控制万向座23的松紧,进而控制脚杆24与螺杆21之间的角度。本体10底部凹设有与螺杆21对应的螺纹孔,垫脚机构20螺接于本体10的底部。当需要调整垫脚机构20的整体高度时,可通过螺杆21旋进/旋出螺纹孔来实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脚杆24底部套设有塑胶防滑套26。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脚机构20有4个,且分设于本体10底部的四角。通过分别调整4个垫脚机构20,可实现智能教育录播装置的本体10的各个角度的调整,例如需要仰一定的角度进行录播时,则通过控制垫脚机构20将本体10的前端升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