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双座控制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6537发布日期:2020-11-13 12: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直通双座控制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通双座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阀门可用于控制水、蒸汽、油品、气体、泥浆、各种腐蚀性介质、液态金属和放射性流体等各种类型流体地流动,阀门的控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电磁液动、电液动、气液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

在输油输气管道中的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我们现在用的蝶阀、闸阀、球阀等在管路上都有轴、密封圈、采用旋关的方式,这样的阀门在管道一旦泄漏时不能在第一时间阻断流体,并且由于存在的轴、密封圈等很容易受到流体的腐蚀,电动阀可以第一时间切断但是电动阀结构复杂,在潮湿的地方使用更为困难,用于易爆介质时,需要采用隔爆措施。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5864446a中公开的阀门,该阀门,虽然,将管道封住,防止泄漏,阀门没有轴和橡胶,防止腐蚀,但是该阀门,在关闭时,压杆同时受到复位弹簧的张力和水流压力的作用,需要使用的制动力较大,操作不便,且阀门关闭时,锁止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长期使用,复位弹簧会逐渐松懈,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和难以调节出水大小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通双座控制阀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直通双座控制阀门,包括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的阀体,位于阀体内部的阀座,位于阀体顶部的密封壳,位于密封壳顶部的控制座和分别与阀体、阀座、密封壳和控制座相连接的阀杆,所述阀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插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阀体与阀座相连通,所述阀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腔体、出水通道、出水弯道、导向槽和连接槽,所述阀体的顶端与密封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金属套,所述密封壳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密封壳的顶端插接有密封塞,所述控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所述控制座通过连接底板与密封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套,所述阀杆位于调节套内部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螺纹,所述阀杆通过调节螺纹与调节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阀杆位于金属套内部的外表面与金属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阀杆位于阀体内腔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阀芯和导向筒,所述阀芯与出水通道活动连接,所述导向筒与导向槽活动连接,所述导向筒的底端与定位孔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外接管道的衔接端口和用于固定阀体的固定孔,所述衔接端口与进水腔相连通,所述调节套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控制座的顶部,所述调节套位于控制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腔体位于阀座内腔的中心区域,所述阀座的顶部与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出水通道靠近出水腔的一侧与出水弯道相连通,所述阀座的底部与出水弯道相连通,所述出水弯道与出水腔相连通,所述连接槽分别与腔体和进水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阀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阀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上端盖的外径值大于出水通道的内径值。

可选的,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与阀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下端盖的外径值大于导向槽的内径值。

可选的,所述调节套的内壁开设有与调节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调节套通过内螺纹与阀杆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阀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阀芯延伸至阀座的顶部,所述进水腔、腔体、出水通道、出水弯道和出水腔依次相连通,所述阀杆的底端与定位孔脱离。

可选的,所述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阀芯完全位于出水通道的内部,所述出水通道通过阀芯与出水弯道断开,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延伸至阀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通双座控制阀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通过密封壳和金属套配合,能够使阀体与外界和密封壳处于封闭状态,有效避免管道内液体泄漏,通过进油口,能够及时补充润滑油,防止阀杆无法正常转动调节,通过在阀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阀芯,以及进水腔、腔体、出水通道、出水弯道和出水腔之间的配合,没有轴和橡胶,保证阀门控制效果的同时,防止腐蚀。

2、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通过调节螺纹和调节套配合,代替复位弹簧,转动把手,使阀杆向下移动,关闭阀门时,无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压杆同时受到复位弹簧的张力和水流压力作用,需要使用加大制动力,不便操作的问题,避免阀门关闭时,锁止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长期使用,复位弹簧会逐渐松懈,影响阀门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转动把手的幅度,可以调节出水弯道与进水腔连通的面积,实现有效调节水流大小的效果。

