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套筒结构以及树脂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553发布日期:2020-05-20 01: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树脂套筒结构以及树脂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拧入公螺丝构件来固定另一构件的树脂套筒结构、以及包括此种树脂套筒结构的树脂成型品。



背景技术:

先前的树脂套筒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在此文献中记载的树脂套筒结构中,公螺丝构件卡合在筒部的内表面的全周来支撑公螺丝构件的螺丝轴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58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先前的树脂套筒结构中,当施加了拧入公螺丝构件时的残留应力、或由加热或冷却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应力时,由于不存在释放应力的地方,因此筒部的脆弱部分容易产生由应力所引起的裂纹。

鉴于所述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由应力所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树脂套筒结构、以及具有此种树脂套筒结构的树脂成型品。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套筒结构是拧入公螺丝构件来固定另一构件的树脂套筒结构,其包括:

外筒部,可支撑所述公螺丝构件的螺丝轴部;以及

内侧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外筒部的内侧;且

在所述内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公螺丝构件卡合的多个卡合部、及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在多个所述卡合部之间的间隙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已插通在另一构件的公螺丝构件拧入内侧部,并将螺丝轴部卡合在卡合部来进行紧固。此时,由于卡合部可在间隙部内自由地变形,因此由紧固所产生的残留应力得到缓和,可避免因紧固时的应力而在外筒部等产生裂纹。进而,即便在加热或冷却的温度变化已发挥作用时,同样地由于卡合部可在间隙部内自由地变形,因此也避免热应力集中在局部,可避免因由热所产生的应力而在外筒部等产生裂纹。

如此,若为本实用新型,则变成可适宜地防止由应力所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树脂套筒结构。

在所述结构中,

若所述间隙部沿着圆周方向空开均等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则适宜。

根据本结构,卡合部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可朝各间隙部侧变形,因此作用于卡合部的应力得到缓和,而难以产生裂纹。另外,螺丝轴部以在圆周方向上力均等地发挥作用的状态由各卡合部支撑,因此可通过公螺丝构件来实现稳定的紧固。

在所述结构中,

若所述外筒部的筒内径比所述公螺丝构件的公称直径大,则适宜。

根据本结构,在外筒部的筒内表面不存在由公螺丝构件所引起的损伤,因此当施加了热应力时,可避免从外筒部的筒内表面产生裂纹。

在所述结构中,

若所述卡合部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在圆周方向上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则适宜。

根据本结构,例如与卡合部不论径向的位置均变成同一宽度者相比,在卡合部中公螺丝构件的螺丝轴部的螺纹牙卡合且摩擦力发挥作用的面积增加,可提高紧固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成型品是在成为外包装材料的板状部的背面一体地形成有如上所述的树脂套筒结构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成型品,可享有所述树脂套筒结构的优点。进而,所述树脂套筒结构可不那么增大外筒部等的壁厚,而实现可牢固地进行利用公螺丝构件的紧固、且可防止由应力所引起的裂纹的结构,因此通过在成为外包装材料的板状部的背面采用所述树脂套筒结构,在与树脂套筒结构对应的部分的相反侧的表面难以产生缩痕(sinkmark)。因此,容易制造同时满足功能性与设计性的树脂成型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煮饭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煮饭器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煮饭器的侧视的剖面图(图1的a1-a1剖面图)。

图4是表示煮饭器的侧视的剖面图(图1的a2-a2剖面图)。

图5是表示从本体外壳卸除了保护框与肩构件的状态的斜后上方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本体外壳卸除了保护框与肩构件的状态的斜前上方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标牌构件的背面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树脂套筒结构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树脂套筒结构的斜前下方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树脂套筒结构的侧视的剖面图。

图11是将蒸汽路径或饭米汤分离单元的周边放大表示的侧视的剖面图(图3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将构成蒸汽路径的部分的各部分解表示的斜前上方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饭米汤分离单元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饭米汤分离单元的仰视图。

图15是表示饭米汤分离单元的正视的剖面图(图14的a3-a3剖面图)。

图16是表示饭米汤分离单元的下侧构件与小泡化构件的斜后上方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蒸汽流流入饭米汤分离单元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饭米汤从饭米汤分离单元朝煮饭空间侧返回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第一误安装状态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20是表示第二误安装状态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饭米汤分离单元的仰视图。

