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450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具有由闭心型的五口式电磁切换阀构成的主阀以及残压排气阀。上述残压排气阀具有:与主阀的供给口以及两个排气口连通的排气阀孔;与上述两个排气口分别连通的两个残压排出流路;在上述排气阀孔内以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开闭的方式被收纳、被来自上述供给口的压力气体驱动的两个排气阀芯;以及对该排气阀芯向着上述残压排出流路的开放方向施力的开放弹簧。未从上述供给口向排气阀孔内供给压力气体时,上述排气阀芯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开放,从上述排气口排出残压,从上述供给口向排气阀孔内供给压力气体时,上述排气阀芯闭锁上述残压排出流路而不从上述排气口排出残压。
【专利说明】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在五口电磁切换阀上附设有将残压自动排出的残压排气阀,其中该残压是残留在经由该切换阀供给排出压力气体的流体压回路中的残压,从而构成能够防止上述残压导致的流体压设备的误动作或非预期的动作等的安全回路。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通用的闭心型的五口电磁切换阀中,在贯穿主阀体的阀孔,分别开口设有中央的供给流路、其两侧的一对输出流路以及位于这些输出流路的两侧的阀孔端侧的一对排出流路,使上述供给流路与向主阀体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连通,并使上述供给流路的两侧的一对输出流路与主阀体的一对输出口连通,进而使这些输出流路的两侧的排出流路与主阀体的一对排出口连通。
[0003]并且,构成为,在上述阀孔内,滑动自如地嵌插有主阀芯,该主阀体的周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密封部件,通过作用于与该主阀芯的两端部抵接的活塞中的任意一者的流体压操作力来驱动该主阀体,使该主阀芯在阀孔内的两个切换位置移动,上述两个切换位置亦即使供给口与一对输出口中的任一方连通并使另一方的输出口与排出口连通的第一切换位置、和与其相反地使上述供给口与另一方的输出口连通并使另一方的输出口与排出口连通的第二切换位置,另外构成为,在流体压操作力未作用于上述任一活塞的情况下,通过作用于上述主阀芯的弹簧的作用力,能够切换到设置于阀孔的各流路的任一流路相互不连通的中立位置。
[0004]在具有这种闭心位置(中立位置)的五口切换阀中,从上述供给口向任一输出口供给流体压,使与该输出口连接的流体压设备动作,在为了使该动作结束而使主阀芯返回到中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五口切换阀而使流体压设备进行了动作的压力空气作为残压被封入在流体压回路侧,在该残压因某种不测的原因被排出时,封入有上述残压的流体压设备有时会误动作或者进行非预期的动作而成为危险的状态,在想要消除该状态的情况下就需要排出该残压。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主阀由具有闭心位置的五口切换阀构成,在该主阀中的主阀芯位于上述闭心位置,在想要排出与该主阀中的一对输出口连通的流体压回路的上述残压的情况下,通过隔断向主阀的供给口供给压力气体,从而能够排出该残压,能够构成防止该残压导致的流体压设备的误动作或非预期的动作等的安全回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具有由闭心型的五口式电磁切换阀构成的主阀和安装于该主阀的残压排气阀,上述残压排气阀在设于排气阀体的排气阀孔内设有:分别与上述主阀的两个输出口连通并将该输出口向大气开放的两个残压排出流路、和与形成于该残压排出流路的残压排气阀座接触或分离而分别将该残压排出流路开闭的一对排气阀芯,通过开放弹簧将该排气阀芯向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分离的方向施力,并且使在上述排气阀孔内以介于上述一对排气阀芯之间的方式形成的驱动压力室与上述主阀的供给口连通,当从上述供给口向上述驱动压力室内供给气体时,上述排气阀芯克服上述开放弹簧的作用力而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抵接,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闭锁,在未从上述供给口向上述驱动压力室内供给气体的状态下,上述排气阀芯借助上述开放弹簧的作用力而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离开,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开放。
[0007]在本发明中,上述主阀具有:与形成于主阀体的主阀孔连通的中央的上述供给口、在该供给口的两侧与上述主阀孔连通的上述两个输出口、和通过该输出口在阀孔端侧的位置与上述主阀孔连通的两个排气口,并且具有:滑动自如地插入于上述主阀孔内的主阀芯、将该主阀芯向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驱动的驱动机构、和使上述主阀芯复位到中立位置的复位用弹簧,上述第一切换位置是上述供给口与一方的输出口连通且另一方的输出口与一方的排气口连通的切换位置,上述第二切换位置是上述供给口与上述另一方的输出口连通且上述一方的输出口与另一方的排气口连通的位置,上述中立位置是所有的上述口关闭的位置。
[0008]另外,上述驱动机构具备:与上述主阀芯的一端和另一端抵接的一对活塞、和用于将先导气体导入到在各个活塞的一侧形成的压力室中的先导式电磁阀。
