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滑鞋及轮滑鞋的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39479发布日期:2020-12-01 13:1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滑鞋及轮滑鞋的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轮滑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滑鞋及轮滑鞋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轮滑鞋在赛道上的速度,排轮旋转的直线度以及流畅度尤为重要,现在市场上的轮滑鞋在为轮子安装轴承时,如图13所示,为保证两个轴承之间能精确达到10mm间隔,而在两个轴承之间设置轴承套7;以及在将排轮组装到轮架上时,为保证排轮旋转时不会摩擦到轮架而减速刹车,轮架内侧需设置内搭子并使内搭子303与轴承内圈相抵;如此一来,传统的轮滑鞋不得不增加不必要的公差,难以保证排轮旋转时的直线度,并且增加了轮架加工成本,更甚至,在排轮组装至轮架上时,轮架内侧的内搭子对轴承内圈的过度挤压会使得轴承游隙改变,从而造成排轮无法流畅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的轮滑鞋,该轮滑鞋通过在轴承上设置外凸的凸台,使得凸台与轮架侧板抵接,这样凸台就取代了以往轮架侧板上预先加工的内搭子,简化了轮架侧板的加工,而轴承可通过开模加工成标准件,从而使得组装更为方便,也能降低轮滑鞋的成本。

进而提供一种轮滑鞋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滑鞋,包括:

轮芯,轮芯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孔;

轮架,配置为轮滑鞋的主体支撑,且轮架具有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侧板,轮芯处在两个侧板内,与轮芯配合处的侧板内表面平整;

轴承,该轴承通过转轴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包括内圈以及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轴承左右对称安装于安装孔内,并且外圈与安装孔的孔壁相接触;轴承的内圈向两侧对称延伸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安装孔内两个轴承的第二凸台均向内且相抵接,第一凸台均向外凸出于安装孔外并与轮架内侧表面相抵靠。

简言之,轴承的第一凸台代替了传统轮架内侧表面用于与轴承相抵的内搭子,该内搭子为轮架加工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无需内搭子的轮架加工成本锐减;由于轴承的加工精度更高,排轮的直线度相对易控,轮滑速度也易提高。

具体而言,由于轴承的第一凸台凸出于安装孔,第一凸台可以与轮架内侧表面接触,从而不用再加工轮架内侧表面的内搭子,大大缩减了轮架的加工成本;由于轴承相对于轮架加工更加精确,因此轴承的第一凸台相比于传统轮架的内搭子精度更高,更有效地保证排轮旋转时的直线性;由于在轴承的内圈上延伸有第二凸台,因此相较于传统轴承而言,省去了间距元件,即轴承套,优化了间距的公差,保障了轴承的钢球在正常游隙中运动,同时也保障了排轮转运最大的灵活性,也保证排轮旋转时的直线度,大大增加了轮滑竞速时的稳定性以及速度优势。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内壁上向中心延伸有凸环,两个轴承分别从凸环的两侧装入安装孔中。

作为优选,轴承外圈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目的是使轴承外圈与安装孔通过摩擦力保持相对静止,轴承外圈与安装孔之间无相对滑动,当轮子受力转动时,轴承获得的动能损失更小,就能使排轮旋转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厚度等于两个第二凸台的长度之和。这样不仅使得轴承安装找位更方便更准确,还使得两个轴承安装后两个第二凸台恰好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轮芯包括轮辐、位于轮芯中心处的轮毂以及位于轮芯最外侧的轮圈,轮辐连接轮毂与轮圈。

一种轮滑鞋的成型方法:

一,预制轴承,轴承包括内圈以及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轴承的内圈向两侧对称延伸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

二,将两个所述轴承左右对称装入轮芯的安装孔中,安装孔内两个轴承的第一凸台均向外凸出于安装孔并且第二凸台均向内且相抵接;