图22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饭米汤分离单元的正视的剖面图(图21的a4-a4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饭米汤分离单元的下侧构件与小泡化构件的斜后上方视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5:盖子(另一构件)

16:标牌构件(树脂成型品)

38:树脂套筒结构

39:螺钉(公螺丝构件)

40:螺丝轴部

41:外筒部

42:内侧部

43:板状部

44:间隙部

45:卡合部

d1:筒内径

d2:公称直径

e:外包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压力式煮饭器1作为“煮饭器”的一例来进行说明。所述压力式煮饭器1是加热方式为感应加热(inductionheating,ih)方式的煮饭器。将与压力式煮饭器1相关的前后方向设为图1、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

如图1~图4等所示,在压力式煮饭器1(“煮饭器”的一例)包括本体单元2、及相对于本体单元2可开闭的盖单元3。本体单元2与盖单元3通过位于压力式煮饭器1的后部的铰链机构4来连结。如图3等所示,盖单元3经由铰链机构4而相对于本体单元2可开闭地得到支撑。通过将盖单元3设为关闭状态,而在盖单元3与本体单元2之间形成可对被煮饭物进行压力煮饭的煮饭空间s1。若附加说明,则盖单元3相对于本体单元2,可环绕铰链机构4的摇动轴心x进行摇动来进行开闭操作。

如图3、图4等所示,在本体单元2可收容放入被煮饭物的内锅5。在本体单元2包括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本体外壳6、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支撑结构部85等。在支撑结构部85包括构成与本体外壳6的上侧邻接的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肩构件9、及强度比肩构件9高且一体地连结固定在肩构件9的下侧的保护框8。另外,支撑结构部85具有收容内锅5的收容部7、及从收容部7朝后方延出并连结支撑铰链机构4的连结部86。另外,在本体单元2包括作为加热部件的ih加热器10,探测内锅5的锅温度的作为传感器类的一例的中心传感器11、进行ih加热器10的控制的本体侧控制装置12、将内部的热朝外部排出的冷却风扇13等。

如图3~图6等所示,本体外壳6包围支撑结构部85的下部,并且构成与支撑结构部85的下侧邻接的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

肩构件9例如可包含聚丙烯等合成树脂。保护框8例如可包含强度比肩构件9高的构件。具体而言,保护框8例如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耐热性的合成树脂。

如图1~图3等所示,在盖单元3包括:作为支撑各构件的刚性构件的支撑基材14、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盖子15(“另一构件”的一例)、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并连结固定在盖子15的标牌构件16(“树脂成型品”的一例)、将铰链机构4与支撑基材14连结的金属板框架17、与本体侧控制装置12连接的盖侧控制装置18、锁定机构19、对锁定机构19进行解除操作的锁定解除杆20、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按钮21、通过盖侧控制装置18的控制来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22等。另外,在盖单元3设置有可装卸地安装在支撑基材14的下表面的内盖单元23。

如图3所示,本体侧控制装置12与盖侧控制装置18通过柔性扁平电缆80(ffc(flexibleflatcable);配线电缆)来连接。柔性扁平电缆80以穿过铰链机构4的附近,并穿过本体单元2的后端部的附近的方式配置。

如图1所示,宽广地使用盖单元3的顶面的前半部分来布置配置锁定解除杆20、操作按钮21、显示部22的区域。

另外,如图1~图4、图11等所示,在盖单元3设置有饭米汤分离单元25,所述饭米汤分离单元25从对被煮饭物进行煮饭的煮饭空间s1经由蒸汽路径p而导入包含饭米汤的蒸汽流,在内部的气液分离空间s2中将饭米汤分离,并且从蒸汽放出口24放出蒸汽。饭米汤分离单元25相对于盖子15的凹部可装卸地设置。

盖单元3在非加压状态时,通过对锁定解除杆20进行按压操作,而解除相对于本体单元2的盖单元3的关闭状态的锁定,通过铰链弹簧26(参照图3等)所施加的力,盖单元3朝打开状态摇动。另外,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压力煮饭时的加压状态下,即便对锁定解除杆20进行操作,也无法解除盖单元3的锁定。

如图3、图4等所示,在内盖单元23包括:板状的内盖部27、将内盖部27与内锅5的上缘部密封的圆环状的内盖垫圈28、具有使包含饭米汤的蒸汽流或饭米汤流通的两处的调压孔或对应于各调压孔的调压球(未图示)等的调压部29等。

