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动的液力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1262发布日期:2023-03-29 08:3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动的液力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力变矩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动的液力变矩器。


背景技术:

2.典型地,在自动变速的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设置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用于通过使用流体(通常为油)将发动机的驱动动力传递到变速器,起到传递扭矩和变矩的作用。液力变矩器通常包括外壳、泵轮、涡轮、锁止离合器、减振器和输出辊。
3.泵轮和涡轮轴向地相对设置。泵轮包括泵轮壳体和固定至泵轮壳体的多个泵轮叶片,泵轮壳体与外壳一起旋转。涡轮包括固定连接至输出辊的涡轮壳体和多个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固定至涡轮壳体的面向泵轮的一侧。
4.减振器包括连接至锁止离合器的驱动盘和固定连接至输出辊的从动盘,以及周向作用的弹性构件。周向作用的弹性构件介于驱动盘和从动盘之间。
5.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发现,由于路况复杂,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偏心问题,也就是说,涡轮壳体、从动盘与输出辊之间,特别是从动盘与输出辊之间常常产生径向偏移的趋势,这导致液力变矩器在旋转时中出现较大的震动,不利于液力变矩器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避免液力变矩器在旋转时中出现较大的震动,保障液力变矩器的正常运转,本发明的其中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震动的液力变矩器,包括:外壳、泵轮、导轮、涡轮、连接盘、从动盘、抗震球、底盘以及输出辊,所述泵轮包括泵轮叶片以及泵轮壳体,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壳体以及涡轮叶片,所述泵轮壳体连接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与所述泵轮相对的一侧且不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泵轮与所述涡轮的中间位置,所述涡轮壳体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输出辊,所述泵轮的环里侧连接所述从动盘,所述从动盘的外圈设置为弧形凹槽,所述从动盘的外圈与所述泵轮的外圈接触,所述底盘对应于所述弧形凹槽的若干位置设置若干分隔栏,两个所述分隔栏之间设置有一个抗震球,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涡轮位于同侧,所述底盘与所述从动盘相邻且与所述外壳的背侧相邻,所述底盘与所述外壳在径向面上接触、在周向面上不接触,所述底盘与所述从动盘的所述弧形凹槽夹持所述抗震球,在平地静止状态时,所述弧形凹槽里侧到所述底盘的最大轴向距离与所述抗震球的直径一致。
7.优选地,所述底盘与所述连接盘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轴向上设置有凸起圈,所述凸起圈位于所述底盘的一侧。
8.优选地,所述涡轮壳体从结构上分为弧面环部分、斜面环部分以及平面环部分,所述斜面环部分分别连接所述弧面环部分以及所述平面环部分,在轴向上,所述斜面环部分向所述外壳的背面倾斜,所述平面环部分连接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从动盘,所述弧面环部分连接所述泵轮叶片。
9.优选地,所述底盘从结构上分为外环、中环以及内环,所述中环分别连接所述外环
以及所述内环,在轴向上,所述内环相较于所述中环向所述外壳的正面凸起、所述中环相较于所述外环向所述外壳的正面凸起,所述外环与所述弧形凹槽对应。
10.优选地,所述外壳背面的里侧设置有一圈摩擦环,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外环接触,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底盘同轴。
11.优选地,所述抗震球包括球壳以及若干第一弹簧组、若干第二弹簧组、若干第三弹簧组,所述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以及第三弹簧组皆设置为多层,所述第一弹簧组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弹簧组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三弹簧组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弹簧组内的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组内的弹簧以及所述第三弹簧组内的弹簧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弹簧组内的弹簧与所述第三弹簧组内的弹簧互相垂直。
