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1154发布日期:2020-05-22 20:5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需要在其周围组装边框,现在光伏组件铝边框多为四边全包,随着技术更新及成本节约的要求,出现了两段式边框工艺,在光伏组件的长边上组装边框,在光伏组件的短边上不设置边框,边框组装到位后,在结构胶未完全固化时,易出现边框歪斜的情况,且光伏组件在流水线上运动过程中边框也有脱落风险,不仅影响光伏组件的外观,甚至会造成光伏组件的品质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工装,该支撑工装解决了结构胶未完全固化时边框易出现歪斜以及边框具有脱落的风险的问题,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外观,且避免了光伏组件的品质异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包括:

杆体;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两端,所述支撑块上沿平行于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夹持被支撑件以支撑所述被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杆体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向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被压紧件施加压力,以使被压紧件紧密连接于所述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包括支撑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于所述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杆体中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杆体的第三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进一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杆体。

优选地,所述杆体为槽铝制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下侧形成有向上延伸至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保护面。

优选地,所述压紧件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压紧件还包括手柄部,通过驱动手柄部使所述压紧部向所述被支撑件施加压力。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为尼龙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支撑工装包括杆体和设置于杆体两端的支撑块,支撑块上沿平行于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夹持边框以支撑边框,从而使得边框稳固,进而避免了结构胶未完全固化时边框出现歪斜以及边框脱落的风险,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外观,且确保了光伏组件的品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与光伏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10,包括杆体11和支撑块12,支撑块12包括有两个,两个支撑块12分别设置于杆体11的两端,支撑块12上沿平行于杆体1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用于夹持被支撑件以支撑被支撑件,被支撑件可以为边框20。在光伏组件30组装边框20前,支撑工装10置于光伏组件30的预定位置处,当边框20组装到位后,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凹槽121能够夹持住边框20,支撑工装10支撑于光伏组件30的相对的两个边框20之间。

通过支撑工装10包括杆体11和设置于杆体11两端的支撑块12,支撑块12上沿平行于杆体1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用于夹持边框20以支撑边框20,从而使得边框20稳固,进而避免了结构胶未完全固化时边框20出现歪斜以及边框20脱落的风险,保证了光伏组件30的外观,且确保了光伏组件30的品质。且结构简单,利于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块12的上侧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与第一凹槽121相连通,杆体1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压紧件13,压紧件13包括压紧部131,压紧部131能够穿过第二凹槽122向置于第一凹槽121中的被压紧件施加压力,以使被压紧件紧密连接于支撑块12。在光伏组件30组装完成流出组框机后,将压紧件13中的压紧部131对边框20施加压力,使边框20紧密连接于支撑块12,以进一步的使边框20稳固,进而进一步的避免了边框20出现歪斜以及边框20脱落的风险,更加确保了光伏组件30的外观以及品质。

优选地,支撑块12沿杆体11的长度方向包括支撑部123,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形成于支撑部123。

进一步优选地,支撑块12沿杆体11的长度方向还包括连接部124,杆体11中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连接部124卡接于杆体11的第三凹槽中。以便于将支撑块12设置于杆体11的两端。

更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124进一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杆体11。

更进一步优选地,杆体11为槽铝制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支撑部123的下侧形成有向上延伸至远离连接部124的一端的保护面125。以防止支撑部123剐蹭胶线,以确保光伏组件30的外观以及品质。

优选地,压紧件13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杆体11的上侧。

进一步优选地,压紧件13还包括手柄部132,通过驱动手柄部132使压紧部131向被支撑件施加压力。操作方便,以便于使压紧部131向被支撑件施加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块12为尼龙制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体(11);

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12)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11)的两端,所述支撑块(12)上沿平行于所述杆体(1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用于夹持被支撑件以支撑所述被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的上侧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122),所述第二凹槽(122)与所述第一凹槽(121)相连通,所述杆体(1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压紧件(13),所述压紧件(13)包括压紧部(131),所述压紧部(131)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22)向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1)中的被压紧件施加压力,以使被压紧件紧密连接于所述支撑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沿所述杆体(11)的长度方向包括支撑部(123),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22)形成于所述支撑部(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沿所述杆体(11)的长度方向还包括连接部(124),所述杆体(11)中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连接部(124)卡接于所述杆体(11)的第三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4)进一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杆体(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为槽铝制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3)的下侧形成有向上延伸至远离所述连接部(124)的一端的保护面(12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3)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杆体(11)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3)还包括手柄部(132),通过驱动手柄部(132)使所述压紧部(131)向所述被支撑件施加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为尼龙制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工装,包括:杆体;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两端,所述支撑块上沿平行于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夹持被支撑件以支撑所述被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工装,解决了结构胶未完全固化时边框易出现歪斜以及边框具有脱落的风险的问题,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外观,且避免了光伏组件的品质异常。

技术研发人员:晋世森;尹建仓;邸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