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缸装置的润滑雾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1257发布日期:2024-01-06 2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歧管系统,所述歧管系统包括缸组件,所述缸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密封布置,所述密封布置构造成随着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的所述缩回活塞位置和所述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而阻止流体流出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16.根据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气缸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以及

18.根据权利要求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气缸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以及

19.一种用于润滑歧管系统中的气缸组件的方法,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密封布置,所述密封布置构造成随着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的所述缩回活塞位置和所述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而阻止流体流出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30.根据权利要求20-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34.根据权利要求20-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3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以及

36.根据权利要求20-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以及

37.一种模制或冲压系统,包括: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密封布置,所述密封布置构造成随着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的所述缩回活塞位置和所述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而阻止流体流出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位于所述歧管壳体中;所述流体储存部相对于所述缸套筒定位,使得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至少5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储存部的100%位于所述缸套筒的所述顶部端部和所述底部端部之间。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46.根据权利要求38-4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运行之前,所述流体储存部中的所述非固体润滑剂的液位低于所述储存部开口的顶部部分。

4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48.根据权利要求38-4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缸套筒的所述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歧管腔体中时,所述歧管壳体与所述缸套筒的底部部分之间的缸套筒间隙小于0.05英寸;所述缸套筒间隙的尺寸导致在所述缸套筒和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之间流动的所述流体的小于5%流经所述缸套筒间隙。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筒间隙不存在流体密封件。

5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52.根据权利要求38-50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体润滑剂流入和流出所述缸套筒是由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套筒中的轴向运动引起的,并且不使用流体泵。

5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以及

54.根据权利要求38-52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或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定位成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相邻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间隔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支承在所述歧管壳体的第二歧管腔体中的缸套筒以及活塞;所述缸套筒形成内部腔室,其中,所述活塞在所述内部腔室内在缩回活塞位置和伸出活塞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缸套筒的底部端部与所述歧管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缸流体间隙;所述缸流体间隙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供应导管;以及


技术总结
一种歧管系统,该歧管系统包括至少部分或全部由歧管壳体形成的缸组件;流体储存部;气缸组件,该气缸组件通过流体供应导管流体连接到流体储存部;并且其中,流入气缸组件的缸套筒的雾化的非固体润滑剂用于在气缸组件的运行期间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润滑缸套筒的内部腔室的内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R·D·萨萨克,R·W·萨萨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铂尼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