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2761发布日期:2020-04-24 21:0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注油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摩托车等车辆中普遍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的减震管需要注入定量的减震油以保证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传统减震器的减震油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注油机注入减震器的油缸中,随着车辆逐年增加,减震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工手动注油已经不能满足大批量减震器的生产,且人工手动注油很难保证注油量的精度,因此人们开始使用自动注油机来注油。

如专利号cn20868687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减震器油缸的注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端的储油箱、与储油箱连通的注油装置以及设置在注油装置下方用于安装油缸的支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与储油箱相连通的出油管以及竖直朝下设置在出油管出油端端口的注油喷头,所述注油喷头开设有多个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的下方正对着油缸的注油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震器油缸的注油机,通过在注油管的注油口端设置注油喷头,使得减震油从注油喷头内均匀喷出,分散减震油的压力,减小油缸内减震油的反冲力而使得减震油不会从油缸内溢出。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其在安置外筒时仍需要人工安置,注完油后需要人工取下集中安置,缺乏一种集中将外筒上料、布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可方便的供给外筒,同时在注油后集中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包括注油机本体,所述注油机本体上设有注油嘴,所述注油机本体一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输送滑轨,所述输送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安置箱,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输送滑轨垂直设置且高于所述输送滑轨的工作滑槽,所述工作滑槽位于所述注油嘴正下方,所述工作滑槽内滑动连接的滑柱,所述滑柱接近所述输送滑轨的端部上设有注油台,所述注油台上设有外筒夹具,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滑柱沿所述工作滑槽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注油前预先将外筒放入安置箱内,随后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注油台伸出工作滑槽移动至安置箱一侧,通过外筒夹具将外筒夹起,随后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外筒移动至注油嘴,开启注油嘴完成注油,再次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注油台移动至安置箱一侧,随后通过外筒夹具将外筒放入安置箱,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方便进行收料布料,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箱内阵列有外筒插槽,所述外筒插槽直径不小于外筒直径,所述外筒插槽底端设有减震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筒插槽便于安置外筒,减震胶垫便于减轻外筒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滑槽垂直设置的伺服电机,所述滑柱朝向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有齿条,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主动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开启伺服电机,主动轮转动,带动齿条和滑柱沿工作滑槽移动,滑柱可伸出工作滑槽至安置箱上方,便于夹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夹具包括设于所述注油台上的升降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呈半圆形开口朝向所述输送滑轨设置的电磁铁夹片,所述电磁铁夹片与电源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促使所述电磁铁夹片沿竖直方向升降。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柱连同注油台伸出工作滑槽移动至安置箱一侧,开启升降组件,将电磁铁夹片插入安置箱内的外筒外周,开启电磁铁夹片,将外筒吸附,随后开启升降组件将外筒升起,外筒注油完毕后移动至安置箱上方,开启升降组件将外筒放入外筒插槽内,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嵌设于所述注油台内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输出轴与所述电磁铁夹片上端固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升降气缸,输出轴伸缩带动电磁铁夹片沿竖直方向升降,便于贴近外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铁夹片弧形内壁喷涂有防滑橡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涂有防滑橡胶可进一步增强电磁铁夹片的加持力,避免滑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箱上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输送滑轨滑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滑轨上设置直线电机,便于输送安置箱至下一道工序,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滑轨于所述注油机本体一侧设有限位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块可对安置箱的位置进行确定,减少取料和布料的误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包括注油机本体,注油机本体上设置有注油嘴,注油机本体一侧设置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滑轨,输送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安置箱,机架上设置有与输送滑轨垂直设置且高于输送滑轨的工作滑槽,工作滑槽位于注油嘴正下方,工作滑槽内滑动连接的滑柱,滑柱接近输送滑轨的端部上设置有注油台,注油台上设置有外筒夹具,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滑柱沿工作滑槽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在进行注油前预先将外筒放入安置箱内,随后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注油台伸出工作滑槽移动至安置箱一侧,通过外筒夹具将外筒夹起,随后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外筒移动至注油嘴,开启注油嘴完成注油,再次开启驱动组件,将滑柱连同注油台移动至安置箱一侧,随后通过外筒夹具将外筒放入安置箱,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方便进行收料布料,提升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和电磁铁夹片,可方便的调整电磁铁夹片的高度,便于自安置槽内取放外筒,简单方便,电磁铁夹片的吸力强,夹持牢靠;

