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657发布日期:2020-07-31 21:4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潮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电厂节能减排、降耗环保达标的紧迫要求,集中供热成为城镇热网建设主流,其中现采用的地埋蒸汽管道中,排潮管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有地埋蒸汽管道排超管道只能适用于特定环境条件,如地区季节性降雨差距大、地下水位涨幅大等特殊环境,都会造成现有排潮管出现倒灌现象,从而影响蒸汽管道正常使用;同时如遇百年特大暴雨,甚至可能因为倒灌发生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6以下的芯管1、排潮管4和设置于地面6以上的防倒灌机构5,所述排潮管4的下端与外护管3相接,排潮管4的另一端伸出于地面与防倒灌机构5相接,所述防倒灌机构5包括上小下大的防倒灌壳51,所述防倒灌壳51的中段为无缝同心大小头52,防倒灌壳51底面设置有外圆形钢板57,所述防倒灌壳51内外圆形钢板57上放置有浮球56,所述外圆形钢板57上设置有通孔571,所述外圆形钢板57底面通孔571的外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排水口58。

进一步的,所述芯管1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所述排潮管4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

进一步的,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伸出于地面至少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潮管4的上端高出于外护管3,并带有一个180°弯管,180°弯管连接防倒灌壳51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排潮管4伸出于外护管3的位置处与外护管3周边满焊。

进一步的,所述防倒灌壳51与排潮管4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倒灌壳51、无缝同心大小头52及外圆形钢板57内外壁均涂抹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

进一步的,所述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之间设置有耐腐蚀橡胶圈54,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焊接于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56直径为所述排潮管4内径的1.1-1.5倍,浮球56的材质为线性聚乙烯树脂,浮球56内部充满空气,浮球56的拉伸强度>12mpa,吸水率≤3g/100㎝3,断裂伸长率>10%,断裂强度0.18-0.24mpa,冲击强度>31.4kj/m2,断裂伸长率4-6%,弯曲强度>压缩强度,耐热温度-70℃-100℃。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2的材质为高温玻璃棉或硅酸铝针刺毯,厚度为40-80mm;所述保温层2的材质为高温玻璃棉保温材料或硅酸铝针刺毯,厚度为40-80mm;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位于地面以下为无缝流体钢管或埋弧焊螺旋钢管,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位于地面以上为彩钢板或彩铝板,外护管3的管壁厚度为0.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水源进入排潮管后对蒸汽管道的损害,确保蒸汽管道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工程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倒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圆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浮球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芯管,2-保温层,3-外护管,4-排潮管,5-防倒灌机构,51-防倒灌壳,52-无缝同心大小头,53-上层不锈钢环,54-耐腐蚀橡胶圈,55-下层不锈钢环,56-浮球,57-外圆形钢板,571-通孔,58-排水口,6-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6以下的芯管1、排潮管4和设置于地面6以上的防倒灌机构5,所述排潮管4的下端与外护管3相接,排潮管4的另一端伸出于地面与防倒灌机构5相接,所述防倒灌机构5包括上小下大的防倒灌壳51,所述防倒灌壳51的中段为无缝同心大小头52,防倒灌壳51底面设置有外圆形钢板57,所述防倒灌壳51内外圆形钢板57上放置有浮球56,所述外圆形钢板57上设置有通孔571,所述外圆形钢板57底面通孔571的外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排水口58,所述通孔571为不规则形状,通孔571的孔径小于浮球56的直径。

具体地讲,芯管1连接排潮管4,排潮管4在地面以下先通过一个90°弯管转向穿出地面,排潮管4在地面以上再通过一个180°弯管转向开口向下,向下的开口处焊接防倒灌机构5的上端,防倒灌机构5下端的底面为有通孔571的外圆形钢板57,潮汽通过排潮管4经防倒灌机构5上的通孔571流出,且由于通孔571向下,并位于地面以上,故不会有外接水源(雨水、排污水)等倒灌入排潮管4,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水源进入排潮管后对蒸汽管道的损害。

