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4175发布日期:2023-01-25 11:1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子组件。


背景技术:

2.卡子组件是汽车内饰件(例如: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骨架等)常用的一种紧固结构,其包括卡子座和卡设在卡子座上的卡子。
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卡子组件,其包括卡子座100和卡子200,卡子座100包括设置有卡接孔111的卡接部110和设置在卡接部110两侧的支撑筋120,卡子200包括呈v形的卡体210,卡体210的两侧开设有通孔211,通孔211内设置有向卡体210内侧延伸的卡爪220。
4.上述卡子组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拆卸卡子的过程中,只能依靠外力将卡子用力的往远离卡子座的方向拉以达到使得卡子与卡子座分离的目的,不仅不便于卡子的拆卸,而且在拆卸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卡子或卡子座损坏,从而缩短卡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子组件,使之便于卡子的拆卸,从而达到避免在拆卸的过程中对卡子或卡子座造成损坏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卡子组件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子组件,包括卡子座和卡子,所述卡子座包括设置有卡接孔的卡接部和设置在卡接部两侧的支撑筋,所述卡子包括呈v形的卡体,所述卡体的两侧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卡体的自由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端向所述卡体的内侧延伸,两个所述卡爪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操作部,两个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爪固定连接、第二端向两个所述卡爪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延伸。
7.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卡体的外壁以内或与所述卡体的外壁平齐。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操作部呈v形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的夹角为α,其中,29
°
≤α≤33
°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均设置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和两个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共同围设成限位槽。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通孔的面向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均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卡体固定连接、第二端向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延伸。
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臂的相对的一侧设置夹块。
13.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卡爪的连接处与所述卡爪的所述第二端的距离为l1,其中,l/3≤l1≤2l/3,l为卡爪的长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子组件,通过在两个卡爪的相互背离的一侧设置操作部。当需要拆卸卡子时,首先通过对操作部施加外力使得卡爪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并最终从卡接孔内脱离,然后再将卡子向远离卡子座的方向拉拔,即可达到拆卸卡子的目的,操作简单,拆卸方便,由于在拉拔卡子前,卡爪的自由端已经相互远离并从卡接孔内脱离,因此,在拆卸卡子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因为硬拉硬拔卡子而对卡子或卡子座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卡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卡子组件的立体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卡子组件的立体视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卡子组件的卡子的主视图;
20.图4为图2所示的卡子组件的卡子座的立体视图。
21.附图标记:
22.卡子座100、卡接部110、卡接孔111、支撑筋120、卡子200、卡体210、通孔211、卡爪220、凸块221、操作部230、夹臂240、夹块241、限位槽20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子组件,包括卡子座100和卡子200,卡子座100包括设置有卡接孔111的卡接部110和设置在卡接部110两侧的支撑筋120,卡子200包括呈v形的卡体210,卡体210的两侧开设有通孔211,上述两个通孔211内均设置有卡爪220,卡爪220的第一端与通孔211的靠近卡体210的自由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端向卡体210的内侧延伸。这些都是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
30.两个卡爪220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操作部230,上述两个操作部230的第一端分别与上述两个卡爪220固定连接、第二端向上述两个卡爪220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延伸。当需要拆卸卡子200时,首先通过对操作部230施加外力使得卡爪220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并最终从卡接孔111内脱离,然后再将卡子200向远离卡子座100的方向拉拔,即可达到拆卸卡子200的目的,操作简单,拆卸方便,由于在拉拔卡子200前,卡爪220的自由端已经相互远离并从卡接孔111内脱离,因此,在拆卸卡子200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因为硬拉硬拔卡子200而对卡子200或卡子座100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卡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31.优选地,卡体210、卡爪220和操作部230一体成型。此结构的卡子200强度更强,更不易损坏。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部230的第二端位于卡体210的外壁以内或与卡体210的外壁平齐。该种设计方式不会使得卡子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外观更加美观。优选地,操作部230的第二端与卡体210的外壁平齐,以便于拆卸卡子200时,对操作部230施加外力。
3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操作部230呈v形设置,即操作部230倾斜着向远离卡体210的方向延伸。操作部230倾斜着向远离卡体210的方向延伸,使得操作部230的长度更长,从而达到增加对操作部230施加的外力的力臂的目的,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部230与卡爪220的自由端的夹角为α,其中,29
°
≤α≤33
°
。通过控制操作部230与卡爪220之间的夹角,从而达到控制操作部230所能延伸的最大长度,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35.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卡爪220的第二端均设置有凸块221,两个凸块221和两个卡爪220的第二端的端部共同围设成限位槽201。使用时,将卡子200安装在卡子座100上之后,卡接口111的侧壁刚好位于限位槽201内,从而卡子200与卡子座100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36.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通孔211的面向卡爪220的第二端的一端均设置有夹臂240,夹臂240的第一端与卡体210固定连接、第二端向卡爪220的第二端延伸。使用时,在将卡子200安装在卡子座100上之后,夹臂240将卡接部110夹住,从而进一步提高卡子200与卡子座100的连接的可靠性。
3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夹臂240的相对的一侧设置夹块241。通过在夹臂240的相对的一侧设置夹块241,从而增大夹臂240对于卡接部110的夹紧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卡子200与卡子座100的连接的可靠性。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部230与卡爪220的连接处与卡爪220的自由端的距离为l1,
其中,l/3≤l1≤2l/3,l为卡爪220的长度。通过控制操作部230与卡爪220的连接点与卡爪220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控制卡爪220变形时的力臂的长度,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39.优选地,l1=l/2。因为,操作部230与卡爪220的连接处,距离卡爪220的自由端的距离越近,虽然增加了卡爪220变形时的力臂,但是操作部230的长度会变得越短,不便于操作。因此,综合考虑,操作部230与卡爪220的连接处距离卡爪220的自由端的距离l1=l/2时,操作部230的长度和卡爪220变形时的力臂均比较适中,既达到了便于操作的目的,也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40.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