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卡钳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3262发布日期:2023-01-25 11: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制动卡钳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卡钳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如图1-图3所示,制动卡钳包括支架2、摩擦片3和夹设于支架2和摩擦片3之间的弹簧片1,支架2和摩擦片3均与弹簧片1的中间板11面接触,当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时,摩擦片3会克服弹簧片1的约束力从而冲击中间板11和支架2,进而存在产生的异响较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制动卡钳,该制动卡钳具有基本不产生异响,用户使用体验高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包括弹簧片、支架、摩擦片和吸能部,所述弹簧片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弹簧片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成型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侧面和第二安装槽的第二侧面;所述支架包括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卡接凸起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所述摩擦片包括支耳,所述支耳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支耳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所述吸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以便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间隔开,和/或,所述吸能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之间以便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间隔开。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通过将吸能部设置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和/或,将吸能部设置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在摩擦片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使得摩擦片沿中间板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以频繁冲击中间板时,摩擦片冲击中间板发生的振动和声音会被吸能部吸收,基本不会再传递至支架,由此有效避免异响的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第二侧面可与所述第四侧面贴合接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包括至少三个凸台,至少三个凸台的高度一致且均离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有三个,三个所述凸台呈三角形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顶面为球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冲压成型于所述中间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粘接或焊接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三侧面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包括至少两个凸条,其中,
16.至少两个所述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至少两个所述凸条相互平行或成角度;
17.或者,至少两个所述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至少两个所述凸条相互平行并均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中至少一者上的弹性体。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制动卡钳。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动卡钳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1.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制动卡钳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的放大图a。
23.图3是相关技术中弹簧片的示意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的示意图。
25.图5是图4中的放大图b。
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中弹簧片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弹簧片;11、中间板;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3、凸台;114、第一安装槽;115、第二安装槽;2、支架;21、卡接凸起;211、第三侧面;3、摩擦片;31、支耳;311、第四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下面结合图4-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
3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包括弹簧片1、支架2、摩擦片3和吸能部。弹簧片 1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安装槽114和第二安装槽115,弹簧片1包括中间板11,中间板11 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成型第一安装槽114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安装槽115的第二侧面112。其中,第一安装槽114和第二安装槽115的宽度方向和中间板11的厚度方向一致,摩擦片 3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时,其运动方向与中间板11的厚度方向一致。
32.支架2包括卡接凸起21,卡接凸起21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14内,卡接凸起21具有与第一侧面111相对的第三侧面211。摩擦片3包括支耳31,支耳31配合在第二安装槽115 内,支耳31具有与第二侧面112相对的第四侧面311。吸能部设置于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211之间以便于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211间隔开,和/或,吸能部设置于第二侧面 112和第四侧面311之间以便于第二侧面112和第四侧面311间隔开。
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卡钳,通过将吸能部设置于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
面211 之间,和/或,将吸能部设置于第二侧面112和第四侧面311之间,在摩擦片3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使得摩擦片3沿中间板11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以频繁冲击中间板 11时,摩擦片3冲击中间板11发生的振动和声音会被吸能部吸收,基本不会再传递至支架2,由此有效避免异响的发生,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吸能部设置于第一侧面111或第三侧面211上,第二侧面112可与第四侧面311贴合接触。
35.即摩擦片3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时,摩擦片3的支耳31直接冲击弹簧片1 的中间板11,随后中间板11受到冲击发生的振动和声音会被吸能部吸收,由此有效避免支架2受到冲击而产生较大的异响。
36.具体地,摩擦片3的支耳31配合在第二安装槽115内时,支耳31的第四侧面311与中间板11的第二侧面112贴合接触,即两者面接触。摩擦片3遇到颠簸路面或振动加速度较大时,支耳31会向下压迫摩擦片3中构成第二安装槽115另一侧面的底横板以使支耳 31脱离中间板11,随后在底横板的回弹力下,支耳31向上运动并重新止抵中间板11,进而造成对中间板11的冲击。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部包括至少三个凸台113,至少三个凸台113的高度一致且均离散设置于第一侧面111上。
38.即支架2的卡接凸起21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14内时,卡接凸起21的第三侧面211与所有凸台113的顶面抵接,以使第三侧面211与第一侧面111间隔开并相互平行,由此有效避免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211面接触而产生较大的声音。而凸台113与第三侧面211 之间的接触面积、凸台113与第一侧面111之间的接触面积均小于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211发生面接触时的接触面积,由此凸台113冲击卡接凸起21发出的声音远小于中间板 11直接冲击卡接凸起21发出的声音,有效避免异响的发生。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凸台113有三个,三个凸台113呈三角形设置于第一侧面111上。
40.由此,三个凸台113即可形成三个定位点,三个凸台113的顶面与第三侧面211抵接后,即可保证第三侧面211与第一侧面111的相互平行,保证中间板11朝卡接凸起21冲击时不会因中间板11的变形而与卡接凸起21发生直接碰撞。而且,此时三个凸台113与第三侧面21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小,由此对振动和声音的吸收效果更好,制动卡钳更不易产生异响。
41.具体地,如图6所示,三个凸台113沿中间板11的长度方向排列,沿中间板11的长度方向,位于边缘的两个凸台113邻近中间板1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此外,其中一个凸台 113邻近中间板11在宽度方向的一端,另外两个凸台113邻近中间板11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凸台113的顶面为球面。
43.由此,凸台113的顶面与第三侧面211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即凸台113与卡接凸起 2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小,由此对振动和声音的吸收效果更好,制动卡钳更不易产生异响。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13冲压成型于中间板11的第一侧面111上。即凸台113为空心结构,由此凸台113的加工难度低,加工成本低。
45.或者,吸能部粘接或焊接于第一侧面111或第三侧面211上。由此同样实现吸能部在第一侧面111或第三侧面211上的固定,且保证吸能部对振动和声音的吸收。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211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2.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