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止逆阀及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4888发布日期:2021-03-23 10:4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节水止逆阀及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节水止逆阀及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水资源浪费,通过需要在出水装置的进水端设置节水片,以达到限流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出水装置产生虹吸,需要在进水端设置止逆阀,防止水回流,节水片和止逆阀通常为两件单独产品需要分开组装,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步骤多,而少数的具有节水止逆功能的出水装置是需要设置单独的结构来安装密封圈,通过密封圈来实现节水的功能,结构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节水止逆阀及出水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水止逆阀,包括止逆阀壳体、节水片、活塞件、密封圈以及复位件,止逆阀壳体设有进水通道,节水片设置于进水通道内,节水片设有出水通道,且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连通,活塞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进水通道内,并可选择性地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断进水通道,或者选择性地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进水通道,密封圈套设于活塞件的外周,活塞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圈受到挤压力作用时向外扩张以阻挡部分出水通道,复位件设置于活塞件与节水片之间以对活塞件进行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止逆阀壳体包括内周壁和台阶部,内周壁限定形成进水通道,台阶部形成于内周壁并与节水片相对间隔设置,活塞件位于节水片与台阶部之间,活塞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活塞件与台阶部相抵以阻断进水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周壁包括第一环壁、第二环壁以及第三环壁,第二环壁连接于第一环壁与第三环壁之间,台阶部设于第一环壁,节水片连接于第三环壁,第二环壁的内径由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的连接处向第一环壁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水片设有装配孔,活塞件包括活塞体以及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连接于活塞体,另一端滑动装配于装配孔内,复位件套设于活塞杆并位于活塞体与节水片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水片包括片体和环状体,装配孔设于片体,环状体环绕于装配孔设置并连接于片体,活塞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圈与环状体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圈受到挤压力作用时向外扩张以减小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体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环绕于活塞杆设置,复位件的一端嵌入固定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件的外周设有环形槽,节水止逆阀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嵌设于环形槽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活塞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水片可拆卸地设置于止逆阀壳体,并位于进水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节水片的外侧设有卡槽,止逆阀壳体的内侧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个节水止逆阀、出水件以及连通管,出水件与连通管连通,节水止逆阀设于连通管并用于控制流体的通/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在通水状态下,水流推动活塞件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进水通道,同时密封圈受到水压作用向外扩张以阻挡部分出水通道,达到节水恒流的目的,即可长期实现节水止逆阀的节水功能,在水流关闭时,活塞件被复位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断进水通道,达到防虹吸的效果,节水止逆阀同时具备节水和止逆的功能,密封圈直接套设于在活塞件,不需要在止逆阀壳体内单独设置结构来安装密封圈,使得整个节水止逆阀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在第一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的节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在第二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的节水片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水止逆阀100,包括止逆阀壳体110、节水片120、活塞件130、密封圈150以及复位件140,止逆阀壳体110设有进水通道111,节水片120设置于进水通道111内,节水片120设有出水通道121,且出水通道121与进水通道111连通,活塞件130可活动地设置于进水通道111内,并可选择性地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断进水通道111,或者选择性地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进水通道111,复位件140设置于活塞件130与节水片120之间以对活塞件130进行复位,密封圈150套设于活塞件130的外周,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圈150受到挤压力作用时向外扩张以阻挡部分出水通道121。