[0009]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上述主阀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排气阀体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用连通口、和与上述两个输出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在上述排气阀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安装座抵接的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用连通口连通的供给通孔、和与上述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残压排出通孔。
[0010]优选的是,上述残压排气阀的上述排气阀孔与上述主阀的上述主阀孔相互平行。
[0011]另外,根据由本发明提供的其他的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上述主阀具有:包括一个供给口、两个输出口以及两个排气口的主阀体;以使全部的上述口连通的方式形成在该主阀体的内部的主阀孔;移动自如地收纳于该主阀孔内并对将邻接的上述口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的主阀芯;和驱动该主阀芯的先导式电磁阀,上述残压排气阀具有:安装于上述主阀体的排气阀体;形成于该排气阀体的内部的排气阀孔;在该排气阀孔内相向地被收纳的两个排气阀芯;在该两个排气阀芯之间的位置使上述排气阀孔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通孔;在该供给通孔的两侧的位置使上述排气阀孔与上述两个排气口分别连通的两个残压排出通孔;以隔断上述供给通孔和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两个排气阀芯上的隔断用密封部件;将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分别向大气开放的两个残压排出流路;形成于各个残压排出流路并与上述排气阀芯接触或分离的残压排气阀座;和对上述排气阀芯向着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开放弹簧。
[0012]上述排气阀芯在相互相向的端面上具有凹部,通过该凹部在上述两个排气阀芯之间形成有用于导入来自上述供给口的气体的驱动压力室。
[0013]另外,优选的是,上述残压排气阀的排气阀孔具有轴线方向中央的大径孔部和轴线方向两端的小径孔部,上述大径孔部的直径比上述小径孔部的直径大,上述供给通孔和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在上述大径孔部连通,在上述小径孔部形成有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并且在上述小径孔部的内侧端形成有上述残压排气阀座,上述排气阀芯具有收纳于上述大径孔部内的大径阀部和收纳于上述小径孔部内的小径阀部,上述大径阀部的直径比上述小径阀部的直径大,在上述大径阀部的外周安装有上述隔断用密封部件,在上述小径阀部的内侧端安装有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接触或分离的开闭用密封部件。
[0014]进而,也可以是,在上述主阀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排气阀体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用连通口、和与上述两个输出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在上述排气阀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安装座抵接的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用连通口连通的上述供给通孔、和与上述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分别地连通的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
[0015]根据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发明的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主阀由具有闭心位置的五口切换阀构成,在该主阀中的主阀芯位于上述闭心位置,想要排出与该切换阀中的一对输出口连通的流体压回路的上述残压的情况下,通过隔断主阀向供给口供给压力气体,从而能够排出该残压,能够作为防止该残压导致的流体压设备的误动作或非预期的动作等的安全回路发挥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
[0017]图2是以使先导式电磁阀露出的状态示出的上述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0018]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例中的向供给口供给气体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19]图4是针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残压排气阀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
[0020]图5是替代上述实施例中的五口切换阀的主阀体上的残压排气阀而安装阀体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10的一个实施例,图2明确地表示其内部构造,尤其是搭载于主阀20的残压排气阀40的内部构造。上述主阀20如以下详细叙述所示,由具有闭心位置的已知的五口式电磁切换阀构成。