三,将轮芯装入两个预先成型的轮架侧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凸台与轮架侧板内侧表面抵接配合,在轴承内穿入销轴并与轮架侧板组合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轮芯的厚度为15mm-21mm,其厚度不大于两个轴承的厚度之和;在轮芯外设有用于防止胎面剥落的双层腰孔结构,双层腰孔结构沿轮芯周向方向设置并在双层腰孔结构外浇灌有高分子材料的胎面。在轮芯减薄后,轮滑鞋的整体重量减轻,并且在轮滑鞋轮子竖直直线滚动时,其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少,类似冰刀接近一条直线,因此,减薄后的轮芯有着巨大的速度优势;双层腰孔结构使轮滑鞋具有了物理结构上的弹性,使使用者在空中落地时具有更多的缓冲。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的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由于轴承的内圈具有凸出于安装孔的第一凸台,且第一凸台可代替传统轮架内表面用于与轴承相抵的内搭子,故轮架的内侧表面可做成平整的平面,相较于现有的传统轮架,该轮架去除了用于抵接传统轴承内圈的内搭子,该内搭子是传统轮架开模和加工成本高的原因,第一凸台的设计使得轮架的开模与加工成本锐减;低廉的加工会使得传统轮架上的凸圈有差异,无法确保轮滑轮的直线度;甚至在装配时,凸圈过度挤压传统轴承的内圈而使内圈错位,使得传统轴承游隙改变,造成轮滑轮转动不顺畅,大大影响使用;而轴承的加工精度更高,因此轴承的第一凸台相比于传统轮架的内搭子精度更高,排轮的直线度相对易控,轮滑速度也易提高。

2、轴承具有凸出的第二凸台,在两个轴承安装至安装孔中后,两个轴承的第二凸台相抵,因此相较于传统轴承而言,省去了间距元件,即轴承套,优化了间距的公差,保障了轴承的钢球在正常游隙中运动,同时也保障了排轮转运最大的灵活性,也保证排轮旋转时的直线度,大大增加了轮滑竞速时的稳定性以及速度优势。

3、由于轴承左右两侧向外凸出的第一、第二凸台相对称,因此在将轴承装入安装孔中时,不用区分轴承的正反面,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并且这样采用特殊设计的轴承开模、加工也比较方便。

4、在轮芯减薄后,轮滑鞋的整体重量减轻,并且在轮滑鞋轮子竖直直线滚动时,其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少,类似冰刀接近一条直线,因此,减薄后的轮芯有着巨大的速度优势,再配合本发明关于轴承与轮架侧板的安装设计,使得轮子转动更顺滑,且在同样的摩擦力作用下,轮子转动时间会更长,行进的更远;同时,双层腰孔结构使轮滑鞋具有了物理结构上的弹性,使使用者在空中落地时具有更多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轴承与轮芯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轴承与轮芯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轴承与轮芯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轴承与轮芯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轴承与轮芯装配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转动结构与轮架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转动结构与轮架组装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芯转动结构与轮架组装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轮滑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传统轴承与传统轮架组合安装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轮芯1;轮辐101;轮毂102;轮圈103;紧固结构2;第一环圈201;第二环圈202;腰孔203;肋柱204;轮架3;销孔301;轮架侧板302;凸圈303;pu料4;轴承5;内圈501;外圈502;第一凸台503;第二凸台504;安装孔104;凸环105;销轴6;轴承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轮芯转动结构,包括轮芯1以及轴承5。在本实施例中,将沿轮芯1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称为厚度。

轮滑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轮滑这一产品也趋于稳定;这就造成了所有的轮滑鞋千篇一律,虽然外观不停在改变,但是其核心,比如轮滑轮的厚度、使用的轴承等,已经很久没有过重大的改进。