如图3、图4等所示,通过将盖单元3设为关闭状态,内锅5由内盖单元23密封,在盖单元3与本体单元2之间形成对被煮饭物进行煮饭的煮饭空间s1。

压力式煮饭器1可通过图3、图4、图11、图12中所示的调压部29的作用,进行将煮饭空间s1维持成超过大气压的加压状态的煮饭(压力煮饭)。例如,调压部29可将煮饭空间s1的压力状态切换成大气压(1atm)、比大气压高的第一加压状态(例如,1.05atm)、比第一加压状态高的第二加压状态(例如,1.25atm)。

[关于使本体外壳6与肩构件9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结构]

如图3~图6所示,在支撑结构部85包括肩构件9、及以与肩构件9一体化的方式被连结固定的保护框8。在保护框8,设置有一体地连设在收容部7的后方并连结固定铰链机构4的后方延出部30。保护框8包含难以产生弹性变形的刚性构件。

保护框8的收容部7的底面部通过螺丝固定等而固定在本体外壳6。另外,如图5所示,保护框8与肩构件9在边缘部由多个扣合结构31来扣合固定。各扣合结构31使肩构件9侧的矩形环状体扣合在保护框8侧的钩体。

如图3~图6所示,在肩构件9包括相对于收容部7朝后方侧延长的后方延伸部32。在后方延伸部32的后部,包括支撑铰链机构4中的沿着横方向延长的销构件33的支撑金属板34。

如图2~图6所示,在肩构件9,设置有夹在盖单元3与本体外壳6之间且露出至外面的露出部87。露出部87以位于本体单元2的上部缘部的全周的形态来形成。

如图4~图6所示,在本体单元2的后部,设置有可将本体外壳6卡止在保护框8侧的卡止结构35。在卡止结构35包括从支撑结构部85朝本体外壳6侧突出的突起体37、及从本体外壳6朝支撑结构部85侧突出并可通过突起体37而受到来自下方的按压力的被按压突起36。突起体37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在保护框8的后端部。

如图4、图5所示,卡止结构35位于比铰链机构4更后方。在左右方向上空开规定距离而设置有一对卡止结构35。即,设置有两个(多个)卡止结构35。

如图4所示,在侧视中,被按压突起36呈从本体外壳6的内表面突出的三角形状。如图5所示,在后视中,突起体37呈大致u字状的形状,包围对应的被按压突起36的下表面与两侧面。在压力煮饭时,突起体37的底面变成向上推被按压突起36的下表面的形态。

另外,如图5所示,在压力式煮饭器1包括另一卡止结构91。另一卡止结构91位于比铰链机构4更前方。另一卡止结构91设置在本体单元2的后部,包括从支撑结构部85朝本体外壳6侧突出的突起部93、及从本体外壳6朝支撑结构部85侧突出并可通过突起部93而受到来自下方的按压力的被按压片92。

如根据图3、图4等而理解,当进行压力煮饭时,煮饭空间s1变成被加压至超过大气压的压力的加压状态,承受盖单元3相对于本体单元2即将抬起的力。因此,通过作为本体单元2与盖单元3的连结部位的铰链机构4,可将保护框8与一体地固定在保护框8的肩构件9抬起。因此,在压力煮饭时存在如下的情况:从煮饭空间s1(收容部7)朝后方呈悬臂状地延出的保护框8的后方延出部30及肩构件9的后方延伸部32即便只是少许,也由铰链机构4拉伸抬高并进行弯曲变形。

但是,此时,如图4、图5所示,在本体单元2的后部设置有卡止结构35与另一卡止结构91。在卡止结构35中,形成在保护框8的突起体37朝上方推被按压突起36,与保护框8及肩构件9的弯曲变形相应地,本体外壳6被拉入肩构件9侧。另外,在另一卡止结构91中,形成在保护框8的突起部93也朝上方推被按压片92,本体外壳6被拉入肩构件9侧。因此,当进行压力煮饭时,可有效地防止在本体单元2的后端部,在本体外壳6与肩构件9之间产生外观上的间隙,而变成无损外观者。

另外,在本体外壳6的后表面部,可以不设置增强金属板等,因此也可以省略针对柔性扁平电缆80的防静电对策。进而,由于可以不设置此种增强金属板等,因此如图2~图4所示,可将本体外壳6的后表面部设计成以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朝向内侧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因此,本体单元2的后表面部的设计性提升。