12.优选地,所述外环设置轴向凸环,所述轴向凸环里侧设置第一限位环以及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以及第二限位环夹持防震环,所述防震环里侧边缘呈弧形,所述防震环里侧边缘与所述从动盘接触,所述防震环的外侧与所述轴向凸环之间设置有弹性圈。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环前侧设置若干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限位环后侧设置若干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槽皆沿着径向设置,所述防震环前侧设置第一限位块、后侧设置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
14.在上下震动、前后震动过程中,上方震动产生的弹性力促使液力变矩器内部的部件整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以及消耗一定向上位移量带来的能量,从而出现向下位移,而向下位移是具有一定的向下震动量的,从而下方的抗震球产生形变,从而出现向上的运动趋势以及消耗一定向下位移量带来的能量,从而形成液力变矩器内部的震动的消耗,从而形成抗震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虚线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抗震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涡轮截面图;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参考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其中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抗震动的液力变矩器,其至少由外壳1、泵轮、导轮6、涡轮、连接盘7、从动盘8、抗震球9、底盘10以及输出辊11构成。
19.其中,所述泵轮包括泵轮叶片2以及泵轮壳体3,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壳体4以及涡轮叶片5,所述泵轮壳体3连接固定于所述外壳1,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与所述泵轮相对的一侧且不固定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导轮6设置于所述泵轮与所述涡轮的中间位置,所述涡轮壳体4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连接盘7,所述连接盘7连接所述输出辊11,所述泵轮的环里侧连接所述从动盘8,所述从动盘8的外圈设置为弧形凹槽,所述从动盘8的外圈与所述泵轮的外圈接触,所述底盘对应于所述弧形凹槽的若干位置设置若干分隔栏,两个所述分隔栏之间设置有一个抗震球9,所述底盘10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且与所述涡轮位于同侧,所述底盘10与所述从动盘8相邻且与所述外壳1的背侧相邻,所述底盘10与所述外壳1在径向面上接触、在周向面上不接触,所述底盘10与所述从动盘8的所述弧形凹槽夹持所述抗震球9,在平地静止状态时,所述弧形凹槽里侧到所述底盘10的最大轴向距离与所述抗震球9的直径一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0与所述连接盘7之间设置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的轴向上设置有凸起圈,所述凸起圈位于所述底盘10的一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壳体4从结构上分为弧面环部分13、斜面环部分14以及平面环部分15,所述斜面环部分14分别连接所述弧面环部分13以及所述平面环部分15,在轴向上,所述斜面环部分14向所述外壳1的背面倾斜,所述平面环部分15连接所述连接盘7以及所述从动盘8,所述弧面环部分13连接所述泵轮叶片2。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0从结构上分为外环16、中环17以及内环18,所述中环17分别连接所述外环16以及所述内环18,在轴向上,所述内环18相较于所述中环17向所述外壳1的正面凸起、所述中环17相较于所述外环16向所述外壳1的正面凸起,所述外环16与所述弧形凹槽对应。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背面的里侧设置有一圈摩擦环,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外环16接触,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底盘10同轴。
24.在液力变矩器工作的过程中,涡轮被带动转动,当经过路况较差的道路区域时,车辆整体出现震动,轮胎也会因为上下颠簸而产生上下位移,从而导致车辆整体有上下颠簸的状况或者趋势,从而,对应于液力变矩器中,输出辊11因上下颠簸而出现上下偏移的情况,导致连接涡轮壳体4出现上下偏移的状况,进一步的导致连接在涡轮壳体4上的从动盘8跟着上下偏移,从而导致从动盘8外侧的弧形凹槽里侧的弧壁接触到抗震球9,而抗震球9通过弹性材料构成,因此抗震球9在从从动盘8里侧的弧形凹槽的挤压下发生形变,从而一定程度上吸收掉颠簸产生的上下震动,并且将该上下颠簸产生的力转化为抗震球9的弹性力,从而获得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有助于推动从动盘8回复到原状。
25.由于截面的上下都存在抗震球9,从而在颠簸到上方时,上方的抗震球9产生作用,使得在吸收一定的震动量后存在向下的弹性力,下方的抗震球9在向下颠簸时会产生作用,使得在吸收一定的震动量后存在向上的弹性力,从而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减少震动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不会过多的增加液力变矩器内部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会导致液力变矩器中固定结构太多使得产生移位或移位倾向时只有刚性力的作用而受到更大的损害。对于前后位移的状况同理。
