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及慢开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6538发布日期:2020-11-13 12:1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及慢开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及慢开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慢开式水龙头一般由龙头主体和阀芯组件两部分构成,其中阀芯组件采用螺纹连接于龙头主体上。申请号为cn20122038014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慢开龙头,其龙头主体内设有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孔,所述阀芯底端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水孔直径的水封胶圈(即o形密封圈),水封胶圈盖设于水孔上从而密封进水口与出水口。还有一种慢开龙头,其龙头主体内设有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截流孔,采用o形密封圈夹设于截流孔的内壁与阀杆之间用于密封截流孔,以阻隔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上述的慢开式龙头,采用o形密封圈对阀芯或阀杆底端进行密封,由于o形密封圈的轴向截面为圆形,与阀芯或阀杆为线接触,在水压过高的情况下,水封胶圈/o形密封圈容易被挤开,从而挤出密封槽,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漏水的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及慢开龙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包括上端端面、下端端面、外周面和内周面,所述异形密封圈通过内周面套设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上;

所述上端端面为平面,所述下端端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外周面的直径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递减;

所述上端端面用于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面接触,所述外周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径,使得外周面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壁接触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内周面包括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的直径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递减,所述第一面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适配设置,且第一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的杆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二面为圆柱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面为锥形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慢开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阀芯组件,所述龙头本体内设有进水通道、阀芯通道和截流孔,所述进水通道与阀芯通道通过截流孔连通,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杆与上述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阀芯通道内且沿靠近或远离截流孔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芯通道内,所述阀杆的周面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所述异形密封圈套设于凹槽内且上端端面靠近阀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异形密封圈夹设于截流孔的内壁与凹槽之间;

随着水流沿进水通道进入慢开龙头内,受水压作用,异形密封圈的上端端面与凹槽上靠近阀杆的另一端的侧面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孔的直径小于外周面的最大直径且大于外周面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密封圈的内周面与凹槽的槽底配合设置,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杆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面的直径大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一端的端面延伸有锥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侧壁设有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设于截流孔的孔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异形密封圈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的阀杆以面接触的方式实现密封,代替现有的线接触方式,使异形密封圈在承受高压水流冲击时,不会被水流挤开而脱离阀杆,整个慢开龙头不易漏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慢开龙头的纵向截面图;

标号说明:

100、异形密封圈;110、外周面;121、锥形内周面;122、圆柱形内周面;130、上端端面;140、下端端面;

200、龙头本体;210、进水通道;220、出水通道;230、阀芯通道;240、截流孔、231、螺接部;

300、阀芯组件;310、阀杆;320、第二密封圈;330、限位件;340、旋柄;

311、止位部;312、锥形部;313、螺纹部;331、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采用异形密封圈与阀杆以面接触的方式实现密封,以提高异形密封圈承受高压水流冲击的能力,防止异形密封圈受高压水流冲击而脱离阀杆。

请参照图1及图2,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包括上端端面、下端端面、外周面和内周面,所述异形密封圈通过内周面套设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上;

所述上端端面为平面,所述下端端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外周面的直径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递减;

所述上端端面用于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面接触,所述外周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径,使得外周面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壁接触密封。

一种慢开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阀芯组件,所述龙头本体内设有进水通道、阀芯通道和截流孔,所述进水通道与阀芯通道通过截流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杆与上述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阀芯通道内且沿靠近或远离截流孔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芯通道内,所述阀杆的周面向内凹陷设有凹槽,所述异形密封圈套设于凹槽内且上端端面靠近阀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异形密封圈夹设于截流孔的内壁与凹槽之间;

随着水流沿进水通道进入慢开龙头内,受水压作用,异形密封圈的上端端面与凹槽上靠近阀杆的另一端的侧面面接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异形密封圈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的阀杆以面接触的方式实现密封,代替现有的线接触方式,使异形密封圈在承受高压水流冲击时,不会被水流挤开而脱离阀杆,整个慢开龙头不易漏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内周面包括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的直径沿上端端面至下端端面的方向递减,所述第一面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适配设置,且第一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的杆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面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适配设置,且第一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的杆径,可提供较大的抱紧力,以防止异形密封圈受高压水流冲击而脱离阀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二面为圆柱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面为锥形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外周面为锥形面,可避免外周面与所述截流孔的内壁完全接触密封,且便于异形密封圈与所述截流孔的密封与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孔的直径小于外周面的最大直径且大于外周面的最小直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随着阀杆沿靠近截流孔的方向移动,外周面上直径大于截流孔直径的部分受截流孔的孔口挤压变形,密封配合面扩大,使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密封圈的内周面与凹槽的槽底配合设置,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杆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异形密封圈的内周与凹槽底部相配合设置,且设置所述异形密封圈的内径分别小于或等于凹槽底部的直径,可提供较大的抱紧力,以防止异形密封圈受高压水流冲击而脱离阀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面的直径大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直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面的直径大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直径,以在第一面与凹槽底部过盈配合时,避免异形密封圈的外周面靠近下端断面的位置受挤压造成外周面与截流孔内壁完全接触密封,从而导致截流孔的开放或封闭不便。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一端的端面延伸有锥形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锥形部能够使水流流动平缓,有利于降低水流对异形密封圈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侧壁设有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设于截流孔的孔口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止位部用于对阀杆进行限位,当止位部抵设在截流孔的孔口处时,异形密封圈密封截流孔以阻隔进水通道,使慢开龙头无法出水。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慢开龙头的异形密封圈100,包括上端端面130、下端端面140、外周面110和内周面,上端端面130与下端端面140均为平面,外周面110为锥形面,外周面110的直径大小沿上端端面130至下端端面140的方向递减,所述异形密封圈100通过内周面套设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上;