[关于树脂套筒结构38]

如图7~图10所示,在构成所述压力式煮饭器1的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标牌构件16,在表面成为外包装部分的板状部43的背面的适当部位采用难以产生由应力所引起的裂纹的树脂套筒结构38。树脂套筒结构38用于拧入金属制的螺钉39(“公螺丝构件”的一例)来固定盖子15。若附加说明,则树脂套筒结构38一体地形成在硬质树脂制的标牌构件16,用于利用金属制的螺钉39的标牌构件16与盖子15的紧固。

如图8~图10等所示,树脂套筒结构38具有可使螺钉39的螺丝轴部40插通来进行支撑的外筒部41,及一体地形成在外筒部41的内侧,螺钉39啮入来使紧固力发挥作用的内侧部42。外筒部41设置在标牌构件16的板状部43的背面(下表面)。如图10所示,从形成在盖子15的插通孔的背侧(下侧)插入螺钉39,并将螺钉39紧固在标牌构件16的背面的树脂套筒结构38,由此将标牌构件16固定在盖子15。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套筒结构38未事先进行螺丝切割,而通过利用螺钉39的自攻来进行紧固。

如图8~图10所示,在内侧部42,设置有作为卡合部45在圆周方向上分离的空间的间隙部44。间隙部44形成在内侧部42的沿着轴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间隙部44沿着圆周方向空开均等间隔而设置有四个(多个)。间隙部44的圆周方向的宽度比卡合部45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短。由此,可将卡合部45中的螺钉39的卡合部分确保得比较大,可进行牢固的紧固。

如图8、图9所示,在树脂套筒结构38中,内侧部42的卡合部45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另外,在与轴方向正交的剖视中,内侧部42中的并非间隙部44的卡合部45分别呈大致扇形的形状。因此,在已将螺钉39拧入内侧部42的卡合部45的情况下,可增多卡合部分,而可提高紧固力。

另外,内侧部42的间隙部44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另外,在与轴方向正交的剖视中,间隙部44分别呈大致扇形的形状。间隙部44沿着轴方向从内侧部42的端面延长至到达与板状部43的边界为止。

如图8、图9等所示,增强肋46架设在外筒部41与标牌构件16的板状部43之间。增强肋46在圆周方向上分散而设置有多个。外筒部41的根基与板状部43的边界部位通过增强肋46而得到增强,难以产生裂缝等。

如图8所示,在树脂套筒结构38中,外筒部41的筒内径d1比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大。另外,内侧部42的卡合部45的内表面直径d3比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小。即,螺钉39优选使用公称直径d2比内侧部42的内表面直径d3大、且比外筒部41的筒内径d1小者。由此,在外筒部41的筒内表面不会因螺钉39而造成损伤,在外筒部41难以产生裂纹。另外,螺钉39的螺丝槽的直径比卡合部45的内表面直径d3小。

若为此种树脂套筒结构38,则当煮饭时的加热与冷却已施加至外筒部41时,内侧部42的卡合部45能够以进入间隙部44的方式进行变形,因此可释放热应力。因此,在外筒部41、或外筒部41与板状部43的边界等处,可防止产生由热应力所引起的裂纹。另外,可不增大外筒部41的壁厚而防止裂纹,因此当进行一体成形时,变成在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薄壁的板状部43的表面难以产生缩痕的树脂套筒结构38。另外,由于避免缩痕,因此可避免将标牌构件16的板状部43过度地厚壁化。即,可减少使用的树脂的量,对于低成本化也有贡献。

[关于蒸汽路径p]

如图11、图12等所示,在盖单元3,设置有从调压部29连接具有蒸汽放出口24的饭米汤分离单元25的蒸汽路径p。包含饭米汤的蒸汽流或液体的饭米汤等在蒸汽路径p中穿过。

蒸汽路径p包含多个部分(构件)。例如,作为构成蒸汽路径p的部分,包括:延长构件48,以从内锅5的锅中心c远离的方式延长,设置有朝饭米汤分离单元25引导蒸汽流的导出口47;第一垫圈49,将导出口47与饭米汤分离单元25之间密封;以及第二垫圈50,将延长构件48的外端部密封。

