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695发布日期:2020-11-06 12:2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在排水、供电、供热、化工等工业企业中,需要大量使用到管道,管道的使用就必然需要使用阀门,阀门的工作安全是企业生产安全的保证,阀门的开闭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动力源的大小,现有技术的阀门通常采用手动阀门和液动阀门,而在一些危险区如采用人工手动阀方式开阀或关阀,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具备提高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在一些危险区如采用人工手动阀方式开阀或关阀,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部套、箱体、箱盖、手动部套、输出轴部套、电机部套、接线盒部套、蜗杆部套、手电切换部套、阀位控制部套和接盘,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智能控制系统部套的右侧,所述箱盖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手动部套固定连接在箱盖的顶部,所述输出轴部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的隔爆腔内,所述电机部套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一侧,所述接线盒部套固定连接在箱体正面的一侧,所述蜗杆部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的隔爆腔内,所述手电切换部套活动连接在箱体底部的一侧,所述阀位控制部套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部,所述接盘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部套包括有定位套、手动连接套、输出轴、离合器、拨叉、蜗轮、调整轴套、阀位圆锥齿轮和连接座,所述定位套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手动连接套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手动连接套位于定位套的下方,所述离合器活动套接在输出轴的外表面,且离合器位于手动连接套的内部,所述拨叉固定连接在输出轴正面的中部,所述蜗轮固定套接在输出轴的外表面,所述蜗轮位于拨叉的下方,所述调整轴套和阀位圆锥齿轮依次调节在输出轴外表面的底部,且阀位圆锥齿轮位于调整轴套的下方,所述连接座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外表面的底部,且连接座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u型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部套包括有蜗杆、轴承套、压力传感器挡圈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轴承套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蜗杆的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套接在蜗杆外表面的尾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轴承套之间设置有轴套油封,且轴套油封套接在蜗杆的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挡圈固定套接在压力传感器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电切换部套包括有手柄、手柄座、手柄扭簧、手柄轴套、挡圈、凸轮、支撑弹簧和拨叉支撑,所述手柄活动连接在手柄座上,所述手柄轴套活动套接在手柄的外表面,所述手柄扭簧活动套接在手柄轴套的外表面,所述手柄扭簧的一端与手柄轴套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扭簧的另一端与手柄座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支撑固定连接在手柄轴套的尾端,所述支撑弹簧固定套接在拨叉支撑的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位控制部套包括有圆锥齿轮轴、编码器轴座和磁感单圈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轴座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圆锥齿轮轴外表面的中部,所述磁感单圈编码器通过轴承套接在圆锥齿轮轴外表面的尾端,且磁感单圈编码器与编码器轴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部套正面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铭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部套、箱体、箱盖、手动部套、输出轴部套、电机部套、接线盒部套、蜗杆部套、手电切换部套、阀位控制部套和接盘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手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在一些危险区域还可以远程实现开启阀门的功能,提高了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完全满足隔爆环境的要求。

2、该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通过阀位控制部套的设置,采用磁感单圈编码器对阀门内部电子电路的控制,实现无火花、无噪音,还具有定位准确、调试方便、寿命长、无火花的效果,尤其适合应用在防爆领域,与有触点的电气控制器件相比较,有极为高的安全系数,外形小巧,重量轻、造型美观,接线、维护方便,隔爆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出轴部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杆部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电切换部套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电切换部套结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阀位控制部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控制系统部套;2、箱体;3、箱盖;4、手动部套;5、输出轴部套;501、定位套;502、手动连接套;503、输出轴;504、离合器;505、拨叉;506、蜗轮;507、调整轴套;508、阀位圆锥齿轮;509、u型油封;510、连接座;6、电机部套;7、接线盒部套;8、蜗杆部套;801、蜗杆;802、轴承套;803、轴套油封;804、压力传感器挡圈;805、压力传感器;9、手电切换部套;901、手柄;902、手柄座;903、手柄扭簧;904、手柄轴套;905、挡圈;906、凸轮;907、支撑弹簧;908、拨叉支撑;10、阀位控制部套;101、圆锥齿轮轴;102、编码器轴座;103、磁感单圈编码器;11、接盘;12、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箱体2、箱盖3、手动部套4、输出轴部套5、电机部套6、接线盒部套7、蜗杆部套8、手电切换部套9、阀位控制部套10和接盘11,箱体2固定连接在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的右侧,箱盖3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顶部,手动部套4固定连接在箱盖3的顶部,输出轴部套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隔爆腔内,电机部套6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接线盒部套7固定连接在箱体2正面的一侧,蜗杆部套8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隔爆腔内,手电切换部套9活动连接在箱体2底部的一侧,阀位控制部套10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内部,接盘11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底部,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正面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铭牌12。

输出轴部套5包括有定位套501、手动连接套502、输出轴503、离合器504、拨叉505、蜗轮506、调整轴套507、阀位圆锥齿轮508和连接座510,定位套501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顶部,手动连接套5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顶部,手动连接套502位于定位套501的下方,离合器504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的外表面,且离合器504位于手动连接套502的内部,拨叉505固定连接在输出轴503正面的中部,蜗轮506固定套接在输出轴503的外表面,蜗轮506位于拨叉505的下方,调整轴套507和阀位圆锥齿轮508依次调节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底部,且阀位圆锥齿轮508位于调整轴套507的下方,连接座510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底部,且连接座510与输出轴503之间设置有u型油封509。

蜗杆部套8包括有蜗杆801、轴承套802、压力传感器挡圈804和压力传感器805,轴承套8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蜗杆801的外表面,压力传感器805固定套接在蜗杆801外表面的尾端,压力传感器805与轴承套802之间设置有轴套油封803,且轴套油封803套接在蜗杆801的外表面,压力传感器挡圈804固定套接在压力传感器805的外表面。

手电切换部套9包括有手柄901、手柄座902、手柄扭簧903、手柄轴套904、挡圈905、凸轮906、支撑弹簧907和拨叉支撑908,手柄901活动连接在手柄座902上,手柄轴套904活动套接在手柄901的外表面,手柄扭簧903活动套接在手柄轴套904的外表面,手柄扭簧903的一端与手柄轴套904固定连接,手柄扭簧903的另一端与手柄座902固定连接,拨叉支撑908固定连接在手柄轴套904的尾端,支撑弹簧907固定套接在拨叉支撑908的支杆上。

阀位控制部套10包括有圆锥齿轮轴101、编码器轴座102和磁感单圈编码器103,编码器轴座1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圆锥齿轮轴101外表面的中部,磁感单圈编码器103通过轴承套接在圆锥齿轮轴101外表面的尾端,且磁感单圈编码器103与编码器轴座10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该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箱体2、箱盖3、手动部套4、输出轴部套5、电机部套6、接线盒部套7、蜗杆部套8、手电切换部套9、阀位控制部套10和接盘11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手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在一些危险区域还可以远程实现开启阀门的功能,提高了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完全满足隔爆环境的要求。

该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通过阀位控制部套10的设置,采用磁感单圈编码器对阀门内部电子电路的控制,实现无火花、无噪音,还具有定位准确、调试方便、寿命长、无火花的效果,尤其适合应用在防爆领域,与有触点的电气控制器件相比较,有极为高的安全系数,外形小巧,重量轻、造型美观,接线、维护方便,隔爆性能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