所述芯管1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所述排潮管4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伸出于地面至少500mm;所述排潮管4的上端高出于外护管3,并带有一个180°弯管,180°弯管连接防倒灌壳51的上端;所述排潮管4伸出于外护管3的位置处与外护管3周边满焊。

所述防倒灌壳51与排潮管4焊接;所述防倒灌壳51、无缝同心大小头52及外圆形钢板57内外壁均涂抹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所述防倒灌壳51、无缝同心大小头52、排水口58的材质均为20号钢,无缝同心大小头52参考gb/t12459-2018;所述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之间设置有耐腐蚀橡胶圈54,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焊接于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所述浮球56直径为所述排潮管4内径的1.1-1.5倍,浮球56的材质为线性聚乙烯树脂,浮球56内部充满空气,浮球56拉伸强度>12mpa,吸水率≤3g/100㎝3,断裂伸长率>10%,断裂强度0.18-0.24mpa,冲击强度>31.4kj/m2,断裂伸长率4-6%,弯曲强度>压缩强度,耐热温度-70℃-100℃。

所述保温层2的材质为高温玻璃棉保温材料或硅酸铝针刺毯,厚度为40-80mm;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位于地面以下为无缝流体钢管或埋弧焊螺旋钢管,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位于地面以上为彩钢板或彩铝板,外护管3的管壁厚度为0.6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面(6)以下的芯管(1)、排潮管(4)和设置于地面(6)以上的防倒灌机构(5),所述排潮管(4)的下端与芯管(1)相接,排潮管(4)的另一端伸出于地面与防倒灌机构(5)相接,所述防倒灌机构(5)包括上小下大的防倒灌壳(51),所述防倒灌壳(51)的中段为无缝同心大小头(52),防倒灌壳(51)底面设置有外圆形钢板(57),所述防倒灌壳(51)内外圆形钢板(57)上放置有浮球(56),所述外圆形钢板(57)上设置有通孔(571),所述外圆形钢板(57)底面通孔(571)的外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排水口(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1)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所述排潮管(4)外包裹有保温层(2),保温层外包裹有外护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4)外的外护管(3)伸出于地面至少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4)的上端高出于外护管(3),并带有一个180°弯管,180°弯管连接防倒灌壳(5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4)伸出于外护管(3)的位置处与外护管(3)周边满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壳(51)与排潮管(4)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壳(51)、无缝同心大小头(52)及外圆形钢板(57)内外壁均涂抹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之间设置有耐腐蚀橡胶圈(54),所述上层不锈钢环(53)和下层不锈钢环(55)焊接于无缝同心大小头(52)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56)直径为所述排潮管(4)内径的1.1-1.5倍,浮球(56)的材质为线性聚乙烯树脂,浮球(56)内部充满空气,浮球(56)的拉伸强度>12mpa,吸水率≤3g/100㎝3,断裂伸长率>10%,断裂强度0.18-0.24mpa,冲击强度>31.4kj/m2,断裂伸长率4-6%,弯曲强度>压缩强度,耐热温度-7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材质为高温玻璃棉或硅酸铝针刺毯,厚度为40-80mm;所述外护管(3)的管壁厚度为0.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输热网排潮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以下的芯管、排潮管和设置于地面以上的防倒灌机构,排潮管的下端与外护管相接,排潮管的另一端伸出于地面与防倒灌机构相接,防倒灌机构包括上小下大的防倒灌壳,防倒灌壳的中段为无缝同心大小头,防倒灌壳底面设置有外圆形钢板,防倒灌壳内外圆形钢板上放置有浮球,外圆形钢板上设置有通孔,外圆形钢板底面通孔的外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水源进入排潮管后对蒸汽管道的损害,确保蒸汽管道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工程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超;韩强;温成;刘青华;黄小如;薛瑞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龙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