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9135发布日期:2021-06-11 19: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电磁阀主要是配合电路进行工作,而在电流与线筒产生磁力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电磁阀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热量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分散,会逐渐使绕线辊升温,从而降低绕线辊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小型水管上安装的电磁阀上,由于体积较小所产生的热量高较低,无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一些水库泄洪、水利调动时所用的一些大型的电磁阀,由于其中的绕线辊体积较大,并且所需要的电流较大,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淤积在绕线辊上,现有技术中对电磁阀的降温处理大多时利用外部风冷与自然冷却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的分散绕线辊上的热量,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绕线辊完全冷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提高电磁阀的使用寿命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包括:阀管;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阀管上;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杆的底端;铜壳,所述铜壳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绕线辊,所述绕线辊8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绕线辊8位于所述铜壳7内;铜管,所述铜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铜管缠绕在所述铜壳的外壁上,所述铜管内注有冷却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铜管上;两个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均设置在所述铜管上,两个所述单向阀同向设置;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铜管内;两个锥齿一,两个所述锥齿一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轴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两个锥齿二,两个所述锥齿二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的两端,两个所述锥齿二分别与两个所述锥齿一相啮合;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铜管内,所述螺旋桨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铜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热铜线,两个所述导热铜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铜壳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导热铜线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片,两个所述导热片均与所述绕线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轴承孔,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上规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所述铜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遮尘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转轴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散热结构,通过将绕线辊上的热量进行分散,并且通过多个扇叶对铜管进行风吹,加快热量的流失,同时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分散,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提高电磁阀的使用性能,提高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阀管;2、外壳;3、箱体;4、电机;5、转动杆;6、扇叶;7、铜壳;8、绕线辊;9、铜管;10、散热翅片;11、单向阀;12、转轴;13、锥齿一;14、传动杆;15、锥齿二;16、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电磁阀的散热结构包括:阀管1;外壳2,所述外壳2固定安装在所述阀管1上;箱体3,所述箱体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顶部;电机4,所述电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转动杆5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箱体3内并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多个扇叶6,多个所述扇叶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杆5的底端;铜壳7,所述铜壳7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的底部内壁上;绕线辊8,所述绕线辊8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绕线辊8位于所述铜壳7内;铜管9,所述铜管9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铜管9缠绕在所述铜壳7的外壁上;散热翅片10,所述散热翅片10固定安装在所述铜管9上;两个单向阀11,两个所述单向阀11均设置在所述铜管9上;转轴12,所述转轴12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转轴1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铜管9内;两个锥齿一13,两个所述锥齿一13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5与所述转轴12上;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壁上;两个锥齿二15,两个所述锥齿二1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14的两端,两个所述锥齿二15分别与两个所述锥齿一13相啮合;螺旋桨16,所述螺旋桨16设置在所述铜管9内,所述螺旋桨16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2的底端。

所述铜壳7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热铜线,两个所述导热铜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铜壳7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导热铜线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片,两个所述导热片均与所述绕线辊8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轴承孔,所述传动杆14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2的两侧内壁上规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所述铜管9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

所述外壳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遮尘网。

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转轴12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铜管9内注有冷却液,并且两个单向阀11同向设置,在电磁阀的使用过程中,绕线辊8通过电流进行工作,从而时水流能够在阀管1内进行流动,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绕线辊8上长期与电流接触逐渐产生热量,此时两个散热片将绕线辊8上的温度进行转移,此时绕线辊8上的热量逐渐通过两个导热铜线转移至铜壳7上,并逐渐转移至缠绕在铜壳7外部的铜管9上,随后逐渐转移至散热翅片10上,从而进一步的将热量传导进冷却液中,随后启动电机4,电机4启动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5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扇叶6进行转动,进而在外壳2内形成空气流动,加快铜管9外的热量分散,同时当转动杆5转动时,转动杆5带动相对应的锥齿一13转动,从而带动相对应的锥齿二15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14转动,传动杆14转动带动另外一个锥齿一13转动,从而带动相对应的锥齿二15转动,最终达到当转动杆5转动时带动转轴12转动的效果,当转轴12转动时带动螺旋桨16转动,螺旋桨16在铜管9内转动时带动冷却液进行流动,同时在两个单向阀11的限制下,冷却液只能按照两个单向阀11的设置方向进行流动,冷却液循环流动能够进一步的分散热量,从而在与多个扇叶6配合的情况下,提高电磁阀内的热量散发。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散热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散热结构,通过将绕线辊8上的热量进行分散,并且通过多个扇叶6对铜管9进行风吹,加快热量的流失,同时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分散,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提高电磁阀的使用性能,提高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