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296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出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传动箱是介于柴油机与机车动轮之间的一种传动装置,其主要功能就是使柴油机的特性适应机车牵引特性的要求。输出轴结构是液力变矩器传动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包括左端输出法兰1、螺栓 2、弹簧垫圈3、第一轴承座4、内垫圈5、第一深沟球轴承6、输出轴7、圆螺母8、止动垫圈9、 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一齿轮11、第一轴承调整圈12、联合齿套13、第二齿轮14、第二轴承座15、右端输出法兰16、细羊毛毡17、第一挡油圈18、圆柱滚子轴承19、第一垫圈20、第三深沟球轴承21、第二轴承调整圈22、开槽十字螺钉23、第二垫圈对、第二挡油圈25、骨架油封洸、第一纸垫27、第二纸垫沘、第一端盖四、第二端盖30、第一 0形圈31、第二 0形圈32、 第三垫圈33。第一深沟球轴承6、第二深沟球轴承10和第三深沟球轴承21的数量均为二
P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座4中装入的是第一深沟球轴承6,第一齿轮11中装入的是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二齿轮14中装入的是第三深沟球轴承21,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 14均为直齿。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的轮齿经常发生损坏,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会发生轴承烧损现象。在将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装入输出轴 7的外圆时,需将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各二只先分别装入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的孔中后,再套入输出轴7的外圆,由于轴承内圈与输出轴外圆为过盈配合,使得装配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通过对输出轴各部轴承的重新选型,提高了轴承动态和静态承载能力。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端输出法兰、螺栓、弹簧垫圈、第一轴承座、内垫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输出轴、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齿轮、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右端输出法兰、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调整圈、第二垫圈、第二挡油圈、第一端盖,左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左端锥度外圆上;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端盖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刚性连接; 第二挡油圈的内孔装于输出轴的外圆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的内孔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孔与输出轴的外圆配合;内垫圈、第二垫圈都装于输出轴的外圆;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 第二轴承调整圈装于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一齿轮的孔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二齿轮的孔中,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二轴承座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 右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右端锥度外圆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内部装有细羊毛毡和骨架油封。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空间位置变动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齿轮、轴承承载能力,降低了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部分的故障率,并降低了装配难度,切实可行的优点。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包括左端输出法兰 1、螺栓2、弹簧垫圈3、第一轴承座4、内垫圈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输出轴7、圆螺母8、 止动垫圈9、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第一齿轮11、第一轴承调整圈12、联合齿套13、第二齿轮14、第二轴承座15、右端输出法兰16、细羊毛毡17、第一挡油圈18、圆柱滚子轴承19、第一垫圈20、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第二轴承调整圈22、开槽十字螺钉23、第二垫圈24、第二挡油圈25、骨架油封沈、第一纸垫27、第二纸垫观、第一端盖四、第二端盖30、第一 0形圈 31、第二 0形圈32、第三垫圈33。左端输出法兰1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7的左端锥度外圆上;第一轴承座4 与第一端盖四通过螺栓2、弹簧垫圈3刚性连接,第一端盖四内部装有细羊毛毡17和骨架油封沈;第二挡油圈25的内孔装于输出轴7的外圆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4的内孔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的内孔与输出轴7的外圆配合;内垫圈5装于输出轴7的外圆,装配时通过调整内垫圈5的厚度进而调节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的轴向和径向游隙;第二垫圈M装于输出轴7的外圆,第二垫圈M的右端面与输出轴7的台阶面定位;圆螺母8、止动垫圈9装于输出轴7上,对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轴向定位;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一齿轮11孔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的内圈与输出轴7过盈配合;第一轴承调整圈12装于输出轴7上,通过调节第一轴承调整圈12的厚度进而调节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的轴向和径向游隙;联合齿套13通过花键装于输出轴7上,通过滑移与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4通过花键连接实现正、反向的切换;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二齿轮14的孔中,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的内圈与输出轴7过盈配合;第二轴承调整圈22装于输出轴7上,通过调节第二轴承调整圈22的厚度进而调节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的轴向和径向游隙;第一垫圈20装于输出轴7上,圆柱滚子轴承19的内圈装于输出轴7上;第二轴承座15与圆柱滚子轴承19的外圈配合;第一挡油圈18装于输出轴7上; 右端输出法兰16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7的右端锥度外圆上。[0015]本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对现有结构的深沟球轴承进行了重新选型,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都选用圆锥滚子轴承且数量均为二只,提高了轴承动态和静态承载能力。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 由原先的直齿变为斜齿传动,与其相配齿轮也相应变为斜齿,进而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空间位置变动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齿轮、轴承承载能力,且使用可靠,降低了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部分的故障率,并降低了装配难度,降低行车风险。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端输出法兰、螺栓、弹簧垫圈、第一轴承座、内垫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输出轴、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齿轮、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右端输出法兰、 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调整圈、第二垫圈、第二挡油圈、第一端盖,左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左端锥度外圆上;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端盖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刚性连接;第二挡油圈的内孔装于输出轴的外圆上; 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的内孔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孔与输出轴的外圆配合;内垫圈、第二垫圈都装于输出轴的外圆;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二轴承调整圈装于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一齿轮的孔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二齿轮的孔中,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二轴承座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右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右端锥度外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内部装有细羊毛毡和骨架油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包括左端输出法兰等元件,左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左端锥度外圆上;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端盖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刚性连接;第二挡油圈的内孔装于输出轴的外圆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的内孔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孔与输出轴的外圆配合;内垫圈、第二垫圈都装于输出轴的外圆;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二轴承调整圈装于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一齿轮的孔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轴承动态和静态承载能力。
文档编号F16H41/24GK202326969SQ2011204522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逄永梅 申请人:上海剑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