其中“阻断”是指活塞件130在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活塞件130靠近于进水通道111的入口,活塞件130与止逆阀壳体110内的结构相抵,阻止水流从出水通道121逆流至进水通道111;“打开”是活塞件130在第二位置时,活塞件130远离进水通道111的入口,该入口被打开,如图4所示,密封圈150与止逆阀壳体110之间形成有一定大小的间隙,流入进水通道111内的水流可以经由该间隙流向节水片120,并可以从节水片120的出水通道121流出;当水流流入进水通道111内,密封圈150在水流的挤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以减小上述的间隙,密封圈150阻挡部分出水通道121,使得进水通道111内的水流仅能从出水通道121未被遮挡的流出,从而减小从节水片120流出的水流水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100在通水状态下,水流推动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进水通道111,同时密封圈150受到水压作用向外扩张以阻挡部分出水通道121,达到节水恒流的目的,即可长期实现节水止逆阀100的节水功能,在水流关闭时,活塞件130被复位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断进水通道111,达到防虹吸的效果,节水止逆阀100同时具备节水和止逆的功能,密封圈150直接套设于在活塞件130,不需要在止逆阀壳体110内单独设置结构来安装密封圈150,使得整个节水止逆阀100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止逆阀壳体110大致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止逆阀壳体110具有一轴线x1(如图2所示),止逆阀壳体110包括内周壁112和台阶部113,台阶部113形成于内周壁112,内周壁112限定形成进水通道111,其中,内周壁112可以包括第一环壁1121、第二环壁1122以及第三环壁1123,第二环壁1122连接于第一环壁1121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第一环壁1121、第二环壁1122以及第三环壁1123均可以环绕于轴线x1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环壁1122的内径可以由第二环壁1122与第三环壁1123的连接处向第一环壁1121方向可以逐渐减小,活塞件130运动至对应于第三环壁1123的不同位置时,活塞件13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形成不同大小的间隙,当活塞件130由第二环壁1122与第三环壁1123的连接处向第一环壁1121方向运动时,活塞件13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的间隙增加,可以保证更大流量的水流从间隙流入出水通道121。第三环壁1123的内径尺寸可以处处大致相同,且第三环壁1123的内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环壁1122的最大内径,第一环壁1121的内径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环壁1122的最小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台阶部113可以设于第一环壁1121,台阶部113可以为环状结构,其中台阶部113可以环绕止逆阀壳体110的轴线x1设置,台阶部113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面1131,台阶面1131用于与活塞件130相抵以对活塞件130进行限位,台阶面1131与活塞件130相抵时,两者之间基本形成密封,从而阻断进水通道111。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节水片120可以包括片体122和环状体123,片体122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片结构,作为一种示例,片体122的厚度值可以是片体122的外径的1/5~1/10。节水片120设有装配孔1221,装配孔1221用于装配活塞件130,装配孔1221设于片体122。环状体123可以环绕于装配孔1221设置并连接于片体122。节水片120可拆卸地设置于止逆阀壳体110,并位于进水通道111内,节水片120与台阶部113相对间隔设置并连接于第三环壁1123。具体地,节水片120的外侧可以设有卡槽1231,止逆阀壳体110的内侧设有与卡槽1231相配合的卡扣114,卡扣114设于第三环壁1123,卡槽1231设于环状体123的外侧壁,环状体123位于进水通道111内并通过卡槽1231与卡扣114进行卡接,环状体123可以与第三环壁1123紧密地贴合,此外,环状体123与止逆阀壳体110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片体122的外径尺寸可以与止逆阀壳体110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以使片体122的外侧壁与止逆阀壳体110的外侧壁可以保持平齐。

出水通道121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多个,其中出水通道121的出口设于片体12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节水片120可以仅包括片体122,片体122与止逆阀壳体110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件130位于节水片120与台阶部113之间,活塞件130可以大致沿平行于止逆阀壳体110的轴线x1方向活动设置,以选择性地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活塞件130可以与台阶部113相抵以阻断进水通道111;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塞件130远离进水通道111的入口,进水通道111被打开,其中第二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与节水片120之间的任一位置,作为一些示例,第二位置可以是活塞件130与节水片120相抵时所在的位置。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活塞件130包括活塞体1311以及活塞杆1312,活塞体1311可以为圆柱体结构,密封圈150可以套设在活塞体1311的外周,活塞体1311的外径尺寸小于环状体123的外径尺寸,活塞体1311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环壁1122的最小内径尺寸,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活塞体1311的周缘可以与台阶部113的台阶面1131相抵以阻断进水通道111。