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9970发布日期:2022-02-12 1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壁部和由所述第一壁部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壁部和由所述第二壁部围合形成的用于容纳预置设备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壁部朝向所述第二腔室的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预置设备;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之间,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震动信息;主动补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之间并用于根据所述震动信息做补偿位移以减小所述预置设备受到的震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支撑件在不同方向上的震动信息;所述主动补偿器的个数为多个,至少三个所述主动补偿器在互相垂直的三个方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以使多个所述主动补偿器能够根据所述震动信息在所述三个方向上做补偿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背离所述第一腔室的外表面,所述缓冲组件在远离所述第一壁部的方向上可往复变形设置。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三壁部和由所述第三壁部围合形成的第三腔室;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三壁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周侧的第一侧板、由所述第一侧板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腔及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周侧的第二侧板、由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纳腔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底板由所述第一开口露出;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并由所述第二开口露出,所述缓冲单元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底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阻尼结构,抵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弹性部件,环绕所述阻尼结构并抵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内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并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间隔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背离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和/或,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具有显示模组,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根据所述震动信息开启或关闭所述预置设备电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壁部和由第一壁部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腔室,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壁部和由第二壁部围合形成的用于容纳预置设备的第二腔室,第二壁部朝向第二腔室的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悬挂组件用于连接预置设备;监测组件,设置于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之间,用于监测第一支撑架的震动信息;主动补偿器,设置于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之间并用于根据震动信息做补偿位移以减小预置设备受到的震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支架,通过监测组件监测第一支撑架的震动信息,并根据震动信息驱动主动补偿器所补偿位移,可以减小第二支撑架受到的震动,保护第二支撑架中的预置设备。支撑架中的预置设备。支撑架中的预置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9
技术公布日:2022/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