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6295发布日期:2020-06-16 23:4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申请号为“201822179054.5”、名称为“一种双联接头”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



背景技术:

图1所示的是一种两端带内螺纹的管接头,用于对接两根带螺纹接头的油管或水管,在机械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通常来说,油管特别是液压管都是一来一回两个油管,相应的,在需要接头的地方也就需要两个管接头,这两个接头需要单独安装固定,其安装结构也可能比较复杂,操作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简化双联接头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联接头,包括两个管接头,还包括有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为焊接部、中间为安装部,所述焊接部的下方焊接所述管接头,所述安装部上设安装孔。

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包括下模与上模,所述下模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容纳槽,每道所述容纳槽中可放置单行、多个管接头,所述上模下底设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内设有长条状的磁铁,所述吸附槽形状与连接板适配,可吸附单行、多个所述连接板,所述下模与上模之间设有定位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连接板将两个管接头结合成一个双联接头,安装时只需固定连接板就能完成两个管接头乃至两根油管的安装,方便迅速,而且整个管路布置也比较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模具能完成多组双联接头的组装,相应的一次性也能完成多个管接头的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管接头与连接板为焊接,所述连接板为两侧低、中间高的折弯板,所述焊接部低,所述安装部高。

所述管接头与所述焊接部具有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两个侧边通过角焊进行固定。

所述定位装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上的定位销与设置在上模上的定位孔。

所述下模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上模上对应设有固定孔,并配有螺母。

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塞有调节片。

所述上模的两端设有手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管接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联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模具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模具的截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的爆炸示意图。

管接头1、连接板2、焊接部201、安装部202、安装孔203,

下模3、上模4、容纳槽301、定位销302、固定螺栓303、螺母304、调节片305、吸附槽401、磁铁402、定位孔403、固定孔404、手柄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联接头,包括两个管接头1,还包括有一块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两侧为焊接部201、中间为安装部202,所述焊接部201的下方焊接所述管接头1,所述安装部202上设安装孔203。本实施例通过一个连接板2将两个管接头1结合成一个双联接头,安装时只需固定连接板2就能完成两个管接头1乃至两根油管的安装,方便迅速,而且整个管路布置也比较整体美观。本实施例中的管接头1两端为外六角、内螺纹,为最常见的一种接头,管接头1也可是另外形式。

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2为两侧低、中间高的折弯板,所述焊接部201低,所述安装部202高。安装部202高于焊接部201有两个优点,一是安装部202安装时的调节余量更大,而是便于连接板2与管接头1的装配定位。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管接头1与所述焊接部201具有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两个侧边通过角焊进行固定。这两处焊缝的位置分别为图4中的a处和b处,需说明的是b处的焊缝仅为示意,并不是真实焊缝,在连接板2与管接头1装配在模具中时,b处是无法焊接的。

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包括下模3与上模4,所述下模3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容纳槽301,每道所述容纳槽301中可放置单行、多个管接头1,所述上模4下底设有吸附槽401,所述吸附槽401内设有长条状的磁铁402,所述吸附槽401形状与连接板2适配,可吸附单行、多个所述连接板2,所述下模3与上模4之间设有定位装配结构。本实施例的装配模具能完成多组双联接头的组装,相应的一次性也能完成多个管接头1的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3中双点划线即为一整条焊接线,能够一次性焊接多个双联接头。

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定位装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3上的定位销302与设置在上模4上的定位孔403。定位销302上端设较大的倒角,便于装配,一般来说,两个对角设置的定位销302就能满足要求。

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下模3上设有固定螺栓303,所述上模4上对应设有固定孔404,并配有螺母304。此处的螺母304并非必要的,在双联接头的防变形要求不高时,上模4可采用压重物等方式来代替螺母304,以方便操作。

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容纳槽301的一端塞有调节片305。一般来说,由于接头规格的差异或者是接头误差,容纳槽301的总长不会是管接头1长度的整数倍,因此设置调节片305用于管接头1的定位紧固就很有必要,调节片305有铁片塞入缝隙或焊接挡块两种方式。

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上模4的两端设有手柄405。下模3与上模4的装配比较紧,拆卸比较费劲。通常,下模3都是点焊在平台上,因而通过手柄405能很方便拆除上模4。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模(3)与上模(4),

所述下模(3)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容纳槽(301),每道所述容纳槽(301)中可放置单行、多个管接头(1),

所述上模(4)下底设有吸附槽(401),所述吸附槽(401)内设有长条状的磁铁(402),所述吸附槽(401)形状与连接板(2)适配,可吸附单行、多个所述连接板(2),

所述下模(3)与上模(4)之间设有定位装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3)上的定位销(302)与设置在上模(4)上的定位孔(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上设有固定螺栓(303),所述上模(4)上对应设有固定孔(404),并配有螺母(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01)的一端塞有调节片(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的两端设有手柄(40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接头的装配模具,包括下模与上模,所述下模设有两道平行设置的容纳槽,每道所述容纳槽中可放置单行、多个管接头,所述上模下底设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内设有长条状的磁铁,所述吸附槽形状与连接板适配,可吸附单行、多个所述连接板,所述下模与上模之间设有定位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模具能完成多组双联接头的组装,相应的一次性也能完成多个管接头的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市和晟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