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8164发布日期:2022-04-07 04:2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动轴承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


背景技术:

2.涨紧轮是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装置,涨紧轮主要由固定壳体、张紧臂、轮体、扭簧、滚动轴承和弹簧轴套等组成,能根据皮带不同的松紧程度,自动调整张紧力,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由于其需要将皮带涨紧,所以其滚动轴承需要一直承受径向的载荷,且连续运转时间长,转速快,这就使得涨紧轮用的滚动轴承比较容易发生由于滚珠的碎裂或者滚道发生点蚀而引发的破损。另外传送带在高速运转与摩擦的影响下,会产生较多的微小碎屑,一旦这些碎屑进入轴承,近期容易引发轴承破损,所以涨紧轮用的滚动轴承需要密封性优秀。
3.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内圈,所述内圈的外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凸起,所述内圈的外侧壁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凸起,所述内圈的外侧壁中部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滚道;外圈,所述外圈设置在所述内圈的外侧,所述外圈的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两条与所述第一滚道对应的第二环槽,且所述外圈的内侧壁的两端都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外圈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凸起,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四凸起;保持架,对应的第一滚道与第二环槽之间设置有所述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置有若干容纳孔;滚珠,每个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一所述滚珠,且每个所述滚珠都与对应的第一滚道和第二环槽接触。
6.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圈用于与转动轴固定;外圈用于和轴承座或者机架固定;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配合,形成阻挡灰尘的通道;第二凸起和第四凸起配合,形成阻挡灰尘的通道;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一同用于限制滚珠的滚动轨迹;倾斜面用于承受部分轴向载荷;保持架用于将各个滚珠间隔开,防止滚珠和滚珠间的接触,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容纳孔用于放置滚珠。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环槽接触。
8.上述技术方案中:倾斜面与第二环槽接触,使得当滚珠位于第二环槽中时,其与倾斜面之间形成接触角,从而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同心设置。
10.上述技术方案中:同心设置保证滚珠能滚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在所述第三凸起的左侧。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形成阻挡灰尘的通道。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四凸起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凸起为与第四凸起的左侧。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凸起和第四凸起形成阻挡灰尘的通道,且使得可以将内圈从左侧安装进外圈中。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凸起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径。
1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凸起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径,使得第四凸起和第二凸起形成的通道更为曲折,灰尘更难以进入。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的靠近第二凸起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五凸起。
18.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五凸起,使得内圈的宽度大于外圈的宽度,使得第四凸起与第二凸起入口缩小,提升防尘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五凸起与所述第四凸起不接触。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凸起与所述第四凸起不接触,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阻力,影响本技术方案转动时的流畅程度。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
22.1.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双列轴承,所以能承受的径向载荷更大,更适用于涨紧轮;
23.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好,能有效避免传送带的碎屑进入轴承,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图。
28.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内圈;101-第一凸起;102-第二凸起;103-第一滚道;104-第五凸起;20-外圈;201-第二环槽;202-倾斜面;203-第三凸起;204-第四凸起;30-保持架;301-容纳孔;40-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内圈10,所述内圈10的外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凸起101,所述内圈10的外侧壁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凸起102,所述内圈10的外侧壁中部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滚道103;外圈20,所述外圈20设置在所述内圈10的外侧,所述外圈20的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两条与所述第一滚道103对应的第二环槽201,且所述外圈20的内侧壁的两端都设置有倾斜面202,所述外圈20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03,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四凸起204;保持架30,对应的第一滚道103与第二环槽201之间设置有所述保持架30,所述保持架30设置有若干容纳孔
301;滚珠40,每个所述容纳孔301中设置有一所述滚珠40,且每个所述滚珠40都与对应的第一滚道103和第二环槽201接触。其中,第一凸起101的右侧面与第三凸起203的左侧面之间有一定间隔,当内圈10与外圈20一侧接触时,另一侧的第一凸起101和第三凸起203之间的距离足够将滚珠40放入;第二凸起102与倾斜面202之间的距离也应大于外圈20的的内径与内圈10的外径之差;第二滚道位于第一滚道103的正上方;保持架30既不与外圈20接触,也不与内圈10接触;容纳孔30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滚珠40的直径;滚珠40的数量为12颗,均匀分布在第一滚道103内。
3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倾斜面202与所述第二环槽201接触。其中,倾斜面202的角度与需要承载的轴向载荷的大小有关,此处可设置为15度,以承受较小的轴向载荷。
3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内圈10与所述外圈20同心设置。其中,外圈20的内径大于内圈10的外径,其两者之差略小于所述滚珠40的直径。
3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第一凸起101与所述第三凸起203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凸起101的位置在所述第三凸起203的左侧。其中,第一凸起101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圈20的内径,第三凸起203的内径与所述外圈20的内径一致。
3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第二凸起102与所述第四凸起204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凸起102为与第四凸起204的左侧。其中,第四凸起20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三凸起203的内径,第二凸起10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凸起101的内径。
35.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第四凸起20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凸起102的外径。其中,第四凸起204的左侧壁与第二凸起102的右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形成一狭窄通道。
36.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内圈10的靠近第二凸起102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五凸起104。其中,第五凸起104的内径与所述内圈10的内径一致,且第五凸起104的外径小于所述内圈10的外径。
3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涨紧轮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所述第五凸起104与所述第四凸起204不接触。其中,第五凸起104的外径的与第四凸起204的内径的差大于外圈20的的内径与内圈10的外径之差,且所述第五凸起104的右侧面与所述第四凸起204的右侧面平齐。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9.a)将本实用新型安装至涨紧轮上;
40.b)当涨紧轮工作时,涨紧轮与传送带接触,此时本实用新型承受径向载荷;
41.c)通过双列滚珠,本实用新型将径向载荷分摊,再承载,减少轴承的磨损;
42.d)当长时间运转后,传送带上会脱落碎屑;
43.e)由于本实用新型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由第二凸起、第四凸起和第五凸起构成了狭窄、曲折的通过到,碎屑难以进入,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