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堵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5987发布日期:2020-10-28 11:2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阀体堵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阀体堵塞。



背景技术:

现有阀体一般具有需要封堵的阀孔,阀孔通过阀体堵塞和密封圈进行封堵。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密封圈掉落的问题。为了解决密封圈掉落的问题,将阀体堵塞在与密封圈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与阀体堵塞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但此种方式不便于密封圈取出。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阀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体堵塞,在防止密封圈掉落的前提下,能方便取出密封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体堵塞,在阀体上开设有阀孔,并通过阀体堵塞、密封圈封堵所述阀孔;所述阀体堵塞在与密封圈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与阀体堵塞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阀体堵塞的接触圆柱面上开设斜槽;通过斜槽放入圆棒或者吹入一定空气即可取出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阀体堵塞的接触圆柱面上开设两个斜槽,且两个斜槽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斜槽为圆弧槽,所述斜槽的轴向长度方向穿过环形凹槽区域,并贯通接触圆柱面。

进一步,所述斜槽的轴线与阀体堵塞的轴线的夹角为15°~3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阀体堵塞与密封圈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上设置环形凹槽,密封圈与阀体堵塞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故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掉落的问题。在阀体堵塞的接触圆柱面上开设有两处斜槽,通过斜槽放入圆棒或者吹入一定压力空气即可方便取出密封圈。此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堵塞与阀体相配合的解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阀体堵塞,在阀体1上开设有阀孔1.1,并通过阀体堵塞2、密封圈3封堵所述阀孔1.1,用于密封油道。所述阀体堵塞2在与密封圈3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2.3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1,所述密封圈3与阀体堵塞2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2.1内,能够有效解决密封圈掉落的问题。环形凹槽2.1的宽度与接触圆柱面2.3的宽度有关;比如:接触圆柱面2.3的宽度为2mm,环形凹槽2.1的宽度为0.7mm~0.9mm。环形凹槽2.1深度与密封圈3的大小有关,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的线径为0.5mm~0.7mm,环形凹槽2.1的深度为0.4mm~0.6mm。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阀体堵塞2的接触圆柱面2.3上开设斜槽2.2。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堵塞2的接触圆柱面2.3上开设有两个斜槽2.2,且两个斜槽2.2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通过斜槽2.2放入圆棒或者吹入一定压力空气即可方便取出密封圈3。为便于加工,斜槽2.2为圆弧槽。斜槽2.2的轴向长度方向穿过环形凹槽2.1区域,并贯通接触圆柱面2.3。斜槽2.2的径向深度应不小于环形凹槽2.1的深度;斜槽2.2的直径应不小于环形凹槽2.1的深度;斜槽2.2的轴线与阀体堵塞2的轴线的夹角为15°~35°。比如:环形凹槽2.1的深度为0.6mm,斜槽2.2的直径取0.8mm,斜槽2.2的径向深度取0.6mm,斜槽2.2的轴线与阀体堵塞2的轴线的夹角取25°。



技术特征:

1.一种阀体堵塞,在阀体(1)上开设有阀孔(1.1),并通过阀体堵塞(2)、密封圈(3)封堵所述阀孔(1.1);所述阀体堵塞(2)在与密封圈(3)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2.3)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1),所述密封圈(3)与阀体堵塞(2)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堵塞(2)的接触圆柱面(2.3)上开设有斜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堵塞(2)的接触圆柱面(2.3)上开设有两个斜槽(2.2),且两个斜槽(2.2)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体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2.2)为圆弧槽,所述斜槽(2.2)的轴向长度方向穿过环形凹槽(2.1)区域,并贯通接触圆柱面(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体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2.2)的轴线与阀体堵塞(2)的轴线的夹角为15°~3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体堵塞,在阀体上开设有阀孔,并通过阀体堵塞、密封圈封堵所述阀孔;所述阀体堵塞在与密封圈相接触的接触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与阀体堵塞的接触部分能卡入到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阀体堵塞的接触圆柱面上开设有斜槽。本实用新型在防止密封圈掉落的前提下,能够方便取出密封圈。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喜;王康;苏亚军;向宏宇;郭海堂;黄昭雪;刘圆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