另外,如图11等所示,作为构成蒸汽路径p的部分,包括具有从饭米汤分离单元25侧朝调压部29侧变成下坡的饭米汤返回面51的引导部52。饭米汤返回面51的坡度例如可设定成约10度~约20度之间的角度。在引导部52,在饭米汤返回面51的两侧面设置有立起的横壁部。在延长构件48侧与作为包围调压部29的周围的空间的支撑基材14的一部分的包围部53侧之间,设置有使蒸汽流或饭米汤穿过的中间开口54。

如根据图3等而理解,在压力式煮饭器1中,在压力煮饭时,本体单元2侧的支撑铰链机构4的部分承受强大的力,因此为了提高强度,将内锅5的位置设定在从铰链机构4起相当靠近前方的部位。而且,如图1、图3等所示,为了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使用盖单元3的前半部分以上的区域来布置设置操作按钮21或显示部22的区域。因此,在盖单元3中,必须将饭米汤分离单元25布置在远离内锅5并避开操作按钮21或显示部22等的部位。因此,如图3、图11所示,蒸汽路径p的后端位置b1延长至到达在内锅5中内径变成最小的最小内径部55的正上方位置b2为止。

即,可设置延长构件48、第一垫圈49、第二垫圈50等来将蒸汽路径p的终端位置设定在远离内锅5的部位。具体而言,进而只要对应于配置内锅5与饭米汤分离单元25的位置关系,针对延长构件48等选择适当的形状者,则也可以自如地布置蒸汽路径p。饭米汤分离单元25的布置设计的自由度提升。作为其结果,变成有意地提升盖单元3的设计自由度者。

[关于饭米汤分离单元25]

如图3、图11、图13~图18等所示,在饭米汤分离单元25包括:下侧构件56,与煮饭空间s1之间经由蒸汽路径p而流入流出蒸汽流或饭米汤;以及上侧构件57,与下侧构件56组合来形成将气体的蒸汽与液体的饭米汤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s2。

如图14、图16~图18等所示,在下侧构件56,设置有从煮饭空间s1朝气液分离空间s2导入包含饭米汤的蒸汽流的导入孔58、及使已被积存在气液分离空间s2的饭米汤返回至煮饭空间s1的返回孔59。导入孔58形成在从下侧构件56的下表面立起的呈烟筒状地延长的筒形的周壁81的内部。返回孔59例如呈扇型形状,在圆周方向上分散而设置有多个。

如图3、图13、图14、图16等所示,在下侧构件56包括由施力弹簧60(参照图3)朝突出方向施力的装卸钩61(参照图13等)。装卸钩61卡止在设置在盖子15的卡止片62,由此可将饭米汤分离单元25适宜地安装在盖子15。在下侧构件56包括环状的一对被连结部63、及突设成矩形状的突片64。

如图1、图3、图11、图13等所示,在上侧构件57,设置有从气液分离空间s2朝外部放出蒸汽的蒸汽放出口24。如图11等所示,在上侧构件57,设置有使从导入孔58导入的饭米汤以不直接前往蒸汽放出口24的方式迂回的迂回壁65。迂回壁65朝下方延出至到达周壁81的上端附近为止。在上侧构件57,包括挂在对应的被连结部63的一对固定钩66、及挂在突片64的摇动钩67。

如图11、图15~图18等所示,在饭米汤分离单元25包括:导入孔58,导入蒸汽流;以及小泡化构件68,安装在导入孔58,通过穿过导入孔58的蒸汽流进行动作来使蒸汽流中所包含的饭米汤泡变小。小泡化构件68包含弹性材料。

如图15~图18所示,在小泡化构件68包括:轴部69,沿着蒸汽流的流动方向被引导;以及第一覆盖部70,设置在轴部69的前端,可覆盖导入孔58。轴部69由设置在下侧构件56的轴支撑部75支撑。在轴部69包括比其他部位扩径的扩径部82。小泡化构件68使扩径部82进行弹性变形来插入轴支撑部75,并以将轴支撑部75夹入第一覆盖部70与扩径部82之间的形态安装在下侧构件56。即,小泡化构件68相对于下侧构件56可装卸地安装。

如图15、图16所示,轴支撑部75由导入孔58的壁面支撑。通过轴支撑部75来将导入孔58划分成例如四个(多个)小孔58a。小孔58a呈扇型形状。因此,蒸汽流中所包含的饭米汤泡中的比小孔58a大者被挤破而小泡化。因此,在导入孔58中,以小孔58a、及小泡化构件68的第一覆盖部70的两阶段来进行饭米汤泡的小泡化。

