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1582发布日期:2021-03-02 18:4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冲击波阀领域,尤其是涉及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石油化工、核电等行业在设计控制室等时必须要考虑到暖通系统,国标规定了在进出风口必须配置抗冲击波阀抵挡外界冲击波保护室内的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当冲击波来临时,冲击波阀会瞬间关闭,将冲击波阻挡在室外,当冲击波消失时,冲击波阀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正常通风。
[0003]
目前市场上的抗冲击波阀都是模块式的,通风面积很小,造成阀门的尺寸很大。在一些排烟、机械通风等特殊场合,风量很大的情况下,安装的墙体尺寸不大的情况下,模块式抗爆阀是不合适的。
[0004]
所以需要一种尺寸相对较小且能够满足通风量和能够抵挡冲击波的阀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在冲击波来时不需要电气部件驱动就能迅速关闭、在冲击波走后可以自动复位恢复通风、节省能源、抵挡飞射物冲击、增大有效通风面积、可以随意调整阀叶角度的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
[0006]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其包括:
[0007]
框架,其为矩形形状;
[0008]
轴承,其固定于所述框架外侧两端;
[0009]
转轴,其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框架内,所述转轴设置有多根,多根转轴自上向下等间隔平行设置,多根所述转轴之间相互联动;
[0010]
阀叶,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随所述转轴一起转动;和
[0011]
阀叶挡块,其包括阀叶前挡块与阀叶后挡块,所述阀叶前挡块与阀叶后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阀叶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阀叶前挡块与阀叶后挡块限制所述阀叶的旋转角度,在所述阀叶前挡块和所述阀叶后挡块上与所述阀叶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为可以与所述阀叶相匹配地紧密贴合,
[0012]
所述阀叶与所述阀叶前挡块接触时阀叶完全打开,空气正常流通,所述阀叶与所述后挡块接触时阀叶完全关闭,相邻所述阀叶之间形成密封。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阀叶为矩形双层叶片叠合,所述两个叶片的根部分别连接在所述转轴的相对两端部,所述阀叶的截面形状为楔形。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阀叶前挡块设置于所述转轴下方前侧位置,所述阀叶前挡块与所述转轴在竖直方向形成30
°
~60
°
的夹角,所述阀叶前挡块为长条形状。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阀叶后挡块设置于所述转轴的正下方,所述阀叶后挡块的上部靠近所述阀叶的根部,所述阀叶后挡块支撑起所述阀叶的主体。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阀叶的长度大于所述相邻转轴之间的距离。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侧底部设置有阀叶挡板,所述阀叶挡板与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所述阀叶形成密封,防止冲击波从所述阀叶与所述框架底部之间的缝隙穿过。
[0018]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自动复位装置,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套筒、连接件、弹簧、弹簧固定块和联动杆,
[0019]
所述套筒一端固定套设于伸出所述框架外侧的所述转轴上,所述套筒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0020]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枢轴连接,
[0021]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枢轴连接,
[0022]
所述弹簧固定块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手,所述勾手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勾手末端设置有螺母,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可调节所述弹簧的伸缩,从而固定所述阀叶的角度,
[0023]
所述联动杆与多个所述连接件枢轴连接,所述联动杆带动其它转轴同步联动。
[0024]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手动复位装置,所述手动复位装置包括套筒、连接件、弹簧、弹簧固定块、联动杆和限位装置,
[0025]
所述套筒一端固定套设于伸出所述框架外侧的所述转轴上,所述套筒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0026]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枢轴连接,
[0027]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枢轴连接,
[0028]
所述弹簧固定块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手,所述勾手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勾手末端设置有螺母,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可调节所述弹簧的伸缩,从而固定所述阀叶的角度,
[0029]
所述联动杆与多个所述连接件枢轴连接,所述联动杆带动其它转轴同步联动,
[0030]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框架之间,当所述阀叶完全关闭时,所述限位装置将所述阀叶卡住防止其回弹。
[0031]
更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复位装置或所述手动复位装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检修孔,通过所述检修孔可以调节所述转轴的角度,从而调节所述阀叶的角度。
[0032]
进一步地,所述阀叶正面的框架上设置有方形格栅。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
