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3713发布日期:2020-11-20 09:3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压机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



背景技术:

辊压机,又名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适用于新厂建设,也可用于老厂技术改造,使球磨机系统产量提高30—50%,经过挤压后的物料料饼中0.08mm细料占20—35%,小于2mm占65—85%,小颗粒的内部结构因受挤压而充满许多微小裂纹,易磨性大为改善。辊面采用热堆焊,耐磨层维修更为方便。

现有的辊压机内部润滑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有些辊压机的轴承润滑只能在机器拆卸时,才能进行,缺少正常工作时,依然能够对轴承部件进行润滑的装置装置,油液加入中也却少过滤装置,其次,在向辊压机内部部件进行加油润滑时,常常会不清楚机器内部的润滑油储量,不能方便而快速的判断轴承内积累的润滑油液,从而致使加油中,或多或少,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或是妨碍到机器的稳定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包括主电机底座、主电机、轴承处、润滑油液计量组件、自动清理组件和辊压工作箱,所述主电机底座上方安装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右端可拆卸连接有十字传动铰链,所述十字传动铰链右端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外表面右端设有轴承处,所述轴承处一侧安装有润滑油液计量组件,所述润滑油液计量组件右侧安装有加油部件,所述加油部件内表面左侧设有自动清理组件,所述轴承处右端安装有辊压工作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润滑油液计量组件还包括有通连管、液位腔、浮子、长杆、带电触块、电阻条、透明窗,所述通连管右端设有液位腔,所述液位腔内表面设有浮子,所述浮子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上方安装有带电触块,所述带电触块左侧滑动连接有电阻条,所述电阻条右侧设有透明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加油部件还包括有注油口、储油腔、抽油底座、抽油管、油泵齿轮、锥度齿轮、一号电机、送油管、细滤网,所述注油口下方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左下角设有抽油底座,所述抽油底座上方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左侧安装有油泵齿轮,所述油泵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度齿轮,所述锥度齿轮转动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油泵齿轮左侧设有送油管,所述送油管右端安装有细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自动清理组件还包括有清渣腔、活塞、螺杆、固定齿轮、二号电机、溢流阀、油渣盒,所述清渣腔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方转动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转动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清渣腔内表面下方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下方滑动连接有油渣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带电触块左端横截面为半圆状,且带电触块右端横截面为三角形,且透明窗外表面刻有液位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抽油管左端设有电磁阀,所述送油管右端为圆锥开口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齿轮中部设有螺帽,且清渣腔右下角设有触压开关,且触压开关共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液计量组件能够主动对机器内部的润滑油液进行测量,同时通过电流电阻,可以迅速的将信息发出,并且还能通过外部电路直接启动注油,结构简单而效果实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油部件能够配合油液计量,主动对机器内部进行润滑,便于根据机器的自身的损耗情况,随时补充油液润滑,无需人工注油,提高机器的运行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理组件能够对滤网内长期积累的杂质进行主动的清理,无需人工拆卸清理,降低润滑中的堵塞情况,避免出现机器油液润滑故障,具有自动清理,收集油渣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中润滑油液计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中加油部件与自动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电机底座1、主电机2、十字传动铰链3、小齿轮4、行星齿轮5、轴承处6、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通连管71、液位腔72、浮子73、长杆74、带电触块75、电阻条76、透明窗77、加油部件8、注油口81、储油腔82、抽油底座83、抽油管84、油泵齿轮85、锥度齿轮86、一号电机87、送油管88、细滤网89、自动清理组件9、清渣腔91、活塞92、螺杆93、固定齿轮94、二号电机95、溢流阀96、油渣盒97、辊压工作箱10、触压开关9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内部润滑的辊压机,包括主电机底座1、主电机2、轴承处6、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自动清理组件9和辊压工作箱10,主电机底座1上方安装有主电机2,主电机2右端可拆卸连接有十字传动铰链3,十字传动铰链3右端设有小齿轮4,小齿轮4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外表面右端设有轴承处6,轴承处6一侧安装有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右侧安装有加油部件8,加油部件8内表面左侧设有自动清理组件9,轴承处6右端安装有辊压工作箱10。

其中,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还包括有通连管71、液位腔72、浮子73、长杆74、带电触块75、电阻条76、透明窗77,通连管71右端设有液位腔72,液位腔72内表面设有浮子73,浮子73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长杆74,长杆74上方安装有带电触块75,带电触块75左侧滑动连接有电阻条76,电阻条76右侧设有透明窗77。

其中,加油部件8还包括有注油口81、储油腔82、抽油底座83、抽油管84、油泵齿轮85、锥度齿轮86、一号电机87、送油管88、细滤网89,注油口81下方设有储油腔82,储油腔82左下角设有抽油底座83,抽油底座83上方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抽油管84,抽油管84左侧安装有油泵齿轮85,油泵齿轮85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度齿轮86,锥度齿轮86转动连接有一号电机87,油泵齿轮85左侧设有送油管88,送油管88右端安装有细滤网89。

其中,自动清理组件9还包括有清渣腔91、活塞92、螺杆93、固定齿轮94、二号电机95、溢流阀96、油渣盒97,清渣腔91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92,活塞92上固定连接有螺杆93,螺杆93上方转动连接有固定齿轮94,固定齿轮94转动连接有二号电机95,清渣腔91内表面下方安装有溢流阀96,溢流阀96下方滑动连接有油渣盒97。

其中,带电触块75左端横截面为半圆状,且带电触块75右端横截面为三角形,且透明窗77外表面刻有液位刻度线。

其中,抽油管84左端设有电磁阀,送油管88右端为圆锥开口状。

其中,固定齿轮94中部设有螺帽,且清渣腔91右下角设有触压开关901,且触压开关901共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使用装置时,首先由润滑油液计量组件7通过通连管71来判断机器内的润滑油液余量,由通连管71连通使液位腔72与其液位相同,然后液位托动浮子73浮动,接着浮子73推动长杆74、带电触块75,使带电触块75与电阻条76摩擦接触,通过电流变化,能够远距离的清楚油液余量,也能够自动启动装置加油。

当需要加入润滑油液时,一号电机87带动锥度齿轮86,再带动油泵齿轮85,将油液抽出,通过送油管88送入润滑,其中细滤网89进行过滤。

当一段时间以后,细滤网89积累了一些油渣时,由抽油管84左端的电磁阀闭合,然后启动二号电机95带动固定齿轮94、螺杆93使活塞92下压,压迫清渣腔91内的油液,使其绝大部分通过细滤网89滤走,而少量油液与油渣则最后通过锥度齿轮86,被排入到油渣盒97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