其中,所述上端端面130用于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面接触,所述外周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径,使得外周面110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截流孔的孔壁接触密封;设置外周面110为锥形面,可避免外周面110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内的截流孔的内壁完全接触密封,且便于异形密封圈100与所述截流孔的密封与分离;

所述内周面包括沿上端端面130至下端端面140的方向依次连接的锥形内周面121和圆柱形内周面122,所述锥形内周面121的直径沿上端端面130至下端端面140的方向递减,所述锥形内周面121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适配设置,且锥形内周面12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中的阀杆的杆径;

所述圆柱形内周面122上各个位置的直径大小分别相等;设置圆柱形内周面122的目的在于,避免外周面110与待密封的慢开龙头内的截流孔的内壁完全接触密封而导致所述截流孔的开放或封闭不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慢开龙头,包括龙头本体200和阀芯组件300,龙头本体200内分别设有进水通道210、出水通道220、阀芯通道230和截流孔240,进水通道210与阀芯通道230通过截流孔240连通,出水通道220与阀芯通道230连通,所述截流孔240与阀芯通道230同轴设置,所述阀芯通道230的内壁设有螺接部231;

所述阀杆组件300包括异形密封圈100、阀杆310、第二密封圈320、限位件330和旋柄340,所述阀杆310的侧壁的中部位置设有与螺接部231螺纹连接的螺纹部313;

所述阀杆310的一端伸入阀芯通道230内且沿靠近或远离截流孔240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芯通道230内,所述阀杆310的一端的端面中心处延伸有锥形部312,所述阀杆310的一端的周面设有止位部311,所述阀杆310的周面于止位部311与锥形部312之间的位置向内凹陷设有容纳异形密封圈100的凹槽,所述止位部311随阀杆310沿靠近截流孔240方向的移动,从而抵设于截流孔240的孔口处;

所述异形密封圈100套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夹设于截流孔240的内壁与所述凹槽之间,异形密封圈100的上端端面130靠近阀杆310的另一端设置;随着水流沿进水通道210进入慢开龙头内,受水压作用,异形密封圈100的上端端面130与所述凹槽上靠近阀杆310的另一端的侧面面接触,以提高异形密封圈100承受高压水流冲击的能力,防止异形密封圈100受冲击而脱离阀杆310;

所述截流孔240的直径小于异形密封圈100的外周面110的最大直径且大于外周面110的最小直径,以确保异形密封圈100的密封作用;

其中,异形密封圈100的外周面110(尤其是靠近上端端面130的部分)受截流孔240的孔口处挤压变形,以增大与截流孔240的密封配合面,提高整体密封效果;

所述异形密封圈100的锥形内周面121与所述凹槽的槽底配合设置,所述锥形内周面121的直径分别小于(略微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杆径;所述异形密封圈100的圆柱形内周面122的直径大于(略大于)凹槽底部对应位置的阀杆的直径;

其中,通过橡胶的密封量计算,设置锥形内周面121的直径分别小于或等于凹槽底部的外周直径,使橡胶内孔拉伸量为0.662,大于橡胶内孔的常规拉伸量0.85,确保异形密封圈100的内周具有较大的抱紧力,以防止异形密封圈100受高压水流冲击而脱离阀杆310;

所述限位件330套设于阀杆310的另一端上且随阀杆310移动而移动,第二密封圈320套设于阀杆310上且夹设于阀杆310与限位件330之间;

其中,第二密封圈320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三个或更多,两个、三个或更多的第二密封圈320分别套设于阀杆310上且分别夹设于阀杆310与限位件330之间,用于防止水流从限位件330与阀杆310之间的空隙泄漏;

所述限位件330的外壁分别设有螺纹和凸部331,所述限位件330与螺接部231螺纹连接,所述凸部331随阀杆310沿靠近截流孔240方向的移动抵设于龙头本体200上,所述凸部331抵设的位置正对应于阀芯通道230的端部开口处;

所述旋柄340固定设置于阀杆310的另一端,转动旋柄340时,阀杆310朝靠近或远离截流孔240的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慢开龙头,采用异形密封圈,异形密封圈与阀杆以面接触的方式实现密封,代替现有的线接触方式,使异形密封圈承受高压水流冲击时,不会被水流挤开而脱离阀杆,整个慢开龙头不易漏水,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