如图15、图16、图19等所示,在第一覆盖部70设置有第一间隔件71,所述第一间隔件71在已误安装小泡化构件68的情况下,确保流体在气液分离空间s2与煮饭空间s1之间穿过的空间。第一间隔件71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隙而设置有四个(多个)。

在饭米汤分离单元25包括:返回孔59,使饭米汤从气液分离空间s2朝煮饭空间s1返回;以及防流入构件72,安装在返回孔59,防止蒸汽流从返回孔59流入气液分离空间s2。

如图17~图20等所示,防流入构件72配置在与小泡化构件68相同的轴上。防流入构件72包含弹性材料。在防流入构件72包括可覆盖返回孔59的第二覆盖部73。另外,在防流入构件72设置有一对引导轴部88。各引导轴部88一边进行弹性变形,一边插入下侧构件56中的对应的安装孔部89来安装。即,防流入构件72相对于下侧构件56可装卸地安装。另外,在防流入构件72设置有直径与导入孔58大致相同的贯穿孔90。

如图14、图20等所示,在第二覆盖部73设置有第二间隔件74,所述第二间隔件74在已误安装防流入构件72的情况下,确保流体在气液分离空间s2与煮饭空间s1之间穿过的空间。第二间隔件74在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隙而设置有四个(多个)。

如图11、图17所示,在压力煮饭时,关于小泡化构件68,第一覆盖部70由在压力煮饭时被从导入孔58导入气液分离空间s2的蒸汽流向上推,而轴部69移动,直至扩径部82触碰轴支撑部75为止。蒸汽流穿过第一覆盖部70与周壁81之间的间隙而流入气液分离空间s2。所述第一覆盖部70与周壁81之间的间隙比小孔58a的开口面积小。因此,比第一覆盖部70与周壁81之间的间隙大的饭米汤泡不流入气液分离空间s2。另外,小泡化构件68因自重而以将第一覆盖部70与周壁81之间堵塞的方式下落,因此第一覆盖部70变成如颤振的状态,由此,也可以高效率地挤破饭米汤泡。另外,此时,返回孔59由防流入构件72堵塞,蒸汽流不会从返回孔59流入气液分离空间s2。

另外,如图11、图18所示,若压力煮饭结束,则已被积存在气液分离空间s2的饭米汤因自重而向下流,穿过返回孔59、防流入构件72的第二覆盖部73的上表面,朝蒸汽路径p的饭米汤返回面51侧流动,穿过调压部29的调压孔而返回至煮饭空间s1。

[关于小泡化构件的误安装对策]

小泡化构件68以将轴支撑部75夹入第一覆盖部70与扩径部82之间的方式安装在下侧构件56。如图11、图15、图17、图18等所示,若正确地进行安装,则以第一覆盖部70接近气液分离空间s2的中心侧的姿势来安装。但是,由于小泡化构件68包含弹性材料,因此也设想使用者在维修时进行误安装的情况。

例如,如图19所示,存在变成第一误安装状态的情况,所述第一误安装状态是以第一覆盖部70远离气液分离空间s2的中心侧的反向的姿势安装小泡化构件68,之后将防流入构件72安装在返回孔59的状态。但是,在此情况下,如根据图16、图19等而理解,通过小泡化构件68的第一间隔件71,在第一覆盖部70与防流入构件72的第二覆盖部73之间确保容许流体的穿过的间隙,可确保流体穿过返回孔59、防流入构件72的贯穿孔90的路径。因此,当将煮饭空间s1侧从加压状态朝大气压侧进行减压时,可经由气液分离空间s2、蒸汽放出口24而朝外部排出煮饭空间s1的压力。

即,第一间隔件71在相对于轴支撑部75反向地安装轴部69后将防流入构件72安装在小泡化构件68的第一误安装状态下,在第一覆盖部70与第二覆盖部73之间确保流体可流通的间隙。

