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9163发布日期:2020-06-20 15:1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飞行员空中卫生装置配套抗浸服穿着时,使用的衣面转接头只能导通液体,无法传输电信号,在使用时只能手动控制空中卫生装置完成小便抽吸。手动控制的方式增加了飞行员的操作步骤,也存在飞行员使用后存在忘记关电源导致再次使用时没电和操作失误导致抽吸小便失败的风险,不能满足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保证抗浸服水密的前提下实现电路导通,能够及时反馈电信号,结构小巧,操作便捷,稳定性好,不影响服装正常穿着舒适性,便于推广,同时能提高装备自动化控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包括衣内转接头、衣面转接头和衣外转接头,衣内转接头与衣面转接头的一端连接,衣面转接头的另一端与衣外转接头,衣内转接头用于与尿套连接,衣面转接头用于安设于抗浸服布面,衣外转接头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衣内转接头内设有液体通路和第一导线,衣面转接头内设有液体管路和第二导线,衣外转接头设有液体导管和第三导线,衣内转接头、衣面转接头和衣外转接头依次连接时,液体通路从衣内依次通过液体管路和液体导管与衣外的抽吸装置的导尿管连接,第一导线从衣内依次通过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与衣外的抽吸装置的导线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内转接头包括衣内转接头主体和第一接头保护圈,第一接头保护圈设置于衣内转接头主体的输入端,第一接头保护圈内设有导尿管接头和导线接头,液体通路和第一导线设置于衣内转接头主体内,衣内转接头主体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输出导线接头,导线接头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输出导线接头连接,导尿管接头与液体通路的一端连接,液体通路的另一端设置于衣内转接头的输出端,导尿管接头用于与尿套的导尿管连接,导线接头用于与衣内的信号输出引线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内转接头主体上设有导向键,通过导向键与衣面转接头快速连接,衣面转接头的外端也设有导向键,衣外转接头上对应设有导向槽,衣面转接头通过导向键与衣外转接头的导向槽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面转接头包括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和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通过法兰与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连接,布置于抗浸服衣面的两侧。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管路通过螺纹安设于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内,液体管路的两端均设有密封橡胶圈,两个密封橡胶圈分别布置于液体管路与衣内转接头的液体通路之间的连接处和液体管路与衣外转接头的液体导管之间的连接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面转接头的输入端设有导电触片,衣面转接头的输出端设有导线输出接头,导电触片通过第二导线与导线输出接头连接,衣面转接头与内衣转接头连接时,导电触片与内衣转接头的第一输出导线接头连接接触,衣面转接头与外衣转接头连接时,导线输出接头与外衣转接头的第三导线连接接触。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管路内部安装有截止阀,截止阀连接有弹簧,实现液体管路的自封;

衣外转接头的输入端设有顶杆,顶杆与截止阀对应设置,顶杆与截止阀配合使用,用于导通液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内转接头通过内卡扣与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外转接头包括衣外转接头主体,衣外转接头主体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输出导线接头和导尿管接头,液体导管的一端与液体管路连接,液体导管的另一端与导尿管接头连接,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第二导线连接,第三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导线接头。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衣外转接头主体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接头保护圈,第二输出导线接头和导尿管接头设置于第二接头保护圈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在保证抗浸服水密的前提下实现电路导通,能够及时反馈电信号,为抽吸装置自动化控制的实施提供支持,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操作便捷,稳定性好,不影响服装正常穿着舒适性,便于推广,同时能提高装备自动化控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内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面转接头的前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面转接头的后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外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内转接头,2-衣面转接头,3-衣外转接头;11-导尿管接头,12-导线接头,13-第一接头保护圈,14-衣内转接头主体,15-第一输出导线接头,16-第一导线;21a-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21b-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2-导电触片,24-液体管路,25a-第一密封橡胶圈,25b-第二密封橡胶圈,28-导向键,29-导线输出接头;31-衣外转接头主体,34-第二接头保护圈,36-输入导线接头,37-卡扣,39-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可密封通过防水布面的电路流体转接头,包括衣内转接头1、衣面转接头和衣外转接头,衣内转接头1与衣面转接头的一端连接,衣面转接头的另一端与衣外转接头,衣内转接头1用于与尿套装配连接,衣面转接头用于安设于抗浸服布面,衣外转接头用于与抽吸装置装配连接,衣内转接头1内设有液体通路和第一导线,衣面转接头内设有液体管路和第二导线,衣外转接头设有液体导管和第三导线,衣内转接头1、衣面转接头和衣外转接头依次连接时,液体通路从衣内依次通过液体管路和液体导管与衣外的抽吸装置的导尿管连接,第一导线从衣内依次通过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与衣外的抽吸装置的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衣内转接头1包括衣内转接头主体14和第一接头保护圈13,第一接头保护圈13设置于衣内转接头主体14的输入端,第一接头保护圈13内设有导尿管接头11和导线接头,液体通路和第一导线设置于衣内转接头主体14内,衣内转接头主体1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输出导线接头,导线接头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输出导线接头连接,导尿管接头11与液体通路的一端连接,液体通路的另一端设置于衣内转接头主体14的输出端,导尿管接头11用于与尿套的导尿管连接,导线接头用于与衣内的信号输出引线连接。