1.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大范围推广和工业制造。
[0035]
2.在冲击波来袭时,不需要执行器等电气部件驱动,能够迅速关闭,将冲击波阻挡在外。
[0036]
3.在冲击波过后,压差降低后,阀叶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恢复正常通风。
[0037]
4.节省能源,并且能适应没有电源或气源的环境。
[0038]
5.外部配置有格栅可以抵挡飞射物冲击。
[0039]
6.有效通风面积增大,通风能力强。
[0040]
7.阀叶开启角度可适当调节,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图1一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图1另一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5]
图5为图1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正常通风、冲击波方向示意图;
[0047]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的阀叶开启状态示意图;
[0048]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的阀叶关闭状态示意图;
[0049]
附图标记:框架10、方形格栅11、轴承20、转轴30、阀叶40、阀叶挡块50、阀叶前挡块51、阀叶后挡块52、阀叶挡板60、套筒71、连接件72、弹簧73、弹簧固定块74、勾手74a、螺母74b、联动杆75、限位装置76、防护罩77、检修孔78。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51]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包括框架10、轴承20、转轴30、阀叶40和阀叶挡块50。框架10为矩形形状。轴承20固定于框架10外侧两端。转轴30通过轴承20安装在框架10内,转轴30设置有多根,多根转轴自上向下等间隔平行设置,多根转轴30之间相互联动。阀叶40固定于转轴30上随转轴30一起转动。阀叶挡块50包括阀叶前挡块51与阀叶后挡块52,阀叶前挡块51与阀叶后挡块52分别设置于阀叶40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限制阀叶40的旋转角度。在阀叶前挡块51和阀叶后挡块52上与阀叶40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为可以与阀叶40相匹配地紧密贴合。阀叶40与阀叶前挡块51接触时阀叶40完全打开,空气正常流通,阀叶40与后挡块52接触时阀叶40完全关闭,相邻阀叶40之间形成密封,可以阻挡冲击波。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阀叶40为矩形双层叶片叠合,两个叶片的根部分别连接在转轴30的相对两端部,阀叶40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在冲击波来临时阀叶40能够瞬间关闭,将冲击波阻挡在外侧,保护室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阀叶前挡块51设置于转轴30下方前侧位置,阀叶前挡块51与转轴30在竖直方向形成30
°
~60
°
的夹角,阀叶前挡块51为长条形状。阀叶后挡块52设置于转轴30的正下方,阀叶后挡块52的上部靠近阀叶40的根部,阀叶后挡块52支撑起阀叶40的主体。阀叶40的长度大于相邻转轴30之间的距离。
[0053]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10内侧底部设置有阀叶挡板60,阀叶挡板60与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阀叶40形成密封,防止冲击波从阀叶40与框架10底部之间的缝隙穿过。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还包括自动复位装置,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套筒71、连接件72、弹簧73、弹簧固定块74和联动杆75。套筒71一端固定套设于伸出框架10外侧的转轴30上,套筒71与转轴30同步转动。连接件72与套筒71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弹簧73的一端与连接件72枢轴连接。弹簧固定块74一端与框架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手74a,勾手74a与弹簧73的另一端相连,勾手74a末端设置有螺母74b,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74b可调节弹簧73的伸缩,从而固定阀叶40的角度。联动杆75与多个连接件72枢
轴连接,联动杆75带动其它转轴30同步联动。冲击波来临时,阀门瞬间关闭,冲击波消失后,阀叶40在弹簧7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保持常开状态。
[0055]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叶片式大风量抗冲击波阀还包括手动复位装置,手动复位装置由自动复位装置及限位装置组成,手动复位装置包括套筒71、连接件72、弹簧73、弹簧固定块74、联动杆75和限位装置76。套筒71一端固定套设于伸出框架10外侧的转轴30上,套筒71与转轴30同步转动。连接件72与套筒71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弹簧73的一端与连接件72枢轴连接。弹簧固定块74一端与框架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手74a,勾手74a与弹簧73的另一端相连,勾手74a末端设置有螺母74b,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74b可调节弹簧73的伸缩,从而固定阀叶40的角度。联动杆75与多个连接件72枢轴连接,联动杆75带动其它转轴30同步联动。限位装置76设置于转轴30与框架10之间,当阀叶40完全关闭时,限位装置76将阀叶40卡住防止其回弹。冲击波来临时,阀门瞬间关闭,冲击波消失后,由于限位装置76作用,阀叶40不能自动开启,需要通过手动方式开启阀叶40。
[0056]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复位装置或手动复位装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77,防护罩77位于框架10侧面,保护内部的套筒71、连接件72、弹簧73等部件不受阳光和雨水直射。防护罩77上设置有检修孔78,通过检修孔78可以调节转轴30的角度,从而调节阀叶40的角度。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阀叶40正面的框架10上设置有方形格栅11,能够有效阻挡飞射物。
[005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