26.进一步的,在上下震动、前后震动过程中,上方震动产生的弹性力促使液力变矩器内部的部件整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以及消耗一定向上位移量带来的能量,从而出现向下位移,而向下位移是具有一定的向下震动量的,从而下方的抗震球9产生形变,从而出现向上的运动趋势以及消耗一定向下位移量带来的能量,从而形成液力变矩器内部的震动的消耗,从而形成抗震动的效果。
27.进一步的,底盘10与连接盘7之间设置有垫片12,垫片12的轴向上设置有凸起圈,凸起圈位于底盘10的一侧,外壳1背面的里侧设置有一圈摩擦环,摩擦环与外环16接触,摩擦环与底盘10同轴,从而使得从动盘8和底盘10之间保证不会直接产生互相的摩擦,并且底盘10与外壳1之间也不会因为摩擦而产生设备上的损耗。
28.进一步的,由于从动盘8和底盘10之间设置抗震球9,因此在从动盘8转动的过程中、底盘1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抗震球9使得可能存在大量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使得液力变矩器内部的转动更加的顺滑。
29.参考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抗震球9包括球壳以及若干第一弹簧组19、若干第二弹簧组20、若干第三弹簧组21,所述第一弹簧组19、第二弹簧组20以及第三弹簧组21皆设置为多层,所述第一弹簧组19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弹簧组20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三弹簧组21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弹簧组19内的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组20内的弹簧以及所述第三弹簧组21内的弹簧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弹簧组20内的弹簧与所述第三弹簧组21内的弹簧互相垂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环16设置轴向凸环22,所述轴向凸环22里侧设置第一限位环23以及第二限位环24,所述第一限位环23以及第二限位环24夹持防震环25,所述防震环25里侧边缘呈弧形,所述防震环25里侧边缘与所述从动盘8接触,所述防震环25的外侧与所述轴向凸环22之间设置有弹性圈。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环23前侧设置若干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限位环24后侧设置若干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槽皆沿着径向设置,所述防震环25前侧设置第一限位块、后侧设置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
32.由于抗震球9中第一弹簧组19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第二弹簧组20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第三弹簧组21中每一层的弹簧互相平行、层与层之间互相平行,第一弹簧组19内的弹簧与第二弹簧组20内的弹簧以及第三弹簧组21内的弹簧互相垂直,第二弹簧组20内的弹簧与第三弹簧组21内的弹簧互相垂直,即横向、纵向、竖向上存在能够应变挤压的弹性力,而由于第一弹簧组19、第二弹簧组20、第三弹簧组21存在很多层,从而使得整个抗震球9中存在较为饱满的弹簧网,从而使得抗震球9能够在各个方位应对挤压产生的形变。
33.而对于轴向凸环22和防震环25,在震动的过程中,从动盘8发生位移,从而从动盘8的弧形凹槽会挤压防震环25,使得防震环25会具有一个朝向轴向凸环22的位移以及位移趋势,防震环25从而会挤压到弹簧,而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簧会将防震环25传导的挤压的力转变为弹性力,从而减少震动量。而对于防震环25,由于第一限位环23前侧设置若干第一滑动槽、第二限位环24后侧设置若干第二滑动槽,第一滑动槽以及第二滑动槽皆沿着径向设置,
防震环25前侧设置第一限位块、后侧设置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置于第一滑动槽中,第二限位块置于第二滑动槽中,从而使得防震环25能够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滑动,同时,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还能够对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产生位置上的约束。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37.附图标记说明:外壳 1泵轮叶片 2泵轮壳体 3涡轮壳体 4涡轮叶片 5导轮 6连接盘 7从动盘 8抗震球 9底盘 10输出辊 11垫片 12弧面环部分 13斜面环部分 14平面环部分 15外环 16中环 17内环 18第一弹簧组 19第二弹簧组 20
第三弹簧组 21轴向凸环 22第一限位环 23第二限位环 24防震环 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