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轴万向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8964发布日期:2021-09-22 21: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字轴万向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十字轴万向节。


背景技术:

2.万向节在汽车行业中是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十字轴万向节用于轴线相交的两个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广泛应用于汽车的传动系统中。在汽车的转向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汽车转向器又名转向机、方向机,它是汽车转向系中最重要的操作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3.现有公告号为cn2028337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十字轴万向节,它十字轴、滚针和套设于十字轴轴端的碗型外圈,所述十字轴轴端的顶部与外圈接触的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外圈的内壁安装有多个滚针,且外圈的开口前端设有油封,所述十字轴轴颈与外圈接触的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多个向内凸起的边缘。
4.上述万向节在使用时虽然具有耐磨损性能,但是在将十字轴万向节与传动轴进行连接时,不能够方便的进行连接,在需要更换十字轴万向节时也不能够方便的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字轴万向节,该十字轴万向节具有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并更换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十字轴万向节,包括轴体,所述轴体连接有两个传动轴,所述轴体四周均设置有轴颈,所述轴颈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卡设件,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供卡设件穿设的卡孔,所述轴颈外径大于卡孔孔径,所述卡设件与卡孔适配,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卡设件沿安装腔轴向移动的控位件,所述控位件穿设在卡设件内并与卡设件螺纹连接,所述控位件包括第一控杆和第二控杆,所述第一控杆一端与轴体连接,所述第二控杆与第一控杆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控杆和第二控杆铰接处穿出安装腔,所述第二控杆的长度小于卡孔的半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内壁沿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导向条,所述卡设件外壁开设有供导向条滑移的滑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底壁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控杆远离与第二控杆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介于轴承与安装腔底壁之间,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防止轴承脱离的防脱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脱构件包括沿轴承座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防脱卡爪和复位弹性件,多个所述防脱卡爪与轴承座铰接并沿轴承座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防脱卡爪与轴承座铰接处设置复位弹性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底壁还设置有减阻钢球,所述轴承座底壁上设置有防止减阻钢柱掉落的盖壳。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垫座,所述垫座上开设有用于包覆轴承座的让位腔,所述垫座介于卡设件和安装腔底壁之间,所述轴颈上穿设有用于固定垫座的固定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控杆远离安装腔底壁的端部开设转动槽,所述第二控杆与第一控杆铰接的端部朝向转动槽内延伸形成有转动部,所述第一控杆上设置有连接第一控杆和第二控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轴线与第一控杆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控杆绕连接件轴线转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设件插设进所述卡孔内时,所述卡设件背离轴体的一侧盖设有防护盖,所述第二控杆远离与第一控杆铰接的一端连接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开设有一字型的调节槽,所述防护盖对应滑轨的位置设置有卡扣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供卡扣部扣合的凹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盖对应调节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槽的堵条。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轴颈处开设安装腔,控位件控制卡设件沿安装腔滑移移动,控位件中的第一控杆和第二控杆铰接,并且第二控杆的长度小于卡控的半径,使得在需要连接轴体和传动轴时,通过拉动第二控杆与第一控杆呈同轴转态,并转动第二控杆时,带动卡设件沿安装腔滑移,从而能够与卡孔插设,实现轴体与传动轴的连接,在需要拆卸轴体时,通过转动第二控杆使卡设件收缩进安装腔内,并解除与卡孔的插设,从而能够方便快速的拆卸轴体与传动轴,实现了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和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体现整体十字轴万向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体现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体现卡设件与传动轴连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
