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702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油缸内液压油流动顺序的内差动液压装置。
液压桩锤的冲击频率是主要的技术性能,冲击频率直接影响打桩工作效率和使用。国内外制造企业都致力于液压桩锤的结构研究和改进,但进展不大,如日本车辆公司生产的NH-40型液压桩锤,为了解决快速排油问题,配置了锥阀和电磁阀相结合的外差动液压系统,从外部导入同主油路无关的控制压力油的结构,增加了外差动油路系统阻力,影响反应速度。日本常盘建筑株式会社和英国BSP公司的液压桩锤采用结构复杂的双层液压油缸来实现内差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给使用维修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高效率的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油缸筒内安装径向密封圈的活塞,在缸筒内滑动,将油缸分为上、下两腔,阀盖与活塞采用螺纹联接,阀盖与活塞之间开有油路通道,阀盖下端中部安装阀芯,阀芯与活塞密封处上端有台阶,阀芯中心部有平衡油孔,阀芯和活塞杆之间置放压缩弹簧,在活塞下端与活塞杆之间采用螺纹联接,活塞杆的另一端联接桩锤。
位于油缸上腔的压力油从阀盖油路通道向下推压阀芯,打开差动油孔,使油缸上、下两腔相通,形成差动油路,在阀芯和活塞杆中心部平衡油孔与泄油油孔相通,保持压力平衡,油压差与压缩弹簧控制阀芯的开闭,从而提高桩锤的冲击频率和冲击能量。
内差动液压装置制成的液压桩锤,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排油的特点,保证冲击频率达到30~60次/分,达到实用要求的技术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方式具体描述。


图1示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结构图。
图中,1-油缸筒;2-活塞;3-阀盖;4-阀芯;5-弹簧;6-活塞杆;7-差动油孔;8-油路通道;9-平衡油孔;10-泄油孔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在油缸筒(1)内安装具有径向密封圈的活塞(2),活塞(2)在油缸筒(1)内滑动,将油缸筒(1)分为上、下两腔,阀盖(3)与活塞(2)采用螺纹联接,阀盖(3)与活塞(2)之间开有油路通道(8),阀盖(3)下端中部安装阀芯(4),阀芯(4)与活塞(2)密封处上端有台阶,阀芯(4)中心部有平衡油孔(9),阀芯(4)和活塞杆(6)之间置放压缩弹簧(5),在活塞(2)下端与活塞杆(6)之间采用螺纹联接,活塞杆(6)的另一端联接桩锤。当液压系统建立起压力后,活塞处于油缸下端时,换向阀换向,开始向油缸筒(1)下腔供压力油,此时上腔处于回油状态,阀芯(4)在弹簧(5)作用下关闭阀口,下腔压力油将活塞(2)上推,锤头拉起,进而完成打桩准备工作。
当实施打击时,换向阀换向,额定压力油进入油缸筒(1)内,推压阀芯(4),从而使阀口打开,油缸上、下腔连通,实现内差动,锤头快速下击。打击瞬间,换向阀换向,向油缸下腔供油,油缸上腔呈回油状态。油缸压力下降,阀芯(4)在弹簧作用下迅速抬起,关闭阀口,进而开始下一循环。
在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工作过程中,压力油由阀芯(4)的外壁渗进阀盖(3)和活塞(2)的阀芯腔内,压力油通过阀芯(4)中心的平衡油孔(9)和活塞杆(6)中心的泄油孔(10)导入低压的回油油路中,使阀芯腔内始终处于低压状态,保证阀芯(4)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使液压桩锤实现快速、高频率的打击,具有较大的冲击能量,为建筑行业提供一种实用的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油缸内差动液压装置,在油缸筒(1)内安装具有径向密封圈的活塞(2),活塞(2)在油缸筒(1)内滑动,将油缸筒(1)分为上、下两腔,阀盖(3)与活塞(2)采用螺纹联接,其特征在于阀盖(3)与活塞(2)之间开有油路通道(8),阀盖(3)下端中部安装阀芯(4),阀芯(4)中心部为贯通的平衡油孔(9),阀芯(4)和活塞杆(6)之间置放压缩弹簧(5),在活塞(2)下端采用螺纹与活塞杆(6)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差动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阀芯(4)和活塞杆(6)中心部的平衡油孔(9)与泄油孔(10)相通,阀芯(4)和活塞杆(6)中间放置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差动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2)上开有差动油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差动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阀芯(4)与活塞(2)密封处上端有台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油缸内液压油流动顺序的内差动装置。在油缸筒内安装径向密封圈的活塞,将油缸分为上、下两腔,阀盖与活塞之间开有油路通道,阀芯中心平衡油孔和活塞杆中心的泄油孔相通,当额定压力油进入油缸筒(1)内,推压阀芯(4),打开阀口,油缸上、下腔连通,实现内差动。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排油的特点,保证冲击频率达到30~60次/分。
文档编号F16J10/00GK2185342SQ9224604
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汉杰 申请人:阜新市矿山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