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036发布日期:2020-09-11 22:2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排水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排水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排水管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就是环刚度,环刚度是排水管在地底下承受径向作用力的重要指标,环刚度高表示排水管埋地后径向承受力大幅提高,也就是说排水管埋地后安全性更高,压溃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各排水管生产商均在研究如何提高排水管的环刚度。

要增加环刚度,可以通过增加管道壁厚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通过增加材料用量,但是材料用量增加后会加重管材的整体重量,管材的材料用料增加,使得管材成本增加,运输成本也会上升。

因此有人设计,通过在管道内增加钢增强带来提高管道的环刚度,但是现有的钢增强带多是缠绕在管带的凹部,钢增强带直接与管带的管壁的外表相接触,径向作用力通过钢增强带作用与管壁外表,管壁部位的受力情况改善较小,而且钢增强带直接外露或者在钢增强带外部包覆包塑层,但是管带两侧的凸部位置与钢增强带之间的联系较少,无法实现统一的一体式承载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在管带的凹部外表设置内加强带,钢增强带与内加强带的外表相接触,从而加强管壁部位的强度,改善管壁部位的受力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钢增强带的径向高度,优化其在径向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在管带的外部覆盖外盖片,外盖片覆盖管带的凸部和凹部,外盖片同时也覆盖钢增强带的顶部位置,将管带两侧的凸部和凹部处的钢增强带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一体式承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包括由缠绕单元螺旋缠绕并由熔胶粘接而成的管体、缠绕在管体外的钢增强带及覆盖在管体和钢增强带外带内腔的外盖片;管体具有螺旋状延伸的波峰和波谷,钢增强带螺旋缠绕在波谷处;缠绕单元包括两侧带侧空腔的凸起及两凸起之间的凹部,凹部处设置有带内空腔的内加强带;钢增强带的横截面呈弯曲状,钢增强带的两侧部位与内加强带外表直接接触。

缠绕单元的凹部处设置内加强带,内加强带带有内空腔,内加强带随缠绕单元螺旋缠绕,这样管体的波谷位置就有螺旋延伸的内加强带,管体的波谷处螺旋缠绕钢增强带,钢增强带不与单层管壁外表直接接触,而是接触于内加强带的外表,从而加强管壁部位的强度,改善管壁部位的受力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钢增强带的径向高度,优化其在径向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在管带的外部覆盖外盖片,外盖片覆盖管带的凸部和凹部,外盖片同时也覆盖钢增强带的顶部位置,将管带两侧的凸部和凹部处的钢增强带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一体式承载结构;外盖片具有内腔,使得外盖片在缠绕单元凸起顶部和钢增强带顶部之间建立支撑。

进一步优选,外盖片包括外层和弯壁,弯壁为两个并呈对称状,弯壁与外层之间形成内腔,两内腔相互对称。弯壁相当于外盖片的支撑筋,覆盖后对外盖片进行支撑。

进一步优选,内腔呈三角形状,外盖片覆盖后,弯壁与管体的波峰外表相贴合。

进一步优选,钢增强带横截面呈对称结构,钢增强带的两侧部位弯曲形成弧形底,钢增强带的两侧边缘形成支撑边,外盖片覆盖后,支撑边与弯壁的顶点部位相接触。钢增强带两侧部位为弧形弯曲结构,且弯曲方向与顶部的弯曲方向相反,这样径向受压时,钢增强带将作用力转化为轴向,从而降低管材径向受力,弯曲后形成弧形底,弧形底与内加强带外表相接,钢增强带受压时,接触部位会发生移动,避免钢增强带损伤内加强带。

进一步优选,外盖片中间部位为中间弧谷,中间弧谷呈圆弧形状,钢增强带的中间部位为圆弧形状,外盖片覆盖后,钢增强的中间部位与外盖片的中间弧谷相配合。中间弧谷对钢增强带中间顶部进行限位,使得钢增强中间顶部位置保持稳定。

进一步优选,缠绕单元包括底层、处于两侧位置与底层相垂直的侧边及弯曲状连接底层与侧边的内边,底层上的两内边相对,底层、侧边和内边围出侧空腔,内加强带设置于两内边之间的凹部。

