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阀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5438发布日期:2021-05-14 13:5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快装阀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快装阀头组件,属于快装阀接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流体控制系统中,需要采用到连通阀头,通过连通接头能实现管路连通及断路,满足流体控制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需求。快速连通阀头一般包括公阀头和母阀头,传统公阀头和母阀头之前的阀芯为固定弹性阀芯,当存在流通压力超过系统压力范围时其无法实现压力调节,导致系统损伤。
3.针对此情况,公布号为cn104565638a的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其母头阀芯可以在壳体内导向移动,能实现泄压,但是母阀头的泄压压力和公母阀芯对接完全依赖弹簧,对弹簧要求较高,且有效寿命受到影响。公布号cn110608337a的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及其母接头,其采用双阀芯配合的方式实现,同时采用了密封配合套体设计,能提高配合稳定性,但是其组成之间存在配合稳定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快装阀接头配合稳定性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快装阀头组件。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快装阀头组件,包括具备相对插接位移的第一配接头和第二配接头,
7.所述第一配接头包括壳座及设置在所述壳座内的至少两个第一阀芯机构,所述第一阀芯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座内的第一阀套,所述第一阀套的一端设有第一阀管端、另一端设有密封环凸,所述第一阀管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密封环凸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密封环凸之间形成环腔,所述第一阀套内设有用于环腔通路或密封的第一滑塞,所述第一滑塞与所述第一阀管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阀管端上设有连通第一阀套内腔的通路,
8.所述第二配接头包括基座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与所述第一阀芯机构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阀芯机构,所述第二阀芯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二阀管端,所述第二阀管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密封环凸轴向滑动密封配接的第二阀套,所述第二阀套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环腔相配合的环套部,所述第二阀套内设有滑动配接的第二滑塞,所述第二滑塞与所述第二阀管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塞设有与所述环套部内腔相密封配合的第二阀芯、及用于与所述环套部相限位配合的端面环壁,所述端面环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9.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阀管端之间、所述第二阀管端与所述第二阀套之间、所述第一阀套与所述壳座之间、所述第一阀套与所述第一阀管端之间、及所述密封环凸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密封圈。
10.优选地,所述壳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用于插接导向的导向机构。
11.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座上的成对设置的导向孔道、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与所述导向孔道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柱。
12.优选地,所述壳座内设有若干弹性锁固机构。
13.优选地,所述壳座内设有两组第一阀芯机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5.1.采用滑塞体实现密封位移导向,提高了配合精度,同时密封性能更优。
16.2.具备快装导向功能,使得阀头之间相对位置精确稳定,减少了使用时的摩擦损伤,延长了使用寿命。
17.3.整体设计巧妙,配合可靠稳定,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装阀头组件的配接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装阀头组件的配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配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配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配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配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提供快装阀头组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5.快装阀头组件,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具备相对插接位移的第一配接头10和第二配接头20,即第一配接头10与第二配接头20之间具备相对的位移行程,并且两者具备位移行程限位,在具体使用时,将第一配接头10固定,第二配接头20与第一配接头10之间相插接并进行最大分离行程限位,此插接行程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6.具体地,第一配接头10包括壳座101及设置在壳座101内的至少两个第一阀芯机构1,第一阀芯机构1包括固定设置在壳座101内的第一阀套11,第一阀套11的一端设有第一阀管端12、另一端设有密封环凸13,第一阀管端12设有延伸至密封环凸13的第一阀芯14,第一阀芯14与密封环凸13之间形成环腔,第一阀套11内设有用于环腔通路或密封的第一滑塞15,第一滑塞15与第一阀管端1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6,第一阀管端12上设有连通第一阀套内腔的通路17。
27.第二配接头20包括基座201及设置在基座201上的与第一阀芯机构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阀芯机构2,第二阀芯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阀管端21,第二阀管端21上设有用于与密封环凸13轴向滑动密封配接的第二阀套22,第二阀套22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环腔相配合的环套部23,第二阀套22内设有滑动配接的第二滑塞24,第二滑塞24与第二阀管端2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5,第二滑塞24设有与环套部内腔相密封配合的第二阀芯26、及用于与环套部23相限位配合的端面环壁,端面环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7。
28.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29.一般情况下,第一配接头10为固定接头,而第二配接头20为移动式配合接头,当然
相反设置亦可,仅需要满足两者具备相对开合位移、及分离最大行程限位即可。
30.如图3,第一配接头10在插接配合前,由于第一弹性件16的弹性作用,第一滑塞15封堵环腔,此时第一配接头10处于闭路状态。
31.如图4,第二配接头20在插接配合前,由于第二弹性件25的作用,第二阀套22处于顶出状态,此时第二阀芯26封堵环套部23的内腔,此时第二配接头20处于闭路状态。
32.在快装配合时,如图1所示,第一阀芯机构1与第二阀芯机构2相对插接配合,此时第一阀套11的密封环凸13滑动套接在第二阀套22的外周壁上形成滑配密封,而第二阀套22与第一滑塞15相对抵接,第一阀芯14与第二滑塞24的第二阀芯26相抵接。
33.在具体应用时,第一配接头10与冷却回路管路相连通,第二配接头20的至少包括用于冷却液供给的第二阀芯机构2和用于冷却液回流的第二阀芯机构2,冷却液供给路径如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所示,即冷却液进入第一配接头10后由另一路回流,从而实现对接回路降温,起到循环降温功能,该实施例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座201与第二阀管端21之间、第二阀管端21与第二阀套22之间、第一阀套11与壳座101之间、第一阀套11与第一阀管端12之间、及密封环凸13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密封圈3。
35.即通过密封圈3的合理设置能提高配合密封性。
3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座101与基座201之间设有用于插接导向的导向机构4。
37.具体地,导向机构4包括设置在壳座101上的成对设置的导向孔道41、及设置在基座上的与导向孔道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柱42。
38.通过导向孔道41和导向柱42相配合能实现第一阀芯机构1与第二阀芯机构2之间的精确对位导向,同时实现两者压力配合行程时的位移导向。
3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座101内设有若干弹性锁固机构5,即第一配接头10通过该弹性锁固机构5与设备相配合一体,提供一定地浮动配接。
40.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快装阀头组件,采用滑塞体实现密封位移导向,提高了配合精度,同时密封性能更优。具备快装导向功能,使得阀头之间相对位置精确稳定,减少了使用时的摩擦损伤,延长了使用寿命。整体设计巧妙,配合可靠稳定,适于推广应用。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