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6001发布日期:2020-06-02 20: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块是由依次叠加的上板(1)、中板(2)和下板(3)这三块钣金料冲铆成一体,且中板(2)的硬度小于上板(1)和下板(3)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上和下板(3)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冲铆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3)上设有若干个工艺孔(6),且下板(3)上的工艺孔(6)与上板(1)上的冲铆孔(4)数量相同、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中板(2)和下板(3)上均设有若干个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内孔(5),且中板(2)的内孔(5)孔径大于上板(1)和下板(3)的内孔(5)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3)先放置在中板(2)下方叠起对齐后冲铆成一体,上板(1)再放置在中板(2)上方叠起对齐后冲铆成一体。

6.一种平衡块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冲制出一块没有硬度要求的中板(2),在中板上设置若干个内孔(5);

步骤二、冲制出一块外形与中板(2)相同的上板(1),该上板硬度大于中板(2)硬度,在上板(1)上设置若干个内孔(5),且上板(1)上的内孔(5)与中板(2)上的内孔(5)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再设置若干个冲铆孔(4);

步骤三、冲制出一块外形与中板(2)相同的下板(3),该下板硬度大于中板(2)硬度,在下板(3)上设置若干个内孔(5),且下板(3)上的内孔(5)与中板(2)上的内孔(5)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再设置若干个冲铆孔(4)和若干个工艺孔(6),且下板(3)上的工艺孔(6)与上板(1)上的冲铆孔(4)数量相同、位置对应;

步骤四、将中板(2)放置在下板(3)上叠起对齐后,放入冲模模具冲铆一体形成半成品;

步骤五、将上板(1)放置在步骤四制作的半成品下方,并使上板(1)与中板(2)贴合叠起对齐后,再放入冲模模具冲铆一体形成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板(2)厚度为3mm,选用材料为q235钢材料;所述的上板(1)和下板(3)厚度均为1.6mm,选用材料均为硬度hrc40-45的65mn钢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中板(2)和下板(3)上设置的内孔(5)为定位槽孔,且上板(1)和下板(3)上的定位槽孔宽度比中板(2)上的定位槽孔宽度小0.4~0.6mm;所述的上板(1)上和下板(3)上分别设有五个冲铆孔(4),每个冲铆孔(4)孔径均为φ4±0.05mm;所述的下板(3)上设有五个工艺孔(6),每个工艺孔(6)孔径均为φ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和步骤五均由冲铆机由上而下冲铆一体,该冲铆机的冲针尺寸为φ4±0.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平衡块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先将冲铆机的冲针位置对准下板(3)上的五个冲铆孔(4),再将中板(2)冲凹填充涨紧在下板(3)上的五个冲铆孔(4)内;所述的步骤五中先将冲铆机的冲针对准穿过下板(3)上的五个工艺孔(6),再将中板(2)冲凹填充涨紧在上板(1)上的五个冲铆孔(4)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平衡块是由依次叠加的上板、中板和下板这三块钣金料冲铆成一体,且中板的硬度小于上板和下板;因此,通过三合一制成的平衡块材料选择余地更多,在保证使用重量的基础上,可做到更小的整体尺寸和更简单的制造工艺。同时,上板、中板和下板上均设有与刀片组件作活动配装的内孔,且中板的内孔孔径大于上板和下板的内孔孔径,则在刀片组件运行时,只会与硬度更大的上板和下板接触摩擦,从而增强平衡块的耐磨性能。因此,相比传统的全部由粉未冶金通过烧结而成的平衡块,本发明的这种利用独特制造方法进行三合一冲铆而成的平衡块,不但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得更低,而且整个生产过程能耗小,对环境污染少。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良;王健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伊司达环保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