进一步优选,内边具有短直边和长弧边,短直边与底层相垂直,长弧边为圆弧状,长弧边连接侧边的边缘和短直边的边缘。内边包括短直边和长弧边,短直边与底层相垂直,埋地后受力支撑时,经过长弧边的分散并由短直边径向作用与底层上,优化管材承载结构。

进一步优选,缠绕单元的底部复合黄色内层。

进一步优选,内加强带呈矩形状,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内空腔,内加强带的高度为短直边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钢增强带缠绕后,钢增强带的顶部高于缠绕单元凸起顶部,外盖片呈弧形拱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缠绕单元的凹部处设置内加强带,内加强带带有内空腔,内加强带随缠绕单元螺旋缠绕,这样管体的波谷位置就有螺旋延伸的内加强带,管体的波谷处螺旋缠绕钢增强带,钢增强带不与单层管壁外表直接接触,而是接触于内加强带的外表,从而加强管壁部位的强度,改善管壁部位的受力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钢增强带的径向高度,优化其在径向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在管带的外部覆盖外盖片,外盖片覆盖管带的凸部和凹部,外盖片同时也覆盖钢增强带的顶部位置,将管带两侧的凸部和凹部处的钢增强带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一体式承载结构;外盖片具有内腔,使得外盖片在缠绕单元凸起顶部和钢增强带顶部之间建立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缠绕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缠绕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缠绕单元,2、外盖片,3、钢增强带,4、熔胶,5、底层,6、侧边,7、侧空腔,8、内边,9、弯壁,10、内腔,11、中间弧谷,12、支撑边,13、弧形底,14、内加强带,15、内空腔,16、外空腔,17、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聚乙烯钢增强多腔高抗管,包括由缠绕单元1螺旋缠绕并由熔胶4粘接而成的管体、缠绕在管体外的钢增强带3及覆盖在管体和钢增强带外带内腔的外盖片2。管体具有螺旋状延伸的波峰和波谷,钢增强带螺旋缠绕在波谷处。

缠绕单元包括两侧带侧空腔的凸起及两凸起之间的凹部,凹部处设置有带内空腔的内加强带14。钢增强带的横截面呈弯曲状,钢增强带的两侧部位与内加强带外表直接接触。

缠绕单元包括底层5、两侧垂直底层的侧边6及弯曲状连接底层与侧边的内边8,底层上的两内边相对,底层、侧边和内边围出侧空腔7,内加强带设置于两内边之间的凹部。内边具有短直边和长弧边,短直边与底层相垂直,长弧边为圆弧状,长弧边连接侧边的边缘和短直边的边缘。内加强带单独成型后并复合到缠绕单元两凸起之间,内加强带为中空结构,内加强带整体为矩形,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内空腔15,内加强带的高度与短直边高度相等。

钢增强带横截面呈对称结构,顶部为圆弧形顶,钢增强带两侧部位弯曲形成弧形底13,钢增强带的两侧边缘形成支撑边12,两侧部位的弧形弯曲方向与顶部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反,支撑边的边缘朝向直面方向。中间的圆弧形顶与两侧边缘之间为竖向的直面连接,钢增强带两侧的弧形底外表面与内加强带外表相接触。钢增强带设置后,两侧的弯曲部位与缠绕单元的凸起外表相贴合,在凸起与内加强带之间的过渡位置形成变形空隙。钢增强带设置后,钢增强带的顶部高于缠绕单元凸起顶部,外盖片呈弧形拱起,外盖片与内加强带之间形成外空腔16。

外盖片包括外层和弯壁9,弯壁为两个并呈对称状,弯壁与外层之间形成内腔10,两内腔相互对称。内腔呈三角形状,外盖片覆盖后,弯壁与管体的波峰外表相贴合。外盖片中间部位为中间弧谷11,中间弧谷呈圆弧形状,外盖片覆盖后,钢增强带的中间圆弧形顶与外盖片的中间弧谷相配合,支撑边与弯壁的顶点部位相接触。

如图3所示,缠绕单元的底部复合黄色内层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