活塞杆1312的一端连接于活塞体1311,另一端滑动装配于装配孔1221内,装配孔1221的轴线与止逆阀壳体110的轴线x1大致平行,通过活塞杆1312与装配孔1221的配合,可以使得活塞体1311沿装配孔1221的轴向进行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体1311可以由具有弹性功能的材料制成,例如弹性橡胶,使得活塞体131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活塞体1311在与台阶部113相抵时,活塞体1311发生部分形变并在回弹力作用下与台阶部113抵紧,以较好地阻断进水通道1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体1311的顶部可以设置圆台部(图未示),圆台部的外径尺寸可以略大于限位部113的内径尺寸,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圆台部可以嵌入限位部113限定形成的区域内,同时圆台部的外周可以与限位部113抵紧,以更好地阻断进水通道111,实现止逆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塞体1311运动至第二位置,活塞体1311与止逆阀壳体110直接形成一定的间隙,套设于活塞体1311外周的密封圈150在水流的挤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密封圈150与止逆阀壳体110之间的间隙减小,密封圈150阻挡部分出水通道121,实现节水限流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50由具有弹性功能的材料制成,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圈150的外径大于活塞件130的外径,以使密封圈150嵌设于环形槽133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活塞件130。密封圈150小于环状体123的内径尺寸,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使得密封圈150与环状体123之间形成一定大小的间隙。当流入进水通道111的水流水压过大时,密封圈150在较大水压的作用下会受压变形并向外扩张,扩张后的密封圈150与环状体123之间形成的间隙减小,使得流入出水通道121的水量减小,从而降低从出水通道121流出水流的水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止逆阀壳体110也可以不用设置台阶部113,第二环壁1122的最小内径可以小于活塞体1311的外径尺寸,当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环壁1122的最小内径的位置时,活塞体1311的整个周缘可以与第二环壁1122相互抵紧,从而阻断进水通道111。活塞体1311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环壁1122的内径尺寸逐渐增大,使得活塞体1311与第二环壁1122之间形成间隙的间距也逐渐增加,当活塞体1311运动至第二环壁1122与第三环壁1123的连接处时,密封圈150与第二环壁1122之间形成间隙具有最大间距值a,此时,流入进水通道111内的水流可以较多地流入活塞件130与节水片120之间的区域。当活塞件130完全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塞件130可以与片体122相贴合,密封圈15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形成间隙的间距值可以大致等于最大值a,当水流量越大时,密封圈150向外扩张的程度越大,密封圈15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间距值越小,这样更加节水。当水流的流量保持大致恒定时,密封圈150受到水流的挤压力的大小保持恒定,密封圈150保持一定大小的形变,因此,密封圈15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的间隙的间距值可以保持不变,从节水片120流出的水流流量基本不变,以实现节水恒流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140套设于活塞杆1312并位于活塞体1311与节水片120之间,复位件14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弹簧或橡胶,作为一种示例,复位件14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活塞杆1312并连接于活塞体1311和片体122之间,当活塞件130处于第一位置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当活塞件130受到压力作用时,活塞件1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运动,弹簧被压缩而发生形变,当作用于活塞件130的压力消失时,活塞件130在复位件140的回复力作用下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体1311设有固定槽134,固定槽134环绕于活塞杆1312设置,复位件140的一端嵌入固定槽134内,通过部分复位件140嵌设于活塞体1311内,可以减短复位件140与活塞体1311沿止逆阀壳体110的轴线x1方向的整体长度,从而有效地减短整个节水止逆阀100的长度,减小节水止逆阀100的体积,同时复位件140可以更稳固地连接于活塞体13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止逆阀100在通水状态下,水流推动活塞件130运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进水通道111,同时密封圈150受到水压作用向外扩张以阻挡部分出水通道121,达到节水恒流的目的,即可长期实现节水止逆阀100的节水功能,在水流关闭时,活塞件130被复位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断进水通道111,达到防虹吸的效果,节水止逆阀100同时具备节水和止逆的功能,密封圈150直接套设于在活塞件130,不需要在止逆阀壳体110内单独设置结构来安装密封圈150,使得整个节水止逆阀100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200,包括上述的节水止逆阀100、出水件210以及连通管220,出水件210与连通管220连通,节水止逆阀100设于连通管220并用于控制流体的通/断。其中,出水件210可以是淋浴花洒、明杆等。

在一个应用环境中,以将出水装置200安装于浴室的墙体为例,连通管220的进水端与墙体上的出水管进行连通,节水止逆阀100可以位于连通管220的出水端,当打开出水管的水阀时,出水管内的水流入节水止逆阀100的进水通道111内,活塞件130受到水压作用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以远离台阶部113,活塞件130打开进水通道111,当活塞件130完全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当水流的流量保持大致恒定时,密封圈150受到水流的挤压力的大小保持恒定,密封圈150保持一定大小的形变,因此,密封圈150与第三环壁1123之间的间隙的间距值可以保持不变,从节水片120流出的水流流量基本不变,以实现节水恒流的目的,如图4箭头所示的水流方向,出水管流出的水流通过进水通道111并从出水通道121的部分口径流入,再从出水通道121流出以通过出水件210进行出水,由于出水通道121被密封圈150部分地遮蔽,使得水流量减小,降低水压对出水件210内部构件的冲击,达到保护出水件210以及限流节水的目的;关闭出水管的水阀后,活塞体1311在复位件140的作用下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活塞体1311与台阶部113以阻断进水通道111,如图2箭头所示的水流方向,出水件210内的水流无法从进水通道111再逆流至出水管内,以避免污染水源,达到防虹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200同时具备节水和止逆的功能,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