轮滑轮的合格验证需经过一整套特定的测试,检验其寿命、耐磨性等关键性能是否达到要求;由于过去技术有限,为了能通过测试,标准的轮滑轮均做到了24mm的厚度,相同结构下,较大厚度的滑轮强度强于较小厚度的滑轮,而绝大多数的厂商可能都不曾考虑过轮子厚度如何减薄这个问题,就将轮子的厚度定在24mm生产;因此减薄轮滑轮的厚度将是一个对轮滑产业的重大改进,这一改进无论是对生产还是轮滑比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轮滑轮的质量,在所用材料不变,轮子测试条件不变,测试结果也不变的前提下,将全球通行的24mm厚度减至16mm厚度,单轮质量减轻30%以上;本发明是建立在将轮滑轮削薄后的基础上,进而对轴承5做进一步改进。

具体地说,如图1-6所示,所述的轮芯1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轴承5的安装孔104,且安装孔104内壁上向中心延伸有凸环105,凸环105的厚度为3.2mm;所述的轴承5包括内圈501以及外圈502,内圈501与外圈502之间设有滚动体,滚动体可以是钢球滚珠或者滚针等,内圈501与外圈502之间设置的滚动体并不限定,外圈502与安装孔104连接固定,即轴承5与安装孔104为过盈配合,将轴承5摁压入安装孔104中,依靠摩擦力两者即可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圈501沿轴线方向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凸台503与第二凸台504,并且第一凸台503与第二凸台504均凸出于外圈50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凸环105的厚度为3.2mm,为了使得两个轴承5的第二凸台504在装配后可以相抵靠,故将第一凸台503与第二凸台504的厚度均设置为1.6mm,而外圈502的厚度与传统轴承5的厚度相同,为7mm,因此内圈501的总厚度为10.2mm;两个轴承5分别从所述的凸环105两侧装入安装孔104中,如图4、5所示,此时两个轴承5的外圈502与凸环105相贴靠,同时两个轴承5的第二凸台504相抵靠,第一凸台503凸出于轮芯1,轴承5与安装孔104完成过盈配合。

如图13所示,与传统的轴承相对比来说,传统的轴承其内、外圈厚度相同,且需要在两个轴承之间设置间距元件,即轴承套7,用来保证两个轴承之间的间距,以使轴承可正常工作;现双向增加轴承5内圈501厚度直至轴承5装配入安装孔104后,两个轴承5的内圈501可以相抵靠,以取代间距元件,从而优化间距的公差,保证直线度,又能保证轴承5的钢球在正常游隙中运动,同时也保障了排轮运转最大的灵活性。

除此之外,该轮芯转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轮芯1外的高分子材料,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pu料4,pu料4在轮芯1外形成胎面;轮芯1还包括轮辐101、轮芯1中心处的轮毂102以及位于轮芯1最外侧的轮圈103,轮辐101从轮毂102处呈枝丫状向外辐射并连接到轮圈103的内侧表面上;轮圈103外设有用于防止pu料4因侧向受力剥落的紧固结构2,紧固结构2沿轮芯1的轴向设置,并且紧固结构2与轮芯1一体成型。

如图6-8所示,该紧固结构2是在将轮滑轮削薄后的基础上,考虑胎面在受到较大侧向力时,如刹车、竞速时转弯等,如何防止胎面从轮芯1上脱落,以免造成重大事故而设置的;所述的紧固结构2为双层腰孔结构,包括靠近轮圈103的第一环圈201以及远离轮圈103的第二环圈202,第一环圈201与第二环圈202设置在轮圈103外的中间位置并沿轮芯1径向方向向外逐层分布,并且在第一环圈201与轮圈103之间以及第二环圈202与第一环圈201之间均设有多个沿轮芯1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腰孔203;当在轮圈103外浇灌pu料4时,pu料4与紧固结构2浇灌结合并形成胎面,由于双层腰孔的存在,轮芯1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面积大大增加,抗剥落性能提升,使轮滑轮在改变对地夹角时更加稳固。

