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25610发布日期:2024-05-11 00:04阅读:7来源:国知局
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管路包括气管、真空管、油管、液压管等等,汽车管路的布置对整车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作用,管路的布置或固定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管路与其他部件发生摩擦或碰撞,造成管路表面磨损,甚至破裂漏气。

2、相关技术大多采用管路夹对管路进行固定,但是此种方法大多具有以下问题:

3、1)管路夹对管路的固定为硬性固定,使得汽车发生颠簸时,管路与管路夹之间会发生摩擦,导致管路磨损,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4、2)管路夹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松动,失去固定效果,此时管路可能会发生晃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固定结构采用管路夹对管路进行固定时,管路与管路夹之间可能会发生摩擦,造成管路磨损,同时管路夹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松动,失去固定效果,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用于将管路固定在汽车底板上,包括:

3、下基座,所述下基座固设于汽车底板,所述下基座的上端设有下橡胶垫,并于下基座内形成有下空腔;

4、上基座,所述上基座的下端设有上橡胶垫,并于上基座内形成有上空腔,上基座与下基座上下对称设置,且两者通过螺栓连接,上橡胶垫与下橡胶垫能够围构形成有多个用于管路穿过的限位孔;

5、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空心杆,第一空心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使第一空心杆的内部能够与下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空心杆,第二空心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二空心杆的内部能够与上空腔相连通;

6、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为多个,每个夹紧机构均包括固设于下基座的下管夹和滑动设于上基座的上管夹,上管夹与下管夹上下相对设置,能够夹紧管路;

7、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一通孔开启,并使第一空心杆内的气体进入到下空腔内;

8、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二通孔开启,并使第二空心杆内的气体进入到上空腔内;

9、第三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上管夹向下进行移动。

10、优选的,所述下橡胶垫的上端和所述上橡胶垫的下端均设有多个半圆形槽,以使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扣合能够形成所述限位孔,所述下橡胶垫和所述上橡胶垫均为弹性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配重杆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配重杆滑动设于第一空心杆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一挡板滑动设于第一空心杆内,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能够对第一通孔进行封闭,所述第一挡板将第一空心杆的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能够通过第一通孔与下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下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三通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配重杆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配重杆滑动设于第二空心杆内部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板滑动设于第二空心杆内,且所述第二挡板的侧壁能够对第二通孔进行封闭,所述第二挡板将第二空心杆的内部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能够通过第二通孔与上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上端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腔室通过第四通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与所述上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杆和所述第二配重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密封垫片,以用于保证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的密封性。

14、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推板、第三弹簧、接触夹、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推板设于所述上基座的上方,所述上管夹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板上开设有贯穿口,所述第三弹簧设于所述推板与所述上基座之间,所述第三弹簧蓄力释放时,所述推板向下进行移动,所述接触夹的下端与管路相接触,所述接触夹的上端连接有杆件,所述杆件纵向滑动设于所述上基座上,所述杆件的上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上基座的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推杆的一端水平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内,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朝向杆件并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一斜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杆纵向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的下端相接触,且能够插入所述贯穿口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板内,并与所述推杆远离杆件的一端相接触。

15、优选的,所述上基座的上端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推板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上管夹和下管夹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配合的弧状,便于管路的牢固固定。

17、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汽车管路固定方法,利用上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包括如下步骤:

18、1)将管路放置在下基座与上基座之间,使下基座与上基座扣合,并通过螺栓对两者进行连接,将管路固定在限位孔内;

19、2)当车身正常行驶时,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能够对管路进行缓冲,避免管路发生摩擦;

20、3)当车身发生晃动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交替工作,使得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能够交替对管路进行单边固定;

21、4)当管路自身发生晃动时,在第三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上管夹向下进行移动,使得下管夹和上管夹能够夹紧管路。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发明设有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能够在车身正常行驶时,对管路进行缓冲,避免管路与车身之间发生摩擦。

24、2、本发明设有固定机构,能够在车身发生晃动时,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交替工作,从而使得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能够交替对管路进行单边固定,避免过度夹紧导致管路发生磨损。

25、3、本发明设有夹紧机构,能够在管路自身发生晃动时,在第三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上管夹向下进行移动,以使上管夹和下管夹能够夹紧管路,避免管路晃动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管路固定结构,用于将管路(4)固定在汽车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橡胶垫(13)的上端和所述上橡胶垫(14)的下端均设有多个半圆形槽(100),以使下橡胶垫(13)和上橡胶垫(14)扣合能够形成所述限位孔(15),所述下橡胶垫(13)和所述上橡胶垫(14)均为弹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配重杆(23)和第一挡板(24),所述第一配重杆(23)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空心杆(21)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一挡板(24)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空心杆(21)内,且所述第一挡板(24)的侧壁能够对第一通孔(211)进行封闭,所述第一挡板(24)将第一空心杆(21)的内部分为第一腔室(212)和第二腔室(213),所述第一腔室(212)能够通过第一通孔(211)与下空腔(111)相连通,所述第一空心杆(21)的下端开设有第三通孔(214),所述第二腔室(213)通过第三通孔(214)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挡板(24)的下端与所述下基座(1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配重杆(26)和第二挡板(27),所述第二配重杆(26)滑动设于所述第二空心杆(22)内部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板(27)滑动设于所述第二空心杆(22)内,且所述第二挡板(27)的侧壁能够对第二通孔(221)进行封闭,所述第二挡板(27)将第二空心杆(22)的内部分为第三腔室(222)和第四腔室(223),所述第四腔室(223)能够通过第二通孔(221)与上空腔(121)相连通,所述第二空心杆(22)的上端开设有第四通孔(224),所述第三腔室(222)通过第四通孔(224)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挡板(27)的上端与所述上基座(1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杆(23)和所述第二配重杆(26)的外侧均套设有密封垫片(29),以用于保证第一腔室(212)和第四腔室(223)的密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12)的上端固设有支撑杆(123),所述支撑杆(123)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231),所述推板(33)通过所述导向槽(1231)与所述支撑杆(123)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夹(32)和所述下管夹(31)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配合的弧状,便于管路(4)的牢固固定。

9.一种汽车管路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其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管路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包括下基座和上基座,下基座的上端设有下橡胶垫,并于下基座内形成有下空腔,上基座的下端设有上橡胶垫,并于上基座内形成有上空腔,上橡胶垫与下橡胶垫围构形成有限位孔,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空心杆,且第一空心杆的内部能够与下空腔相连通,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空心杆,且第二空心杆的内部能够与上空腔相连通,夹紧机构包括下管夹和上管夹,能够夹紧管路;本发明能够在车身发生晃动时,驱动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交替对管路进行单边固定,避免过度夹紧导致管路发生磨损,同时能够在管路自身发生晃动时,通过夹紧机构夹紧管路,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强,施明刚,陈虎杰,马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标榜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