3、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通过在阀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向筒,以及导向槽和下端盖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阀杆和阀芯保持稳定位置,避免阀门打开时,阀芯脱离出水通道,且在水流压力下,导致阀杆和阀芯位置偏离,不能正常关闭阀门的问题,提高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体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体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进水腔;12、出水腔;13、衔接端口;14、固定孔;2、底座;21、定位件;210、定位孔;3、阀杆;31、调节螺纹;32、阀芯;320、上端盖;33、导向筒;330、下端盖;4、阀座;41、腔体;410、出水通道;411、出水弯道;42、导向槽;43、连接槽;5、控制座;51、连接底板;52、调节套;6、密封壳;61、金属套;610、进油口;7、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通双座控制阀门,包括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腔11和出水腔12的阀体1,位于阀体1内部的阀座4,位于阀体1顶部的密封壳6,位于密封壳6顶部的控制座5和分别与阀体1、阀座4、密封壳6和控制座5相连接的阀杆3,阀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底部固定插接有定位件21,定位件21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210,阀体1与阀座4相连通,阀座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腔体41、出水通道410、出水弯道411、导向槽42和连接槽43,腔体41位于阀座4内腔的中心区域,阀座4的顶部与出水通道410相连通,出水通道410靠近出水腔12的一侧与出水弯道411相连通,阀座4的底部与出水弯道411相连通,出水弯道411与出水腔12相连通,连接槽43分别与腔体41和进水腔11相连通,通过转动把手的幅度,可以调节出水弯道411与进水腔11连通的面积,实现有效调节水流大小的效果,阀体1的顶端与密封壳6的底端固定连接,密封壳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金属套61,密封壳6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油口610,密封壳6的顶端插接有密封塞7,通过密封壳6和金属套61配合,能够使阀体1与外界和密封壳6处于封闭状态,有效避免管道内液体泄漏,通过进油口610,能够及时补充润滑油,防止阀杆3无法正常转动调节,控制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51,控制座5通过连接底板51与密封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控制座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套52,阀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外接管道的衔接端口13和用于固定阀体1的固定孔14,衔接端口13与进水腔11相连通,调节套5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控制座5的顶部,调节套52位于控制座5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阀杆3位于调节套52内部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螺纹31,通过调节螺纹31和调节套52配合,代替复位弹簧,转动把手,使阀杆3向下移动,关闭阀门时,无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压杆同时受到复位弹簧的张力和水流压力作用,需要使用加大制动力,不便操作的问题,避免阀门关闭时,锁止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长期使用,复位弹簧会逐渐松懈,影响阀门使用寿命的问题,阀杆3通过调节螺纹31与调节套52的内壁螺纹连接,阀杆3位于金属套61内部的外表面与金属套61的内壁活动连接,阀杆3位于阀体1内腔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阀芯32和导向筒33,阀芯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320,上端盖320与阀杆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且上端盖320的外径值大于出水通道410的内径值,导向筒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端盖330,下端盖330与阀杆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且下端盖330的外径值大于导向槽42的内径值,调节套52的内壁开设有与调节螺纹31相适配的内螺纹,调节套52通过内螺纹与阀杆3螺纹连接,阀芯32与出水通道410活动连接,导向筒33与导向槽42活动连接,导向筒33的底端与定位孔210活动连接,阀体1处于开启状态时,阀芯32延伸至阀座4的顶部,进水腔11、腔体41、出水通道410、出水弯道411和出水腔12依次相连通,阀杆3的底端与定位孔210脱离,阀体1处于关闭状态时,阀芯32完全位于出水通道410的内部,出水通道410通过阀芯32与出水弯道411断开,导向筒33的底端延伸至阀座4的底部,通过在阀杆3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阀芯32,以及进水腔11、腔体41、出水通道410、出水弯道411和出水腔12之间的配合,没有轴和橡胶,保证阀门控制效果的同时,防止腐蚀,通过在阀杆3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向筒33,以及导向槽42和下端盖330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阀杆3和阀芯32保持稳定位置,避免阀门打开时,阀芯32脱离出水通道410,且在水流压力下,导致阀杆3和阀芯32位置偏离,不能正常关闭阀门的问题,提高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工作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直通双座控制阀门,使用时,顺时针转动把手,配合调节螺纹31和调节套52,使阀杆3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阀芯32向上移动,在进水腔11、腔体41、出水通道410、出水弯道411和出水腔12配合下,使阀门打开,水流依次沿进水腔11、腔体41、出水通道410、出水弯道411和出水腔12流出,逆时针转动把手,阀杆3向下移动,进一步带动阀芯32向下移动,通过阀芯32的阻塞,出水弯道411封闭,从而使阀门关闭,水流无法流通,同时通过导向筒33,以及导向槽42和下端盖330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阀杆3和阀芯32保持稳定位置,避免阀门打开时,阀芯32脱离出水通道410,完成该阀门控制出水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