[0022]该带残压排气阀的五口切换阀10在上述主阀20上搭载上述残压排气阀40。上述主阀20具有:主阀体21 ;形成于该主阀体21的供给口 P ;第一及第二输出口 A、B ;第一及第二排出口 EA、EB ;以及贯穿上述主阀体21的主阀孔22,供给流路23、第一及第二输出流路24A、24B以及第一及第二排气流路25A、25B连通到该主阀孔22。更具体地说,在上述主阀孔22的轴线L方向的中央部,连通有与上述供给口 P相连的上述供给流路23,在上述主阀孔22中的上述供给流路23的两侧的位置,连通有与第一输出口 A相连的第一输出流路24A及与第二输出口 B相连的第二输出流路24B,进而,在上述主阀孔22中的比上述第一及第二输出流路24A、24B更靠各阀孔端侧的位置上,连通有与第一排气口 EA相连的第一排气流路25A以及与第二排气口 EB相连的第二排气流路25B,对上述流路进行切换的主阀芯27沿着上述轴线L方向滑动自如地插入在上述主阀孔22内。
[0023]在上述主阀体21的轴线L方向的一端侧,连结有第一活塞箱30a,在形成于该第一活塞箱30a内的第一活塞室3IA内,收纳有与上述主阀芯27的一端抵接并对其进行驱动的第一活塞28a。另外,在上述主阀体21的另一端侧,经由适配器模块35连结有第二活塞箱30b,在形成于该第二活塞箱30b内的第二活塞室31B内,收纳有与上述主阀芯27的另一端抵接并对其进行驱动的第二活塞28b。上述第一活塞28a和第二活塞28b的直径相同。
[0024]另外,在上述第一活塞室31A和第二活塞室31B的内部通过上述第一活塞28a及第二活塞28b被区分成第一压力室31a及第二压力室31b,该第一压力室31a及第二压力室31b如图1及图2所不,与固定在上述第一活塞室30a的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及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的各先导输出口(省略图不)连通。
[0025]并且,在上述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处于非通电的状态下向上述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通电时,来自该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的先导输出口的先导气体经过收纳上述第一活塞28a的第一活塞箱30a内的通路(省略图示)导入到上述第一压力室31a,并且上述第二压力室31b通过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向大气开放,因此,上述先导气体经由上述第一活塞28a按压上述主阀芯27,该主阀芯27在图1中移动到到达右端的第一切换位置。其结果是,供给口 P通过供给流路23、主阀孔22以及第一输出流路24A与第一输出口 A连通,向与该第一输出口 A连接的流体压回路供给压力气体,另一方面,第二输出口 B通过第二输出流路24B、主阀孔22以及第二排气流路25B与第二排气口 EB连通,与该第二输出口 B连接的流体压回路的压力气体被排气。
[0026]相反地,断开对上述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的通电而向上述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通电时,上述第一压力室31a内的先导气体通过上述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而向大气排出,并且来自上述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的先导输出口的先导气体经过第一活塞箱30a、主阀体21、复位机构用的适配器模块35以及第二活塞箱30b内的通路(省略图示)而被导入到上述第二压力室31b,该先导气体经由第二活塞28b按压主阀芯27,因此该主阀芯27在图1中移动到到达左端的第二切换位置。其结果是,供给口 P通过供给流路23、主阀孔22以及第二输出流路24B与第二输出口 B连通,向与该第二输出口 B连接的流体压回路供给压力气体,另一方面,第一输出口 A通过第一输出流路24A、主阀孔22以及第一排气流路25A与第一排气口 EA连通,与该第一输出口 A连接的流体压回路的压力气体被排气。
[0027]这样一来,通过向任一先导式电磁阀32a、32b通电,先导气体从其输出口导入到一方的压力室31a、31b,通过断开对另一方的先导式电磁阀的通电,另一方的压力室的先导气体通过引导排出口而被排出,由此,上述主阀芯27在主阀孔22内移动到第一及第二这两个切换位置。该动作与一般周知的两位五口电磁切换阀的动作没有任何变化。
[0028]另外,在上述主阀芯27的中心设有贯通孔27b,但该贯通孔27b将形成于上述第一及第二活塞28a、28b和主阀体21的端面之间的背压室33a、33b之间相互连通,用于在上述活塞28a、28b移动时将一方的背压室内的气体向另一方的背压室内释放。
[0029]另外,在如上所述向供给口 P供给压力气体的情况下,由于该压力气体的作用,残压排气阀40占据图3的动作位置,关于该残压排气阀40的动作,在下文中说明。
[0030]上述适配器模块35上设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在两个先导式电磁阀32a、32b非通电时将上述主阀芯27复位到中立位置。上述适配器模块35在上述主阀体21和第二活塞箱30b之间通过密封部件气密地安装,在该适配器模块35的内部,形成有与上述主阀体21的主阀孔22连通的带阶梯部36a的通孔36,上述主阀芯27插通于该通孔36内,该主阀芯27的末端在上述第二活塞箱30b内与上述第二活塞28b抵接。
[0031]并且,在上述主阀芯27的位于上述通孔36内的部分上,形成有直径比在上述主阀孔22内滑动的部分更小的细径部27a,在该细径部27a上安装有呈环状的第一及第二弹簧承接件37、38,复位用弹簧39以压缩状态夹设于形成在两个弹簧承接件37、38上的凸缘部37b,38b之间。位于上述主阀体21侧的第一弹簧承接件37中,形成于上述凸缘部37b的外表面的接触面37a的外径侧部分与上述主阀体21的端面相向,上述接触面37a的内径侧部分与上述主阀芯27的上述细径部27a的一端的阶梯部相向。另一方面,位于第二活塞箱30b侧的第二弹簧承接件38中,上述凸缘部38b的外表面的接触面38a的外径侧部分与上述适配器模块35的通孔36的端部的阶梯部36a相向,上述接触面38a的内径侧部分与上述细径部27a的另一端的阶梯部相向。
[0032]上述主阀芯27的复位机构如上构成,因此,通过向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通电,向第一压力室31a导入先导气体,主阀芯27通过第一活塞28a切换到上述第一切换位置时,该主阀芯27按压第一弹簧承接件37并使其移动,因此,上述复位用弹簧39被压缩,成为积蓄有复位用能量的状态,解除上述第一先导式电磁阀32a的通电时,上述主阀芯27通过被上述复位用弹簧39的弹性力按压的上述第一弹簧承接件37而复位到图1的中立位置。
