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3589发布日期:2022-01-27 10:5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缓解近距离用眼过度的放大显示设备,特别涉及前述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


背景技术:

2.请参照图1、2所示,为现有的放大显示设备,包括一底座91、一支臂组92、一翻转架93、一反射模块94及一放大模块95,其利用凹面镜的虚像成像原理,将物体放大数倍并成像在比物距长数倍的远方,致使眼睛看到的是在两公尺以外的视觉距离,用于缓解近距离用眼过度的问题。
3.在现有技术的放大模块95与底座91为通过该支臂组92连接,支臂组92包含复数转轴组921及复数支臂922,使得该放大模块95得相对支臂922枢转,然而,在反射模块94被用户拉开时,该放大模块95便会因翻转架93的带动而枢摆,为避免该放大模块95过度枢摆,需要一种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其主要目的是避免该放大模块过度枢摆。
5.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包括:
6.一框架,具有两只凸耳,该两只凸耳分别具有一容纳孔;
7.一旋转座,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斜面,该旋转座具有一第一穿孔;
8.两个活动块,分别设置于该凸耳的容纳孔内,该两个活动块的其中一端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接触该第一斜面,该第二斜面沿着周向的高度不相同,该两个活动块分别具有一第二穿孔;
9.一锁设件,贯穿该两个活动块的第二穿孔及该旋转座的第一穿孔,该锁设件的其中一端具有一头部;以及
10.一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头部与其中一个该活动块之间,该第一弹性件套设于该锁设件,该第一弹性件供以使该第二斜面抵于该第一斜面。
11.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因为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紧抵该活动块,进而可避免该框架因重力而位移。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放大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1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放大显示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翻转架连接反射模块的示意图。
22.图中,框架-10;背侧-10a;凸耳-11;容纳孔-111;固定座-20;旋转座-30;主体部-31;第一斜面-311;第一半周面-311a;第二半周面-311b;第一阶面-311c;外周面-312;第一穿孔-313;第一转轴-32;穿孔-321;螺栓孔-322;活动块-40;第一端-41;第二斜面-411;第三半周面-411a;第四半周面-411b;第二阶面-411c;第二端-42;第二穿孔-43;锁设件-50;头部-51;螺帽-55;第一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70;枢摆座-80;外表面-80a;支柱-81;第二转轴-82;枢摆槽-83;轴孔-84;螺柱-85;轴向-x;周向-y;宽距-d;支臂组-z;螺栓-z1。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通过一翻转架m连接一反射模块n,而本创作放大显示设备的枢转结构,请参照图3至10所示,包括:
24.一框架10,供以容纳一放大片,该放大片为凹面镜,该框架10具有两只凸耳11,该两只凸耳11自该框架10的一背侧10a延伸,该两只凸耳11为并列且间隔一距离,该两只凸耳11分别具有一容纳孔111,该两只凸耳11具有相互面对的一侧及相互背对的一侧;
25.两个固定座20,分别组设于该凸耳11,该两个固定座20分别组设于该凸耳11相互背对的一侧,该两个固定座20封闭该容纳孔111的其中一侧;
26.一旋转座30,具有衔接的一主体部31及一第一转轴32,该主体部31概呈圆柱体,该主体部3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斜面311,该两个第一斜面311之间连接一外周面312,该第一转轴32自该外周面312延伸,该第一转轴32为一中空柱状体,该第一转轴32具有连通的一穿孔321及螺栓孔322,该穿孔321自该第一转轴32与该主体部31连接的另一端向内凹设,该穿孔321及螺栓孔32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该主体部31具有一第一穿孔313,该第一穿孔313贯穿该主体部31具有第一斜面311的两端,该第一穿孔313定义出一轴向x;