处于同一层的两个腰孔203之间形成有肋柱204,即肋柱204将同一层的腰孔203隔开;而第一环圈201与第二环圈202之间的肋柱204与第一环圈201与轮圈103之间的肋柱204沿周向相互错开设置,即第一环圈201与第二环圈202之间的肋柱204朝向圆心处对应的是在第一环圈201与轮圈103之间的腰孔203,这样使得紧固结构2的每个角度均具有可压缩或者说可形变的空间,从而使轮芯1具有物理结构弹性,若上下两层的肋柱204相对,该处就成了难以形变的实心结构,使得整体弹性不均匀,使用者在使用时很可能感受到行进间的异常感。

如图8所示,为了将轻量化的原则贯彻到底,轮圈103厚度大于第一环圈201厚度,第一环圈201厚度大于第二环圈202厚度,尽可能减少紧固结构2的重量,避免紧固结构2变成阻碍轻量化的一环。

如图13所示,由传统轴承内外圈厚度相同而衍生出的问题就是传统轮架内侧表面必须设置用于抵接传统轴承内圈的凸圈303,也就是内搭子,该凸圈303是传统轮架开模和加工成本高的原因,低廉的加工会使得同一轮架上的凸圈303有差异,无法确保轮芯转动结构的直线度;甚至在装配时,凸圈303过渡挤压传统轴承的内圈而使内圈错位,使得传统轴承游隙改变,造成轮子转动不顺畅,大大影响使用。

因此,如图9-12所示,进而提供一种轮滑鞋,包括轮架3以及上述的轮芯转动结构,该轮子与轮架3转动连接;轮架3内侧表面平整,轴承5的第二凸台504与轮架3内侧表面相抵靠,这样的轮架3加工成本锐减,排轮旋转的直线度相对易控,轮滑速度也易提高。

将轴承5与轮滑轮组装完成后,再安装到轮架3上:轮架3下部开设有销孔301,轴承孔与销孔301对齐后通过插设一销轴6连接固定,该销轴6为一对对锁螺丝;由于轴承5具有第二凸台504,此时轴承5的第二凸台504抵靠在轮架3内侧表面上,以防止轮滑轮转动时摩擦到轮架3。

因此,改进后的轮滑轮以及轮滑鞋大大节省了生产和加工成本,节省了材料;并且在性能方面,更加轻薄的轮滑轮使得整体轮滑鞋的重量减轻,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增加了比赛时的速度优势;使用该轴承5的优势在于:除去了不必要的公差,安装更加精确,保证轴承5的游隙不变以及轮滑轮在轮架3上的直线度,从而使得轮滑轮在轮架3上转动更加流畅,从而增加比赛中的竞争力;双层腰孔的设计增加了胎面与轮芯1的结合面积,使轮滑轮在改变对地夹角时更加稳固,同时增加了轮滑轮的结构弹性。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对轮滑轮厚度的减薄,从24mm减至16mm,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厚度的轮滑轮不适用;虽然上述技术特征以轮滑轮减薄后仍可正常使用的目的而开发,但它们也适用于24mm厚的轮滑轮以及其他厚度的轮滑轮。

针对上述轮芯转动结构和轮滑鞋提供一种提高轮滑鞋转动顺畅性的方法:

第一步,预先制作所述的轴承5,一般轴承5的制作是交由轴承生产厂进行的;轴承5的要求如下:包括内圈501以及外圈502,内圈501与外圈502之间设有滚珠,所述的内圈501沿轴线方向向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凸台503与第二凸台504,外圈502厚度为7mm,内圈501厚度(包括第一、第二凸台的厚度)为10.2mm,第一、第二凸台的厚度均为1.6mm。

第二步,将两个所述轴承5左右对称装入轮芯1的安装孔104中,且在装入轴承5时,由于轴承5的第一、第二凸台对称,因此并不用区分轴承的正反面;安装孔104内两个轴承5的第一凸台503均向外凸出于安装孔104,并且第二凸台504均向内且相抵接。

第三步,将轮芯1装入两个预先成型的轮架侧板302之间,轮架侧板302既可以通过冲压成型也可以通过车铣成型;所述的第一凸台503与轮架侧板302内侧表面抵接配合,在轴承5内传入销轴6并与轮架侧板302组合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