进一步地,衣内转接头主体14上设有导向键,通过导向键与衣面转接头快速连接,衣面转接头的外端也设有导向键,衣外转接头上对应设有导向槽,衣面转接头通过导向键与衣外转接头的导向槽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输出导线接头用于与衣面转接头导电触片连接;用于传递电信号。

进一步地,衣面转接头包括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和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通过法兰与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连接,布置于抗浸服衣面的两侧。

进一步地,液体管路通过螺纹安设于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内,液体管路的两端均设有密封橡胶圈,分别为第一密封橡胶圈和第二密封橡胶圈,两个密封橡胶圈分别布置于液体管路与衣内转接头1的液体通路之间的连接处和液体管路与衣外转接头的液体导管之间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衣面转接头的输入端设有导电触片,衣面转接头的输出端设有导线输出接头29,导电触片通过第二导线与导线输出接头29连接,衣面转接头与内衣转接头连接时,导电触片与内衣转接头的第一输出导线接头连接接触,衣面转接头与外衣转接头连接时,导线输出接头29与外衣转接头的第三导线连接接触。

进一步地,液体管路内部安装有截止阀,截止阀连接有弹簧,实现液体管路的自封;

衣外转接头的输入端设有顶杆,顶杆与截止阀对应设置,顶杆与截止阀配合使用,用于导通液路。

进一步地,衣内转接头1通过内卡扣与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衣外转接头包括衣外转接头主体,衣外转接头主体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输出导线接头和导尿管接头11,液体导管的一端与液体管路连接,液体导管的另一端与导尿管接头11连接,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第二导线连接,第三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出导线接头;衣外转接头与抽吸装置对接时,导尿管接头11和第二输出导线接头分别与抽吸装置导尿管和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衣外转接头主体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接头保护圈,第二输出导线接头和导尿管接头11设置于第二接头保护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转接头整体材料为塑料件,其接头主体内部需要包含金属导线,可通过模具成型或者3d打印技术完成。

使用时衣内转接头组件与尿套装配在一起,衣面转接头组件安装在抗浸服布面,抗浸服上需要先打孔,然后将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21a和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通过法兰连接方式安装在衣面上,衣外转接头与抽吸装置装配在一起。使用前先将衣内转接头与衣面装接头配合好,使用时连接衣面转接头和衣外转接头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拆下衣外转接头即可。

各转接头实施方案如下所述:

所述衣内转接头由导尿管接头11,导线接头12,第一接头保护圈13,衣内转接头主体14,输出导线接头15,导线16组成。

所述衣内转接头具有导尿管接头11,导线接头12与尿套导尿管和信号输出引线连接。

所述第一接头保护圈13用于保护导尿管接头11和导线接头12。

所述衣内转接头主体14内部含有液体通路和导线16,输出导线接头15用于与衣面转接头导电触片22连接,传递电信号。衣内转接头主体14含有导向键,可以与所述衣面转接头实现快速连接。

所述衣面转接头由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21a,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导电触片22,导线23,液体管路24,第一密封橡胶圈25a,第二密封橡胶圈25b,弹簧,截止阀,导向键28,导线输出接头29组成。

所述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21a和所述第二衣面转接头21b通过法兰连接方式安装在抗浸服衣面上。

所述衣内转接头和所述第一衣面转接头主体21a通过内卡扣的方式连接,连接处可360°旋转,方便操作。连接后所述导电触片22与所述衣面转接头的输出导线接头15接触,可连通电路。

所述液体管路24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内部,所述液体管路24内部安装有所述弹簧和所述截止阀,可以实现自封功能。

所述第一密封橡胶圈25a安装在所述液体管路上,保证所述衣内转接头和所述衣面转接头水密。

所述第二密封橡胶圈25b安装在所述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上,保证所述衣面转接头和所述衣外转接头水密。

所述导电触片22,导线23,导线输出接头29之间形成通路,整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内,用来传递电信号。

所述第二衣面转接头主体21b上含有安装卡位和所述导向建28,可以和所述衣外转接头实现快速连接。

所述衣外转接头由转接头主体31,导尿管接头,输出导线接头,第二接头保护圈34,导线,输入导线接头36,卡扣37,扭簧,顶杆39组成。

所述衣外转接头主体31上含有导向槽,可以与所述导向建28配合,保证连接方向正确。

所述导尿管接头,输出导线接头与抽吸装置导线和导尿管连接。

所述接头保护圈位于导尿管接头,输出导线接头外侧,用来保护接头连接稳定,使用过程中不被干扰。

所述顶杆39在使用时与所述截止阀配合使用,可以导通液路。

所述输入导线接头36与所述导线输出接头29配合,导通电路。

所述扭簧安装在所述卡扣37内,与所述第二转衣面接头主体21b上含有安装卡位配合,实现快速连接。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