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8654发布日期:2021-01-26 13:3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膜充气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充气膜结构有单层、双层以及气肋式三种形式,充气膜结构一般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能源供应。低拱、大跨建筑中的单层充气膜结构必须是封闭的空间,并保特一定的室内外气压差。充气结构,又名"充气膜结构",是指在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制品中充入空气后而形成房屋的结构。
[0003]
采用高强度的柔性薄膜材料与支撑结构覆盖污水池主体,并在柔性薄膜材料内部充气产生一定的预张紧力,从而抵抗外部的荷载作用。为了提升充气充气膜结构的整体强度,一般采用多个膜构件组合形成整体的受力体系,但是该受力体系充气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采用单一充气口充气,气体由充气口传导至各个膜构件的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0005]
2、由于充气膜内需要保证足够的气压,因此需要持续向充气膜充气,但是相对充气口较远的漏气口,可能为等补充的气体输入,该膜构件内的气体就已经泄露,导致充气膜局部强度减弱,影响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充气膜充气效果差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输气管道以及多个间隔排布且依次与主输气管道连通的副输气管道;同一所述副输气管道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导气组件。
[0008]
进一步,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内部法兰、外部法兰以及导气支管;所述导气支管一端与内部法兰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贯穿外部法兰;所述导气支管外部螺纹配合有固定筒。
[0009]
进一步,所述外部法兰的一侧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内部法兰的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开设有与第一固定环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槽和与第二固定环相配合的第二环形槽。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高度大于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度;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高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度。
[0011]
进一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增阻垫;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密封条。
[0012]
进一步,所述导气支管上设有进气阀。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充气膜充气过程中,能对多个膜构件同步充气,减少气流沿充气膜内输送距离,
提升了充气速率。
[0015]
2、充气膜充气后,进行持续充气的过程中,能有效各个膜结构同步进行持续充气,从而避免充气膜局部强度较弱的问题。
[0016]
3、能与充气膜的进气口紧密对接,保证充气管道连接处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连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气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
1、主输气管道,2、副输气管道,3、导气组件,31、内部法兰,311、第一环形槽,312、第二环形槽,32、外部法兰,321、第一固定环,322、第二固定环,33、导气支管,34、固定筒,4、充气膜,41、膜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优选的实施例
[0027]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设计的一种污水池充气膜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输气管道1、副输气管道2以及导气组件3三个大部分。
[0028]
所述副输气管道2设有多个,多个副输气管道2均与主输气管道1相连通;同一所述副输气管道2上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导气组件3;通过主输气管道1与气源发生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充气膜4内每个膜结构41上均设有一个导气组件3进行充气,从而实现对同一充气膜4内多个膜结构41进行同步充气。
[0029]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导气组件3包括内部法兰31、外部法兰32以及导气支管33,其中,内部法兰31与充气膜4对应膜结构41的内壁贴合,外部法兰32与充气膜4对应膜结构41的外壁贴合;所述导气支管33一端与内部法兰3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贯穿外部法兰32;所述导气支管33外部螺纹配合有固定筒34,通过转动固定筒34使得外部法兰32与内部法兰31夹紧膜结构41,以完成固定;所述导气支管33上还设有进气阀,用于控制对应膜结构41充气。
[0030]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外部法兰32的一侧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固定环321和第二固定环322;所述内部法兰31的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开设有与第一固定环321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槽311和与第二固定环322相配合的第二环形槽312;所述第一固定环321的高度大于第一环形槽311的槽深度;所述第二固定环322的高度大于第二环形槽312的槽深度;外部法兰32与内部法兰31贴近时,第一固定环321会将对应的膜结构41压入第一环形槽311内,第二固定环322会将膜结构41压入第二环形槽312内,有效保证外部法兰32、内部法兰31以
及膜结构41连接的紧密性;所述第一环形槽311内设有增阻垫,增阻垫可为橡胶制成,增加第一固定环321与膜结构41间的阻力,避免安装过程膜结构出现蹦脱的情况;所述第二环形槽312内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可为无石棉制成,能增加第二固定环322与膜结构41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气体冲入时不会产生泄露。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