3.在输送滑轨上设置直线电机和限位块,便于输送安置箱至下一道工序,同时方便确定安置箱的停止位置,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注油机本体;2、注油嘴;3、机架;4、输送滑轨;5、安置箱;6、工作滑槽;7、滑柱;8、注油台;9、外筒夹具;10、驱动组件;11、外筒插槽;12、减震胶垫;13、直线电机;14、限位块;15、伺服电机;16、齿条;17、主动轮;18、升降组件;19、夹紧组件;20、电磁铁夹片;21、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包括注油机本体1,注油机本体1上设置有注油嘴2,注油机本体1一侧设置有机架3,机架3上设置有输送滑轨4,输送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安置箱5,机架3上设置有与输送滑轨4垂直设置且高于输送滑轨4的工作滑槽6,工作滑槽6位于注油嘴2正下方,工作滑槽6内滑动连接的滑柱7,滑柱7接近输送滑轨4的端部上设置有注油台8,注油台8上设置有外筒夹具9,参照图2,机架3上设置有驱动滑柱7沿工作滑槽6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10,在进行注油前预先将外筒放入安置箱5内,随后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注油台8伸出工作滑槽6移动至安置箱5一侧,通过外筒夹具9将外筒夹起,随后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外筒移动至注油嘴2,开启注油嘴2完成注油,再次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注油台8移动至安置箱5一侧,随后通过外筒夹具9将外筒放入安置箱5,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方便进行收料布料,提升生产效率。

参照图1,为了便于统一输送和收纳外筒,安置箱5内阵列有外筒插槽11,外筒插槽11直径不小于外筒直径,外筒插槽11底端设置有减震胶垫12,安置箱5上设置有直线电机13,直线电机13与电源连接,直线电机13与输送滑轨4滑动连接,输送滑轨4于注油机本体1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4,因此设置外筒插槽11便于安置外筒,减震胶垫12便于减轻外筒的震动,在输送滑轨4上设置直线电机13和限位块14,便于输送安置箱5至下一道工序,同时方便确定安置箱5的停止位置,简单实用。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10可促使滑柱7沿工作滑槽6内往复滑动,驱动组件10包括与工作滑槽6垂直设置的伺服电机15,滑柱7朝向伺服电机15一侧设置有齿条16,伺服电机15输出轴设置有与齿条16啮合的主动轮17,开启伺服电机15,主动轮17转动,带动齿条16和滑柱7沿工作滑槽6移动,滑柱7可伸出工作滑槽6至安置箱5上方,便于夹取,便于移动至不同的工位。

参照图1和图2,外筒夹具9可方便的对外筒进行夹取和安置,外筒夹具9包括设于注油台8上的升降组件18和夹紧组件19,夹紧组件19包括呈半圆形开口朝向输送滑轨4设置的电磁铁夹片20,电磁铁夹片20与电源连接,升降组件18促使电磁铁夹片20沿竖直方向升降,升降组件18包括竖直嵌设于注油台8内的升降气缸21,升降气缸21输出轴与电磁铁夹片20上端固定,同时电磁铁夹片20弧形内壁喷涂有防滑橡胶,防滑橡胶可进一步增强电磁铁夹片20的加持力,避免滑脱,因此当滑柱7连同注油台8伸出工作滑槽6移动至安置箱5一侧,开启升降组件18,开启升降气缸21,将电磁铁夹片20插入安置箱5内的外筒外周,开启电磁铁夹片20,将外筒吸附,随后开启升降气缸21,升降气缸21输出轴上升,随即将外筒升起,外筒注油完毕后移动至安置箱5上方,开启升降组件18将外筒放入外筒插槽11内,简单方便。

工作过程(原理):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减震器注油机上料收料机构,包括注油机本体1,注油机本体1上设置有注油嘴2,注油机本体1一侧设置有机架3,机架3上设置有输送滑轨4,输送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安置箱5,机架3上设置有与输送滑轨4垂直设置且高于输送滑轨4的工作滑槽6,工作滑槽6位于注油嘴2正下方,工作滑槽6内滑动连接的滑柱7,滑柱7接近输送滑轨4的端部上设置有注油台8,注油台8上设置有外筒夹具9,机架3上设置有驱动滑柱7沿工作滑槽6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10,在进行注油前预先将外筒放入安置箱5内,随后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注油台8伸出工作滑槽6移动至安置箱5一侧,通过外筒夹具9将外筒夹起,随后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外筒移动至注油嘴2,开启注油嘴2完成注油,再次开启驱动组件10,将滑柱7连同注油台8移动至安置箱5一侧,随后通过外筒夹具9将外筒放入安置箱5,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方便进行收料布料,提升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