[0033]相反地,通过向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通电,向第二压力室31b导入先导气体,主阀芯27通过第二活塞28b切换到上述第二切换位置时,该主阀芯27按压第二弹簧承接件38并使其移动,因此,上述复位用弹簧39被压缩,成为积蓄有复位用能量的状态,解除上述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b的通电时,上述主阀芯27通过被上述复位用弹簧39的弹性力按压的上述第二弹簧承接件38而复位到图1的中立位置。
[0034]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先导式电磁阀32a、32b处于非通电状态而先导气体未被导入到第一及第二压力室31a、31b时,复位用弹簧39将两个弹簧承接件37、38的间隔扩大,保持在图1的位置,因此,主阀芯27被保持在中立位置,即闭心位置。
[0035]另外,上述主阀芯27的复位机构并不一定需要设置于上述主阀体21和第二活塞箱30b之间的适配器模块35,例如也可以设置于主阀体21等。
[0036]接着,参照图1及图2,对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具体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0037]该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的基台部41a与设置于上述主阀体21的上部外表面的平坦的安装座21a连接,在该安装座21a的中央位置上,形成有通向上述供给流路23的供给用连通口 42,并且在该供给用连通口 42的两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输出流路24A、24B连通的第一及第二排出用连通口 43a、43b。
[0038]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的基台部41a的安装面41b上,在其中央位置上开口设有通向上述安装座21a的供给用连通口 42的供给通孔44,并且,在该供给通孔44的两侧的位置上,开口设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排出用连通口 43a、43b连通的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通孔45a、45b。另外,在上述安装座21a和安装面41b之间夹设有垫圈46的状态下,上述排气阀体41安装于上述主阀体21。
[0039]通过这样的结构,将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的基台部41a固定于主阀体21上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切实地形成二者的气体通路。
[0040]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相对于上述主阀体21的安装座21a的安装如图2及图4那样可知地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使在该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以位于上述第一活塞箱30a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的突起47卡合到设置于该第一活塞箱30a的凹部48,另一方面,在上述排气阀体41的上述适配器模块35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设有相对于该排气阀体41弹性地出没的出没突起49,在使该排气阀体41的上述突起47与设置于上述第一活塞箱30a的凹部48卡合的状态下,向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按下排气阀体41,使上述出没突起49弹性地卡合于设置于该适配器模块35的凹部50。然而,残压排气阀40相对于主阀体21的安装座21a的固定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结构,可以采用任意固定方式。
[0041]如图1所示,上述残压排气阀40在其排气阀体41内设有具有与上述主阀20的主阀孔22的轴线L平行的轴线LI的排气阀孔51,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的第一及第二的两个排气阀芯53A、53B以使形成于各自端面上的凹部54a相互相向的姿势滑动自如地收纳在该排气阀孔51内,通过上述凹部54a形成驱动压力室54。
[0042]上述排气阀孔51具有轴线LI方向中央的大径孔部51a和轴线LI方向两端的小径孔部51b,上述大径孔部51a形成为比上述小径孔部51b大的直径。在上述大径孔部51a连通有向上述驱动压力室54供给压力气体的上述供给通孔44以及位于该供给通孔44的两侧的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通孔45a、45b,在上述小径孔部51b形成有经由上述大径孔部51a分别通向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通孔45a、45b的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流路56a、56b以及将该残压排出流路56a、56b分别向大气开放的残压排出口 56c,并且在该小径孔部51b的内侧端,形成有分别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流路56a、56b包围的第一及第二残压排气阀座58a、58b。
