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

文档序号:29840849发布日期:2022-04-27 13: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


背景技术:

2.减振平台,一般设置于精密仪器设备的底部,起支撑和减振的作用,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主动减振,即主动减小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2、被动减振,即减小乃至隔绝仪器设备工作时外部环境产生的振动。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181398.5提供一种减振平台,包括负载平台、基础平台、以及处于负载平台和基础平台之间的多个减振器。每个减振器采用单一气缸,以提供一个垂向的空气弹簧对减振平台上的负载进行承载和减振。但是该减振平台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受制于气缸体积,导致整个减振平台占用空间较大,并且气缸工作时还需要多个辅助装置进行充气,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再者气缸的共振频率难以取得一个较小的频率值,不能对从地基传递上来的振动进行有效隔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维护成本低的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以实现既能主动减小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又能对仪器设备外部环境进行有效隔振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支撑板和工作面板,支撑板位于底座和工作面板之间;所述工作面板的一个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凹槽,工作面板设有凹槽的端面上还固接有凸定位块,凸定位块位于工作面板的几何中心;支撑板的一个端面上固接有与凸定位块相配合的凹定位块,支撑板上与凹槽位置对应处还开设有导向孔,底座上与导向孔位置对应处设有隔振橡胶垫,相邻两隔振橡胶垫之间设有隔振橡胶块,隔振橡胶块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支撑板相连接;导向孔内安装有阶梯减振棒,阶梯减振棒的下端与隔振橡胶垫相抵接,阶梯减振棒上端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抵接在凹槽底部,第一弹簧下端抵接在支撑板上。
7.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的有益效果为:
8.1、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后期维护保养成本低;与传统二级减振平台相比,采用工作面板、支撑板和底座的三级减振结构,减振效果更好,同时支撑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隔振橡胶块,能有效隔绝来自地面的振动 ;
9.2、凸定位块和凹定位块之间相互配合,能准确定位工作面板,限制工作面板的横向和纵向位移;同时凸定位块与凹定位块的接触表面还设置有褶皱阻尼板,能进一步起到主动减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的结构剖视图;
11.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中工作面板的结构俯视图;
13.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中支撑板的结构俯视图。
15.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16.图7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中底座的结构俯视图。
17.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18.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工作面板、4-凸定位块、5-凹定位块、6-隔振橡胶块、7-第一弹簧、8-阶梯减振棒、81-光杆、82-套筒、83-第二弹簧、9-隔振橡胶垫、10-凹槽、11-导向孔、12-过孔、13-螺纹孔、14-褶皱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20.如图1和2所示,一种机械式主动减振隔振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板2和工作面板3,支撑板2位于底座1和工作面板3之间;工作面板3的下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凹槽10,工作面板3的下端面上还固接有凸定位块4,凸定位块4位于工作面板3的几何中心;支撑板2的上端面上固接有与凸定位块4相配合的凹定位块5,凸定位块4和凹定位块5的工作面上均粘有褶皱阻尼板14;支撑板2上与凹槽10位置对应处还开设有导向孔11,底座1上与导向孔11位置对应处放置有隔振橡胶垫9,相邻两隔振橡胶垫9之间设有隔振橡胶块6,隔振橡胶块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支撑板2相连接;导向孔11内安装有阶梯减振棒8,阶梯减振棒8的下端与隔振橡胶垫9相抵接,阶梯减振棒8的上端套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上端抵接在凹槽10底部,第一弹簧7下端抵接在支撑板2上。其中,阶梯减振棒8上端与凹槽10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21.阶梯减振棒8包括光杆81、套筒82以及第二弹簧83,套筒82内安装有第二弹簧83,光杆81伸入套筒82内与第二弹簧83相连接。
22.褶皱阻尼板14采用橡胶制成,表面加工出多个的棒状突起,分别粘结在凸定位块4和凹定位块5表面,相互咬合以实现定位和减振。
23.如图3和4所示,凸定位块4通过螺栓固接在工作面板3的几何中心处,并且凸定位块4远离工作面板3的一端为球面。安装有凸定位块4一侧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四个第一凹槽10,四个第一凹槽10以凸定位块4为中心,矩形阵列分布在工作面板3上。
24.如图5和6所述,支撑板2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固接有凹定位块5,其中凹定位块5的凹面为球面;支撑板2上还贯穿设有四个导向孔11,四个导向孔11以凹定位块5为中心,矩形阵列分布在支撑板2上;导向孔11为台阶孔,目的是为了定位、卡固阶梯减振棒8,导向孔11中直径较大孔位于支撑板2上固接有凹定位块5的一侧,导向孔11中直径较小孔的直径大于光杆81的直径,可保证光杆81上下伸缩不受影响;支撑板2上未设凹定位块5一侧的端面上均布有四个用于安装隔振橡胶块6的过孔组,每一过孔组中包含三个沿周向等距分布的过孔12,四个过孔组与导向孔11间隔设置。
25.如图7和8所示,底座1为无盖的盒装结构,目的是防止外部灰尘和水分进入减振隔振平台;底座1上与四个过孔组位置对应处加工有四个螺纹组,每个螺纹组中包含三个沿周
向等距分布的螺纹孔13,其中螺纹孔13与过孔12同轴。
26.隔振橡胶块6装配时,可在隔振橡胶块6上加工出与螺纹孔13和过孔12同轴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可加工的稍大些,以保证隔振橡胶块6有足够的变形余量,然后从过孔12穿入长螺杆,穿过通孔后紧固在螺纹孔13内。
27.隔振橡胶垫9放置在底座1上,其底部可加工出凹凸不平的褶皱,以增大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左右滑动。
28.本实用新型减振隔振平台的工作原理如下:
29.在隔振功能上讲,当减振平台所处的环境有振动时,振动会通过底座1向上传递,此时,隔振橡胶块6和隔振橡胶垫9会阻碍环境中的振动传递,起到了隔振作用。
30.在主动减振功能上讲,当工作面板3上的仪器设备振动向下传递时,设置在凸定位块4和凹定位块5 接触面上的褶皱阻尼板14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主动减振的作用,同时凸定位块4和凹定位块5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工作面板3的定位,限定工作面板3的横向和纵向位移; 阶梯减振棒8及套设在阶梯减振棒8上的第一弹簧7能有效起到主动减振作用,主要表现在当工作面板3的某个角或边发生倾斜时,该角或边上的一个或两个阶梯减振棒8上套设的第一弹簧7和阶梯减振棒8自身的第二弹簧83产生反作用力,主动推动工作面板3向平衡位置移动,阶梯减振棒8下端抵接的隔振橡胶垫9与底座1浮动连接也能有效防止工作面板3变形过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