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2824发布日期:2021-09-08 07: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


背景技术:

2.油缸在各类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如液压装置、消能减震领域的油阻尼器等。封闭油缸常用的注油方式为直接灌注,灌注完成之后再封闭油缸。或者在油缸上开小孔,利用漏斗等工具加注,加注完成后用螺栓封闭注油口。然而,这些注油方法都难以保证油腔被完全充满,且不能实现油缸高压注油。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方便高压注油,且可在油腔注满后自动停止的注油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采用粘滞阻尼器结构,可在油腔注满后自动停止,且可满足高压注油的需求,使用方便且安全便捷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包括外套管和带孔顶杆套,所述外套管轴向中部贯穿成型有注油通孔,所述带孔顶杆套设置于所述注油通孔内,且与该注油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带孔顶杆套内侧设置于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插入所述带孔顶杆套内侧,且与所述带孔顶杆套内侧端部顶紧,所述注油通孔端部设置有对该弹簧另一端定位的端盖;
6.所述带孔顶杆套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管,所述圆管另一端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圆管上成型有通油孔,所述注油通孔内部设置有匹配所述密封部顶紧密封的锁紧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锁紧结构紧密接触,且两者接触后,将所述注油通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段;
7.所述注油通孔内侧对应所述通油孔设置有注油腔,所述注油腔直径大于所述圆管直径。
8.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由外螺纹段和光面段组成,所述外螺纹段表面成型有外螺纹。
9.作为优选,所述光面段的端部设置有端盖,且所述端盖与所述注油通孔螺纹配合。
10.作为优选,所述端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注油通孔对应该外螺纹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轴向贯穿成型有出油孔;该出油孔由相互连通的圆孔部和锁紧孔组成,且所述锁紧孔为六边形孔。
11.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段端部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插接部和盖板,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注油通孔内部后所述盖板与所述外螺纹段的端部相接。
12.作为优选,所述注油通孔包括滑动部,所述圆管插入所述滑动部内,且与该滑动部
间隙配合且可相对滑动,所述锁紧结构位于所述滑动部的端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部内侧。
13.作为优选,所述注油腔为成型在所述滑动部上的环形槽,所述注油腔与所述滑动部轴线重合,且所述注油腔位于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端盖之间。
14.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结构为环形的斜面,该斜面的直径较大端与所述滑动部直径一致,所述密封部上对应该斜面成型有密封面,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面与所述斜面紧密接触。
15.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为成型在所述圆管端部的圆台状结构,所述密封面为所述密封部的斜面。
16.作为优选,所述通油孔设置有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圆管外侧的同一圆环上。
1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外套管、带孔顶杆套和弹簧组成粘滞阻尼器结构,在注油过程中,可在装置两端油压平衡或者在受油端压力稳定后自动停止注油,实现自封闭,提高注油操作的便捷度和安全性;
18.2、采用该结构进行注油时,不仅能够向受油端持续注油,同时还能够向受油端高压注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带孔顶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0.1、外套管;11、外螺纹段;12、光面段;13、滑动部;14、注油腔;15、锁紧结构;2、带孔顶杆套;21、密封部;22、通油孔;23、圆管;3、弹簧;4、端盖;41、圆孔部;42、锁紧孔;5、防尘盖;51、盖板;52、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2.参见图1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黏滞阻尼器油缸注油孔装置,包括外套管1和带孔顶杆套2,所述外套管1轴向中部贯穿成型有注油通孔,所述带孔顶杆套2设置于所述注油通孔内,且与该注油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带孔顶杆套2内侧设置于弹簧3,所述弹簧3一端插入所述带孔顶杆套2内侧,且与所述带孔顶杆套2内侧端部顶紧,所述注油通孔端部设置有对该弹簧3另一端定位的端盖4;所述带孔顶杆套2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管23,所述圆管23另一端设置有密封部21,所述圆管23上成型有通油孔22,所述注油通孔内部设置有匹配所述密封部21顶紧密封的锁紧结构15,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部21与所述锁紧结构15紧密接触,且两者接触后,将所述注油通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段,该状态下,注油通孔为封闭状态;在注油通孔的外螺纹段11压力升高时,带孔顶杆套2在油压的挤压下滑动,密封部21与锁紧结构15分离,油通过密封结构后进入注油腔14内,并通过通油孔22进入圆管23内,最后通过滑动部13和端盖4输出,直至注油通孔两端的油压平衡;所述注油通孔内侧对应所述通油孔22设置有注油腔14,所述注油腔14直径大于所述圆管23直径,如此设置,可预留出向通油孔22内部输油的间隙,以方便油经通油孔22进入圆管23内并输出。
3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套管1由外螺纹段11和光面段12组成,所述外螺纹段11表面成型有外螺纹;
34.所述光面段1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4,且所述端盖4与所述注油通孔螺纹配合,端盖4用于固定弹簧3端部,防止弹簧3自注油通孔内部弹出;所述端盖4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注油通孔对应该外螺纹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4轴向贯穿成型有出油孔;该出油孔由相互连通的圆孔部41和锁紧孔42组成,且所述锁紧孔42为六边形孔;锁紧孔42用于使用工具将端盖4与注油通孔拧紧;
35.所述螺纹段端部设置有防尘盖5,所述防尘盖5包括插接部52和盖板51,所述插接部52插入所述注油通孔内部后所述盖板51与所述外螺纹段11的端部相接;防尘盖5改在注油通孔的端部,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注油通孔内,在使用时,需将其拔出;
36.所述注油通孔包括滑动部13,所述圆管23插入所述滑动部13内,且与该滑动部13间隙配合且可相对滑动,所述锁紧结构15位于所述滑动部13的端部,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滑动部13内侧;圆管23可在油压作用下沿滑动部13的轴向做直线运动,并在两端的油压平衡后,在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注油腔14为成型在所述滑动部13上的环形槽,所述注油腔14与所述滑动部13轴线重合,且所述注油腔14位于所述锁紧结构15与所述端盖4之间;油压推动密封部21与锁紧结构15分离后,将密封部21推至注油腔14中,注油腔14与锁紧结构15之间存在油的流道,此时,油进入注油腔14内,并通过通油孔22进入圆管23内;所述锁紧结构15为环形的斜面,该斜面的直径较大端与所述滑动部13直径一致,所述密封部21上对应该斜面成型有密封面,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面与所述斜面紧密接触;所述密封部21为成型在所述圆管23端部的圆台状结构,所述密封面为所述密封部21的斜面;
37.所述通油孔22设置有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圆管23外侧的同一圆环上,设置多个通油孔22,可提高注油腔14内部向圆管23内部进油的均匀性。
3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外套管1、带孔顶杆套2和弹簧3组成粘滞阻尼器结构,在注油过程中,可在装置两端油压平衡或者在受油端压力稳定后自动停止注油,实现自封闭,提高注油操作的便捷度和安全性;采用该结构进行注油时,不仅能够向受油端持续注油,同时还
能够向受油端高压注油。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