[0043]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及第二排气阀芯53A、53B具有被收纳在上述大径孔部51a内的大径阀部53a以及被收纳在上述小径孔部51b内的小径阀部53b,上述大径阀部53a形成为比上述小径阀部53b大的直径。在上述大径阀部53a的外周,将上述供给通孔44和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通孔45a、45b相互隔断的唇形的隔断用密封部件55以使唇部面向上述供给通孔44侧的姿势安装,在上述小径阀部53b的内侧端,安装有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抵接及分离的O型环式的开闭用密封部件57。
[0044]进而,上述排气阀芯53A、53B构成为,通过在形成于该排气阀芯53A、53B的外周的凸缘状的弹簧承接件65和形成于上述大径孔部51a与小径孔部51b的边界的阶梯部66之间以压缩状态夹设线圈状的开放弹簧59,始终对该排气阀芯53A、53B向着上述开闭用密封部件57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离开的方向施力,来自上述供给口 P的压力气体不向上述驱动压力室54供给时,两个上述排气阀芯53A、53B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离开,在排气阀孔51的中央部相互抵接。
[0045]另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气阀座58a、58b之中,一方的第一残压排气阀座58a形成于排气阀体41的排气阀孔51的内表面,另一方的第二残压排气阀座58b设置于在排气阀孔51的端部形成残压排出口 56c的末端部件61的内端,该末端部件61如图2中明确所示,通过贯穿并插入到设置于排气阀体41以及末端部件61的固定孔63中的U字状的夹子62而安装到该排气阀体41。图中64是将上述末端部件61的外周面和上述排气阀孔41的内周面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0046]具有上述结构的残压排气阀40如下所示地动作。如图1所示,在压力气体未供给到主阀20的供给口 P的初始状态下,上述第一及第二排气阀芯53A、53B由于上述开放弹簧59的弹性力而位于使开闭用密封部件57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离开的开放位置,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流路56a、56b开放。
[0047]从该初始状态起,压力气体被供给到上述供给口 P,该压力气体从上述供给流路23经过主阀体21的安装座21a的供给用连通口 42以及通孔44,被供给到由两个排气阀芯53A、53B的相向端的凹部54a形成的上述驱动压力室54时,通过该压力气体,如图3所示,上述两个排气阀芯53A、53B从图1的开放位置起,克服上述开放弹簧59的弹性力移动到开闭用密封部件57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抵接的闭锁位置,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残压排出流路56a、56b闭锁。在该状态下,从通向两个输出流路24A、24B的连通口 43a、43b经过残压排出通孔45a、45b而流入到上述排气阀孔51内的压力气体不会从上述该排气阀孔51的两端的残压排出口 56c被排出。
[0048]S卩,为了向与上述主阀20的第一及第二输出口 A、B连接的流体压回路提供气体,将压力气体供给到该主阀20的供给口 P时,上述压力气体从该主阀20的供给流路23向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驱动压力室54供给,因此,上述排气阀芯53A、53B克服上述开放弹簧59的作用力而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压接,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56a、56b闭锁。因此,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存在不会对与主阀20的输出口 A、B连接的流体压回路的动作产生影响。
[0049]对此,断开对上述供给流路23的气体供给时,上述残压排气阀40的上述排气阀芯53A、53B由于上述开放弹簧59的作用力而从上述残压排气阀座58a、58b离开,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56a、56b开放,因此,与主阀20的输出口 A、B连接的流体压回路的残压经过上述残压排气阀40被全部排出。
[0050]另外,如上所述,对于上述残压排气阀40相对主阀体21的固定,使设置于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的突起47与设置于第一活塞箱30a的凹部48卡合,并且使设置于上述排气阀体41的另一端的出没突起49弹性地卡合于设置于适配器模块35的凹部50,可以自由装卸,因此,可以拆下安装于上述安装座21a的残压排气阀40,取而代之,如图5所示,也可能够更换地安装将该安装座21a的各连通孔分别气密地关闭的阀体盖67。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该阀体盖67上设置与残压排气阀40的情况同样的突起47以及出没突起49,重要的是,使残压排气阀40的排气阀体41和上述阀体盖67的装卸结构相同即可,由此,可以将上述五口切换阀10转用于附设有残压排气阀40的情况和不具备残压排气阀40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具有由闭心型的五口式电磁切换阀构成的主阀和安装于该主阀的残压排出阀, 