27.两个活动块40,分别设置于该凸耳11的容纳孔111内,该两个活动块40分别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41及一第二端42,该第一端41的端面具有一第二斜面411,该第二斜面411面对该旋转座30的该第一斜面311,该第二斜面411与该第一斜面311接触,该第一端41及一第二端42之间的延伸方向为该轴向x,进一步通过该轴向x定义出一周向y,该第二斜面411沿着周向y的高度并不相同,使该第二斜面411沿着周向y产生倾斜,更进一步的说明,定义该第一端41至该第二端42的距离为一宽距d,该活动块40于不同周向y位置上的宽距d并不相同,该二活动块40分别具有一第二穿孔43,该第二穿孔43贯穿该第一端41及该第二端42,该第二穿孔43沿着该轴向x延伸。
28.较佳的,该第一斜面311沿着周向y的高度并不相同,使该第一斜面311沿着周向y产生倾斜。
29.一锁设件50,沿着该轴向x延伸并贯穿该两个活动块40的第二穿孔43及该旋转座30的第一穿孔313,该锁设件50的其中一端具有一头部51,于本实施例中,该锁设件50为螺
栓。
30.一螺帽55,螺锁于该锁设件50具有头部51的另一端,以使该两个活动块40同轴的位于该主体部31的相对两侧。
31.一第一弹性件60,设置于该头部51与其中一个该活动块40之间,该第一弹性件60套设于该锁设件50,该第一弹性件60供以提供沿着轴向x的外张力量,使该活动块40的第二斜面411抵于该主体部31的第一斜面31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60为至少一锥形弹簧组成。
32.一第二弹性件70,设置于该螺帽55与另一个该活动块40之间,该第二弹性件70套设于该锁设件50,该第二弹性件70供以提供沿着轴向x的外张力量,使该活动块40的第二斜面411抵于该主体部31的第一斜面31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件70为至少一锥形弹簧组成。
33.一枢摆座80,具有衔接的一支柱81及一第二转轴82,该支柱81插设于该第一转轴32的穿孔321内,该支柱81另具有一外表面80a,该支柱81具有一枢摆槽83,该枢摆槽83自该外表面80a向内凹设,该螺栓孔322与该枢摆槽83连通,该第二转轴82供以锁设于一支臂组z,该第二转轴82具有一轴孔84,供以让一螺栓z1穿设该螺孔821并锁设于该支臂组z。
34.一螺柱85,插设于螺栓孔322并伸入该枢摆槽83内,用于使该旋转座30的第一转轴32与该支柱81结合。
35.较佳的,请参照图9,该螺柱85的直径为一第一长度s1,该枢摆槽83具有一第一宽度s2,该第一宽度s2大于该第一长度s1,以使该螺柱85在枢摆槽83内具有位移的空间,进而能够让该第一转轴32相对该支柱81微幅的枢转。
36.于较佳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7、8,该第一斜面311具一第一半周面311a及一第二半周面311b,该第一半周面311a与该第二半周面311b之间衔接一第一阶面311c,该第一阶面311c与该第一半周面311a、第二半周面311b相互垂直,该第二斜面411具有一第三半周面411a及一第四半周面411b,该第三半周面411a与该第四半周面411b之间衔接一第二阶面411c,该第二阶面411c与该第三半周面411a、第四半周面411b相互垂直。
37.以上所述即为本创作各实施例主要构件的组态说明,至于本创作的作动方式及功效说明如下:
38.请参照图6、7、10,当该反射模块n展开时,会通过该翻转架m带动该框架10的该两只凸耳11及该两个固定座20旋转,并带动该两个活动块40旋转,进而使位于该两个活动块40的第二斜面411旋转、滑动,而由于该第二斜面411抵于该主体部31的第一斜面311,且该第一斜面311或/及该第二斜面411为倾斜的斜面,因此,该两个活动块40便会沿着轴向x向外扩张而远离该主体部31,进而压缩该第一弹性件60及该第二弹性件70,该第一弹性件60及该第二弹性件70提供一反作用力加大该主体部31抵压该两个活动块40的力量,增加其摩擦力,足以抵抗该翻转架m及该反射模块n展开后重力g产生的力矩,进而能够使该两个活动块40及该框架10的旋转角度保持在定位上,不致因展开该翻转架m及反射模块n的重力g力矩及使用时间的拉长,而产生该反射模块n下垂的情形,可有效避免因该反射模块n展开的重力g造成移位。
39.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该第一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70的弹力紧抵该活动块40,进而可避免该框架10因重力g而旋转位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