另外,例如如图20所示,存在变成第二误安装状态的情况,所述第二误安装状态是将防流入构件72安装在返回孔59后,以第一覆盖部70远离气液分离空间s2的中心侧的反向的姿势安装小泡化构件68的状态。但是,在此情况下,如根据图14、图20等而理解,通过防流入构件72的第二间隔件74,也在第二覆盖部73与第一覆盖部70之间确保容许流体的穿过的间隙,可确保流体穿过导入孔58、贯穿孔90的路径。因此,当将煮饭空间s1侧从加压状态朝大气压侧进行减压时,可经由气液分离空间s2、蒸汽放出口24而朝外部排出煮饭空间s1的压力。

即,第二间隔件74在将防流入构件72安装在返回孔59后将小泡化构件68的轴部69反向地安装在轴支撑部75的第二误安装状态下,在第一覆盖部70与第二覆盖部73之间确保流体可流通的间隙。

以下,对于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变更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只要不产生矛盾,则各实施方式可适宜组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内容。即,各实施方式中的元素的均等物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两个卡止结构3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卡止结构35。另外,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卡止结构35。另外,关于另一卡止结构91,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突起体37设置在保护框8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突起体37设置在与保护框8一体地得到固定的肩构件9。即,突起体37只要设置在与保护框8一体地得到固定的构件(保护框8侧)即可。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护框8侧的突起体37为大致u字状的形状,本体外壳6侧的被按压突起36为大致三角形的形状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保护框8侧的突起体37为大致三角形的形状,本体外壳6侧的被按压突起36为大致u字状的形状者。

(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树脂套筒结构38,示出了未事先进行螺丝切割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事先在内侧部42螺丝切割直径比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小的引导槽。

(5)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树脂套筒结构38中,内侧部42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内侧部42也可以不论径向的位置均形成为同一宽度。另外,内侧部42也能够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宽度变小的方式形成。

(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四个间隙部44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的间隙部44。在此情况下,若也沿着圆周方向空开均等间隔来设置间隙部44,则内侧部42的各部位的力的承受情况变得均等,而优选。

(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树脂套筒结构38中,外筒部41的筒内径d1比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小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树脂套筒结构38中,外筒部41的筒内径d1也可以与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相同、或比螺钉39的公称直径d2大。在此情况下,由于螺钉39卡合在外筒部41的内表面,因此可提高紧固力。

(8)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树脂套筒结构38设置在标牌构件16的板状部43的背面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一体成形地设置在“煮饭器”的标牌构件16以外的树脂成型品。另外,除“煮饭器”以外,也可以将树脂套筒结构38应用于电热水壶、加热板、烤面包机等其他加热厨具的一部分。在构成外包装材料e的一部分的薄壁的树脂成型品中,此种树脂套筒结构38可特别适宜地应用于不想在显现在外观的表面部分产生缩痕的部位。

(9)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公螺丝构件”,例示了螺钉39,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螺丝或螺栓等其他“公螺丝构件”。

(10)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压力式煮饭器1中,作为构成蒸汽路径p的部分,示出了包括从饭米汤分离单元25侧朝调压部29侧变成下坡的饭米汤返回面51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包括此种饭米汤返回面51。

(1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侧视的剖面呈大致t字状的形状的小泡化构件68,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21~图23中所示的另一结构的小泡化构件168。小泡化构件168安装有一对引导轴部188。所述小泡化构件168也兼具防止蒸汽流从返回孔59流入气液分离空间s2的防流入功能。在图21~图23中所示的另一结构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相比,导入孔158的尺寸变大。在小泡化构件168的蒸汽流穿过的筒状部200的中途部,设置有悬臂状的阀体201,在煮饭时,所述阀体201撞上蒸汽流而如颤振那样进行动作,破坏被导入气液分离空间s2的饭米汤泡来将其小泡化。即,在所述另一结构中,小泡化构件168也以被蒸汽流推而进行状态变化,由此使饭米汤泡变小的方式构成。

(1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小泡化构件68包含弹性材料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小泡化构件68也可以包含硬质树脂等非弹性材料。

(1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防流入构件72包含弹性材料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防流入构件72也可以包含硬质树脂等非弹性材料。

(1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饭米汤分离单元25相对于盖子15可装卸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饭米汤分离单元25也可以与盖子15一体地形成而无法装卸。

(15)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煮饭器”的一例,示出了加热方式为ih方式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加热方式为护套加热器(sheathheater)方式或煤气方式的“煮饭器”。

(1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煮饭器”的一例,例示了压力式煮饭器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施加比大气压大的压力的形式的通常的煮饭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