22.附图标记:1、轴体;2、传动轴;21、卡孔;3、轴颈;31、安装腔;32、导向条;33、垫座;34、让位腔;4、卡设件;41、滑轨;5、控位件;51、第一控杆;52、第二控杆;53、防脱环;54、转动槽;55、转动部;56、连接件;57、调节部;58、调节槽;6、轴承座;61、轴承;7、防脱构件;71、防脱卡爪;72、复位弹性件;8、减阻钢球;81、盖壳;9、防护盖;91、卡扣部;92、堵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4.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十字轴万向节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轴体1,轴体1上连接有两个传动轴2,轴体1的四周均设置有轴颈3,轴颈3内开设有安装腔31,在安装腔31内设置有卡设件4,传动轴2上开设有供卡设件4穿设的卡孔21,安装腔31内还设置
有控位件5,控位件5穿设在卡设件4内并与卡设件4螺纹连接,安装腔31内沿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导向条32,卡设件4外壁开设有供导向条32滑移的滑轨41,使得在控位件5的作用下能够控制卡设件4沿导向条32在安装腔31内进行移动,从而控制卡设件4与卡孔21进行插设,形成轴体1与传动轴2的连接固定,轴颈3的外径大于卡孔21的孔径,使得在形成整体十字轴万向节时,轴颈3不易穿设进卡孔21内。
25.参考图3和图4,控位件5包括第一控杆51和第二控杆52,第一控杆51的一端与第二控杆52铰接,当轴体1不与传动轴2连接时,卡设件4位于轴颈3内并不插设进卡孔21中,第一控杆51和第二控杆52铰接的位置位于卡设件4背离轴体1的外侧,第一控杆51远离安装腔31底壁的端部开设有转动槽54,第二控杆52与第一控杆51铰接的端部朝向转动槽54内延伸形成有转动部55,第一控杆51上穿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控杆51和第二控杆52的连接件56,连接件56选用双头螺纹的螺杆,连接件56与第一控杆51螺纹连接,第二控杆52沿连接件56轴线进行转动,连接件56的轴线与第一控杆51轴线垂直设置,第二控杆52远离第一控杆51的一端连接有调节部57,并且第二控杆52的长度小于卡孔21的半径,使得在第二控杆52与第一控杆51垂直时,第二控杆52位于卡孔21内不与卡孔21形成碰触;在需要控制卡设件4与卡孔21插设时,通过转动第二控杆52,使得第二控杆52与第一控杆51呈水平设置,并转动第二控杆52,从而能够控制卡设件4与卡孔21插设连接;在需要拆卸轴体1时,通过反向转动控位件5,从而能够控制卡设件4与卡孔21的脱离,并且在拆卸轴体1时,由于第二控杆52长度小于卡孔21半径,从而能够方向取出轴体1,实现轴体1和传动轴2的拆卸。
26.参考图4和图5,安装腔31底壁还设置有轴承座6,轴承座6内设置有轴承61,第一控杆51穿设在轴承61内,第一控杆51远离与第二控杆52铰接的一端还设置有防脱环53,防脱环53介于轴承61与安装腔31底壁之间,并且防脱环53的直径大于轴承61的孔径,轴承座6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轴承61脱离的防脱构件7,使得轴承61不易冲轴承座6中脱离,并且实现对第一控杆51的限位,使得第一控杆51不易脱离,轴承座6底壁还设置有减阻钢球8和用于盖设减阻钢球8的盖壳81,盖壳81与轴承座6底壁连接,使得减阻钢球8不易脱落,在第一控杆51安装后,第一控杆51与减阻钢球8接触,从而使得在转动整体控位件5时,能够减小转动时的阻力。
27.参考图4和图5,防脱构件7包括沿轴承座6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防脱卡爪71和复位弹性件72,防脱卡爪71设置为四个,防脱卡爪71与轴承座6铰接,防脱卡爪71与轴承座6铰接处设置复位弹性件72,复位弹性件72选用为扭簧,在需要将轴承61放置进轴承座6内时,通过转动防脱卡爪71,此时复位弹性件72受外力压缩,使得不阻碍轴承61的放置,在轴承61放置进轴承座6内后,松开对防脱卡爪71的转动,复位弹性件72释放弹力,带动防脱卡爪71复位,从而使得轴承61不易从轴承座6中脱离,实现对轴承61的限位,并且方便对轴承61进行更换,在安装腔31内还设置有垫座33,垫座33上开设有用于包覆轴承座6的让位腔34,垫座33介于卡设件4和安装腔31底壁之间,轴颈3上穿设有用于固定垫座33的固定件,固定件选用为螺钉,使得垫座33不易从安装腔31中脱离,由于轴承座6位于让位腔34内,对防脱卡爪71进行限位,从而稳固的对轴承61进行卡设,使得轴承61不易从轴承座6中脱离。
28.参考图1至图4,卡设件4插设进卡孔21内时,卡设件4背离轴体1的一侧盖设有防护盖9,第二控杆52端部的调节部57上开设有一字型的调节槽58,防护盖9对应滑轨41的位置设置有卡扣部91,滑轨41内设置有供卡扣部91扣设的凹槽,使得防护盖9能够扣合在卡设件
4上,并且防护盖9上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部57的堵条92,实现对调节部57进行限位,使得调节部57不易发生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控杆52不易转动,实现对卡设件4的限位封堵。
29.工作原理:通过在轴颈3处开设安装腔31,控位件5控制卡设件4沿安装腔31滑移移动,控位件5中的第一控杆51和第二控杆52铰接,并且第二控杆52的长度小于卡控的半径,使得在需要连接轴体1和传动轴2时,通过拉动第二控杆52与第一控杆51呈同轴转态,并转动第二控杆52时,带动卡设件4沿安装腔31滑移,从而能够与卡孔21插设,实现轴体1与传动轴2的连接,在需要拆卸轴体1时,通过转动第二控杆52使卡设件4收缩进安装腔31内,并解除与卡孔21的插设,从而能够方便快速的拆卸轴体1与传动轴2,垫座33实现对轴承座6和防脱构件7的限位,使得轴承61不易从轴承座6中脱离,实现了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和更换的效果。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