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切换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2629发布日期:2020-09-29 09:3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车用切换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切换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切换阀阀体结构主要包括导阀和主阀,主阀采用在两侧安装抱箍的形式进行固定,主阀上具有多个进出口,均与冷媒管路通过焊接的形式直接连接。导阀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铆接在主阀上。

现有切换阀通过上述结构连接,使得进出口及导阀的抗震性能较低,容易在导阀位置产生异响,并且在进出口焊接处发生断裂而导致泄漏,因此,该切换阀结构无法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切换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切换阀结构无法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切换阀装置,车用切换阀装置包括:主阀,主阀具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与冷媒管路连通;导阀,导阀通过毛细管与主阀连通;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固定导阀;连接块,连接块与阀体固定连接,连接块至少具有一个流通孔,流通孔的一端与连通孔对应设置连通,流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媒管路连通,至少一个流通孔连接有连通孔、冷媒管路以及毛细管。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和上盖,底座与阀体固定连接,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固定腔,导阀通过底座和上盖配合固定设置在固定腔内。

进一步的,底座和上盖之间具有插接结构,底座和上盖通过插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凸边,上盖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插接孔,凸边与插接孔插接配合以连接底座和上盖。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底板,底板用于与阀体固定连接,底板的与阀体贴合的表面为弧面;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的两端,每个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边,每个侧板上设置有避让部。

进一步的,上盖包括:顶板,相对底板设置,顶板压盖在导阀上,避让部与顶板之间形成固定腔;插接板,插接板相对设置在顶板的两侧,每个插接板上均设置有插接孔,多个插接孔与多个凸边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块至少具有两个侧面,流通孔与连通孔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侧面,至少部分流通孔与冷媒管路连通的一端设置在另一个侧面。

进一步的,流通孔与阀体固定连接,连接块还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与阀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部设置为与阀体相贴合的弧形槽。

进一步的,连接块上还设有安装固定孔,安装固定孔用于与被安装部连接固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车用切换阀装置包括主阀、导阀、固定组件以及连接块。其中,导阀通过固定组件对导阀进行安装固定。连接块具有流通孔,该流通孔分别与主阀上的连通孔以及冷媒管路相连通,以使连通孔通过连接块与冷媒管路连通。利用连接块连接冷媒管路,相比通过冷媒管路直接与主阀连通孔连通,可以提高与冷媒管路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抗震性能,避免管路发生松动,满足了车辆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切换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第一连接单元的横向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三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第二连接单元的第四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第二连接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阀;20、导阀;30、毛细管;40、固定组件;

41、底座;411、凸边;412、底板;413、侧板;414、避让部;

42、上盖;421、插接孔;422、顶板;423、插接板;

50、第一连接单元;51、第一流通孔;52、第一侧面;521、第一固定部;522、焊环槽;53、第二侧面;54、第一连接孔;

60、第二连接单元;61、第二流通孔;62、第三侧面;621、第二固定部;63、第四侧面;64、第二连接孔;

70、安装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切换阀装置,该车用切换阀装置包括:主阀10、导阀20、固定组件40以及连接块。其中,主阀10具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与冷媒管路连通。导阀20通过毛细管30与主阀10连通,导阀20用于控制主阀10内流道的连通和断开。固定组件40用于安装固定导阀20,导阀20可以固定在阀体上也可以固定在连接块上。连接块与阀体固定连接,连接块至少具有一个流通孔,流通孔的一端与连通孔对应设置连通,流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媒管路连通,至少一个流通孔连接有连通孔、冷媒管路以及所述毛细管。主阀的连通孔通过连接块间接与冷媒管路连接,可以提高二者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阀20通过固定组件40进行安装固定。连接块具有流通孔,该流通孔分别与主阀10上的连通孔以及冷媒管路相连通,以使连通孔通过连接块与冷媒管路连通。固定组件40可以使导阀20稳固在主阀10上。利用连接块连接冷媒管路,相比通过冷媒管路直接与主阀10的连通孔连通,可以提高与冷媒管路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抗震性能,避免管路发生松动,满足了车辆的使用要求。

具体的,固定组件4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41和上盖42,底座41与阀体焊接,底座41和上盖42之间形成固定腔,导阀20通过底座41与上盖42配合,以固定在固定腔内。通过底座41与上盖42装卡,相比现有的固定方式更加稳固,降低导阀20出现松动的可能性。

其中,该底座41和上盖42之间具有插接结构,底座41和上盖42通过插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插接结构,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导阀20进行拆装,便于连接固定。

具体的,在底座41的两侧设置有凸边411,在上盖42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插接孔421,凸边411与插接孔421插接配合以连接底座41和上盖42。