上述残压排出阀在设于排出阀体的排出阀孔内设有:分别与上述主阀的两个输出口连通并将该输出口向大气开放的两个残压排出流路、和与形成于该残压排出流路的残压排出阀座接触或分离而分别将该残压排出流路开闭的一对排出阀芯,通过开放弹簧将该排出阀芯向从上述残压排出阀座分离的方向施力,并且使在上述排出阀孔内以介于上述一对排出阀芯之间的方式形成的驱动压力室与上述主阀的供给口连通,当从上述供给口向上述驱动压力室内供给气体时,上述排出阀芯克服上述开放弹簧的作用力而与上述残压排出阀座抵接,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闭锁,在未从上述供给口向上述驱动压力室内供给气体的状态下,上述排出阀芯借助上述开放弹簧的作用力而从上述残压排出阀座离开,将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主阀具有:与形成于主阀体的主阀孔连通的中央的上述供给口、在该供给口的两侧与上述主阀孔连通的上述两个输出口、和通过该输出口在阀孔端侧的位置与上述主阀孔连通的两个排出口,并且具有:滑动自如地插入于上述主阀孔内的主阀芯、将该主阀芯向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驱动的驱动机构、和使上述主阀芯复位到中立位置的复位用弹簧, 上述第一切换位置是上述供给口与一方的输出口连通且另一方的输出口与一方的排气口连通的切换位置,上述第二切换位置是上述供给口与上述另一方的输出口连通且上述一方的输出口与另一方的排气口连通的位置,上述中立位置是所有的上述口关闭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备:与上述主阀芯的一端和另一端抵接的一对活塞、和用于将先导气体导入到在各个活塞的一侧形成的压力室中的先导式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阀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排出阀体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用连通口、和与上述两个输出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排出用连通口, 在上述排出阀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安装座抵接的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用连通口连通的供给通孔、和与上述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残压排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残压排出阀的上述排出阀孔与上述主阀的上述主阀孔相互平行。
6.一种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闭心型的五口式电磁切换阀构成的主阀和安装于该主阀的残压排出阀, 上述主阀具有:包括一个供给口、两个输出口以及两个排气口的主阀体;以使全部的上述口连通的方式形成在该主阀体的内部的主阀孔;移动自如地收纳于该主阀孔内并对将邻接的上述口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的主阀芯;和驱动该主阀芯的先导式电磁阀, 上述残压排出阀具有:安装于上述主阀体的排出阀体;形成于该排出阀体的内部的排出阀孔;在该排出阀孔内相向地被收纳的两个排出阀芯;在该两个排出阀芯之间的位置使上述排出阀孔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通孔;在该供给通孔的两侧的位置使上述排出阀孔与上述两个排气口分别连通的两个残压排出通孔;以隔断上述供给通孔和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两个排出阀芯上的隔断用密封部件;将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分别向大气开放的两个残压排出流路;形成于各个残压排出流路并与上述排出阀芯接触或分离的残压排出阀座;和对上述排出阀芯向着从上述残压排出阀座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开放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示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阀芯在相互相向的端面上具有凹部,通过该凹部在上述两个排出阀芯之间形成有用于导入来自上述供给口的气体的驱动压力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残压排出阀的排出阀孔具有轴线方向中央的大径孔部和轴线方向两端的小径孔部,上述大径孔部的直径比上述小径孔部的直径大,上述供给通孔和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在上述大径孔部连通,在上述小径孔部形成有上述残压排出流路,并且在上述小径孔部的内侧端形成有上述残压排出阀座, 上述排出阀芯具有收纳于上述大径孔部内的大径阀部和收纳于上述小径孔部内的小径阀部,上述大径阀部的直径比上述小径阀部的直径大,在上述大径阀部的外周安装有上述隔断用密封部件,在上述小径阀部的内侧端安装有与上述残压排出阀座接触或分离的开闭用密封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残压排出阀的五口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阀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排出阀体的安装座,在该安装座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口连通的供给用连通口、和与上述两个输出口分别地连通的两个排出用连通口, 在上述排出阀体上形成有与上述安装座抵接的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开口设有与上述供给用连通口连通的上述供给通孔、和与上述两个排出用连通口分别地连通的上述两个残压排出通孔。
【文档编号】F16K11/22GK104421463SQ20141043126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西山达也, 村上崇史, 宫添真司 申请人:Smc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