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管道用预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1177发布日期:2020-05-12 18:1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管道用预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暖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热力管道用防渗水防漏气的预埋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构建完成结构主体后,需要为暖通工程的布置做提前准备,就循环水管系统而言,有很多热水管需要穿过墙体,此时需要在墙体内嵌设预埋管,以隔离热水管和结构主体。由于预埋管布置在墙体结构内,因此预埋管的布置不善使得建筑完成后隔离密封效果不好,则预埋管内的热水及蒸汽可能透过预埋管渗漏出去,水将直接渗透墙体和楼层的外层结构,在墙面、天花板上渗出,严重影响建筑质量。

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201810937647.5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防渗水的预埋管结构,通过带有倾角的环形排水圈来集水,利用环形排水圈底部的排水孔来将水回流到预埋管内,这种预埋管能够有效的安装在楼层处,但难以应用到墙体处,另外,该预埋管对水的回流有更好的效果,但对于管道堵塞引起的水溢流问题没有任何疏导效果,平时管道内潮湿的水分也一样会透过预埋管的排水孔渗透到建筑结构主体中,影响建筑结构主体的质量,预埋管内向内凸起的环形密封结构也影响管道的穿设,给水电的铺设带来较大的困扰。另外,这种预埋管应用到热力管道时,高温蒸汽将源源不断的透过排水孔进入到建筑结构主体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很大的威胁。

现有的热力管道用预埋管选用的材质一般为镀锌管或者无缝钢管,属于需要大量采用的耗材,这要求预埋管的结构要简单,使用要方便,成本要低廉,而现有专利中公开的部分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生产成本高,实用性差,难以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力管道用预埋管,有效的隔离开建筑结构主体和热力管道,保证建筑结构主体的干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力管道用预埋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一端与内管一端螺接,外管的一端和内管的一端拼接而成为预埋管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外缘设置有外密封圈,外密封圈位于定位机构内侧,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密封圈;所述外管内径与内管内径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的近端与内管的近端螺接,外管的远端及内管的远端的至少一处设置为从端头处向外延伸的环状护边,护边与外管或内管相垂直,护边的外径大于外管或内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近端内侧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开设为内螺纹,与之对应的,所述内管的近端设置为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设置为外螺纹,连接槽的内螺纹与连接管的外螺纹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圈设置在连接槽的最深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长度不小于连接管的长度,连接槽的最深处与连接管的端面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的近端外侧设置有与外管相垂直的环状外管定位板,内管的近端外侧设置有与内管相垂直的环状内管定位板,外管定位板与内管定位板相配合,拼接成为预埋管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定位板的外缘超过内管定位板的外缘,且外管定位板的外缘向内管定位板迂回成为迂回部,迂回部设置有外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定位板外缘的迂回部设置为斜面,与之对应的,内管定位板的外缘设置为相配合的斜面,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两处斜面的缝隙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强化结构,壁厚均比另一端厚,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与内管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层,减少预埋管内热力管道的热量对预埋管外的渗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通过螺纹连接的分体式结构方便生产和加工,拼接而成的定位机构在限定预埋管位置的同时,分担了预埋管受到的挤压力,两处密封圈与上述结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密封阻水防渗透防漏气的效果,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外管1、内管2、护边3、外管定位板4、内管定位板5、外密封圈6、连接槽7、连接管8、内密封圈9、迂回部10、隔热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5所示的热力管道用预埋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的近端与内管2的近端螺接,外管1的近端内侧设置有连接槽7,连接槽7内开设为内螺纹,与之对应的,内管2的近端设置为连接管8,连接管8的外壁设置为外螺纹,连接槽7的内螺纹与连接管8的外螺纹相吻合,连接槽7的最深处设置有内密封圈9,连接槽7的长度大于连接管8的长度,连接槽7的最深处与连接管8的端面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外管1的近端外侧设置有与外管1相垂直的环状外管定位板4,内管2的近端外侧设置有与内管2相垂直的环状内管定位板5,外管定位板4与内管定位板5相配合,拼接成为预埋管的定位机构,外管定位板4的外缘超过内管定位板5的外缘,且外管定位板4的外缘向内管定位板5迂回成为迂回部10,迂回部10设置为斜面,与之对应的,内管定位板5的外缘设置为相配合的斜面,两处斜面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外密封圈6。

所述外管1的远端及内管2的远端均设置有从端头处向外延伸的环状护边3,护边3与外管1或内管2相垂直,护边3的外径大于外管1或内管2的外径。

所述外管1与内管2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强化结构,壁厚均比另一端厚,外管与内管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层11。

所述外管1内径与内管2内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楼层时,预埋管垂直布置,此时外管1应置于上方。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施工现场时,外管1与内管2旋转安装在一起,外管定位板4与内管定位板5拼接完成,此时外密封圈6和内密封圈7均起到了密封效果,将预埋管放置到墙体或楼层的相应位置,向定位机构的两侧填充混凝土,混凝土固定完成后,预埋管即固定完成,建筑完成后即可向预埋管内穿设暖通工程的热力管道。

现有的预埋管结构大多为单一直管和中部带有定位板的直管,直管结构的预埋管只能满足预埋管的最低要求,但随着建筑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预埋管光滑的外壁很容易滑动,使其一端缩入一端伸出,影响后期处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常规的设计方案是在中部加装定位板,在定位板封闭在墙体内之后,能够牢固地将预埋管固定在墙体内,但是仍存在着另外的问题,墙体两侧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在应力的不断积累下,预埋管会快速老化变脆,以至于内部管道进行更换维修时就破碎掉。在墙体布局中,为给排水和热力供水留有足够的缝隙,这使得墙体穿设预埋管时,预埋管两端的结构不一致,一端需要进行墙面修整,另一端则仅仅是裸露的混凝土墙面,两端的结构不一致就会带来不同的墙体挤压力,使得预埋管两端应力分布不同,另外,为了方便后期墙面处理和封堵缝隙的需要,会在上述预埋管的一端设置封边,这进一步破坏了预埋管的应力平衡。为了平衡两端的应力,本实用新型中将常用的一体式直管替换为拼接管,拼接管螺接且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两端拼接管共同提供定位板,使得来自预埋管两端的应力于中部连接处经受螺纹连接的缓冲和弹性密封圈的消弭,得到有效的平衡,进而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延长预埋管的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连接管8与内管2主体的连接处也可设置一处密封圈,与外密封圈6和内密封圈9配合,以三道密封圈拦截可能逸出的水和蒸汽,进一步的提高了预埋管的阻水隔离效果。

因此,结合上述构造和施工使用方法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力管道用预埋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整体结构稳定,密封阻水防渗透防漏气的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