如图2所示,底座41包括底板412和两个侧板413。底板412用于与阀体焊接固定,底板412的与阀体贴合的表面为弧面,这样可以增加底板412与阀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底板412固定的稳定性。两个侧板413相对设置在底板412的两端,每个侧板413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边411,凸边411用于与上盖42上的插接孔421插接配合。每个侧板413上设置有避让部414,避让部414用于容纳导阀20。其中,避让部414的形状可以对应导阀20的轮廓设置,避让部414轮廓可以圆形或多边形结构,以使导阀20的轮廓能够尽可能与避让部414的轮廓相贴合。

如图3所示,上盖42包括:顶板422和插接板423。顶板422相对底板412设置,顶板422压盖在导阀20上,避让部414与顶板422之间形成固定腔。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顶板422对导阀20的压力,可以将顶板422设置为弧面,且凸面朝向底座41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挤压导阀20,对导阀20进行固定。插接板423相对设置在顶板422的两侧,每个插接板423上均设置有插接孔421,多个插接孔421与多个凸边41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在底座41的四角均设置有凸边411,对应的,在顶板422的四角设置有插接孔421。其中,上盖42具有一定的变形量,这样可以对导阀20进行挤压固定。具体的,可以在顶板422设置多个条形槽或凸点,以提高顶板422与导阀20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体侧壁的一侧设有连通孔,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单元50,第一连接单元50具有第一流通孔51,第一连接单元50至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第一流通孔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流通孔5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侧面52并与连通进口连通,第一流通孔51的第一端与阀体固定连接,第一流通孔5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侧面53并与冷媒管路连通。具体的,第一流通孔5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用于与连通进口连通,第二管段用于与冷媒管路连通,第二管段的直径可以与第一管段的直径相同或不同,使得该车用切换阀可以与不同管径的冷媒管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段的直径大于第一管段的直径。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单元50具有第一固定部521,第一固定部521与阀体固定连接,以提高抗震性能。优选的,第一固定部521设置为弧形槽,第一固定部521位于第一侧面52且与阀体侧面相贴合,以增加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第一固定部521与阀体表面配合,能够避免第一连接单元50与阀体发生相对晃动,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性。

第一侧面52上还设置有焊环槽522,焊环槽522环形设置在第一流通孔51的外侧,焊环槽522用于放置焊环,以通过焊接方式将第一连接单元50与阀体焊接固定。第二侧面53上设置有安装固定孔70,可通过安装固定孔70与被安装部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主阀固定在被安装部上,其相比现有的卡箍的固定方式更为牢固。

具体的,该第一连接单元50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54,第一连接孔54与第一流通孔51连通,第一连接孔54用于与毛细管30连接。通过在第一连接单元50上设置第一连接孔54,可以提高毛细管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7至图9所示,阀体侧壁的另一侧还设有多个连通孔,且多个连通孔并排设置。连接块还包括第二连接单元60,第二连接单元60具有多个第二流通孔61,第二流通孔61与阀体上的多个连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流通孔6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单元6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62和第四侧面63,多个第二流通孔61的第一端并排设置在第三侧面62上并与多个连通孔一一对应连通,第二流通孔61的第一端与阀体固定连接,至少部分第二流通孔61的第二端设置在第四侧面63并与冷媒管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流通孔61的第二端设置在第四侧面63,另一个第二流通孔6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连接单元60的其它侧面,这样能够合理布置各第二流通孔61的位置,为冷媒管道预留足够的连接空间。多个第二流通孔61的第二端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二连接单元60的不同侧面。

具体的,在第三侧面62设置有第二固定部621,第二固定部621与阀体固定连接,以提高抗震性能。优选地,第二固定部621设置为弧形槽,第二固定部621位于第三侧面62且与阀体侧面相贴合,以增加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第二固定部621与阀体表面配合,能够避免第二连接单元60与阀体发生相对晃动,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性。多个第二流通孔61的第一端均位于第二固定部621内,第四侧面63上设置有安装固定孔70,可通过安装固定孔70与被安装部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单元60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64,第二连接孔64与第二流通孔61连通,第二连接孔64用于与毛细管30连接,以提高与毛细管30连接的稳定性。

当连接块与冷媒管路采用压装固定时,连接块还可设置压装孔,用于连通孔与冷媒管路的压装固定,便于车用切换阀适应于冷媒管路的多种安装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块可以根据阀体上连通孔的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连通孔全部设置在阀体的同一侧时,车用切换阀装置可以只设置一个连接块;连通孔设置在阀体的不同侧时,车用切换阀装置可以设置多个连接块。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切换阀装置,利用底座41和上盖42配合固定,能够解决现有四通阀结构中,导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振动导致的异响噪音。通过单独设置连接块,并利用安装固定孔70与被安装部固定连接,可以解决现有四通阀进出口直接与冷媒管路连接而导致振动可靠性不高,易断裂的问题。提高整体产品的抗震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